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读革命回忆录漫谈之二:关于吃的故事(七) -- 孤星

共:💬53 🌺408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读革命回忆录漫谈之二:关于吃的故事(七)

最近经常带儿子爬山,天热,喝水很多。由此想起了对越作战期间,几天、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没有充足干净的饮用水,吃不上热饭,甚至一周没饭吃,干部战士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向所有参战老兵致敬!

《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副连长靳开来,在全连断水、包括伤员在内的一些战士渴晕的情况下,违反战地纪律、冒着生命危险(有老兵回忆,他们砍集体农庄的甘蔗不算违反纪律)带人下山砍甘蔗,回程踩响了地雷,最后壮烈牺牲。

1979年到1989年,中越两国在边境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十年低烈度的战争,锻炼了部队,同时也暴露了我军不少问题,各种不适应、跟不上,包括后勤补给上的问题。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打了28天,暴露的问题最为集中、最为突出。

时任总后勤部部长张震在回忆录中写到,部队出境后,烧饭困难,均吃携行干粮,消耗量很大,于是总后有关部门发报,要部队炒米炒豆,自行解决。过了20多年,还用抗美援朝的老办法,怎么能行?张震得知后,认为这样规定太不慎重,决定筹集压缩干粮立即送往前线。

我军参战各部队作战地域不同、战场态势不同、补给条件不同,后勤保障差距较大。总体看,穿插部队比正面进攻的部队吃得差,步兵比炮兵吃得差,一线连队比后方机关吃得差,进攻期间比防御期间吃得差,前期比后期吃得差。到了作战后期,随着我军胜利推进,后勤补给线逐步打通,后勤保障条件才逐步改善。

部队没饭吃、吃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思想上不够重视,有轻敌思想,对出境作战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作战持续时间判断不准、对越军对我后勤保障的干扰破坏估计不够,导致决策失误、准备不足、保障不力。

又如,越南北部地形复杂,山高林密沟深,很多地方无路可通,后勤补给只能靠人扛马驮,而骡马运输队行动缓慢容易掉队,且缺乏步兵保护,沿途受到越军袭扰封锁,物资损失惨重,一线部队自带的干粮吃完就断粮了。作战前期,承担大纵深穿插断敌退路任务的121师、123师367团2营、149师447团等部队深入敌后,都出现大规模断粮情况。路难走,还得克服越军袭扰,121师和123师367团2营没有一个单位按时到达指定位置。最快的121师363团用了32个小时,比规定时间晚了25小时,其他部队均在60个小时后才到达,比规定时间迟到48小时,有的部队甚至根本没有穿插到位。这样的战场条件下,怎么指望后勤补给能跟上呢?

再如,副食品种少,肉菜罐头食品发挥作用不大。1公斤装红烧猪肉罐头热量很高,但在战地条件下不好加热,打开后白花花的厚厚一层油,就着压缩饼干吃又腻又干,喝点冷水又容易拉肚子。行军路上为了减负,很多战士把猪肉罐头扔得漫山遍野,遍地都是。有些品种的蔬菜罐头一个四五斤重,按规定1个罐头1个班吃两餐,但打开后不能密封,很难携带。

此外,出境作战前期,部队按要求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允许就地取粮(从一些老兵回忆看,总体执行很好,但个别违纪现象还是有的),直到后期才允许部队在断粮情况下就地筹粮。

时任41军政治部副主任宋子佩,和毛余副军长一起到塔山守备英雄团361团加强指挥,是当时参战部队中唯一一位下到团里参加穿插行动的正师职干部。他在遗著《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纪实》中提到,在41军战前召开的最后一次作战会议上,张序登军长表示,41军在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是,用三五天时间,吃掉越军246师4个团和2个地方团15000余人,敌人会一打就跑、一扫而光,因此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越军跑掉,二是担心俘虏太多不好押送,每个师要抓2000名俘虏才算完成任务(最后41军只抓了320个俘虏)。有这样的速胜思想,能在后勤保障上下多大功夫呢?

战前,41军一度要求参战人员每人携带五六日的熟食给养,师、团无法解决,只好把白面、沙糖、食油发到连队,再由连队发到班。每个战士3斤白面,自己动手做几百个手指大的“面果子”,用各种工具烘烤好装进干粮袋,过两三天还得倒出来晒一晒,以防发霉。后来才统一发了压缩干粮。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高平战役作战方案中,没有制定统一的后勤保障体系,致使部队伤亡惨重,教训极为深刻。每个战斗兵员只带3日给养(压缩干粮、罐头和少量大米、咸菜头),师、团后勤物资保障分队随穿插部队行动,但由于道路难行,全部掉队,改走大路后多次被越军袭击,伤亡500多人,前送物资大部分没有送上。2月17日至26日,各部队随队跟进保障的后勤分队,均未完成任务。

2月18日晚,121师361团后勤梯队被袭击,带队的团副政委牺牲;121师后勤梯队被袭击,师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副部长牺牲,部队伤74人、亡46人,民工伤亡百余人。2月24日,121师363团接粮队被伏击,牺牲103人、伤81人,骡马全被打死。此时,363团从2月17日出国作战七八天一直没有任何补给,只在附近越南村民那里弄到一点东西,已经4天没饭吃,全靠竹根、野菜、青草充饥,由于连续行军作战和抢修工事,干部、战士流汗过多,饥饿缺盐导致颤抖抽筋。随363团行动的57岁老英雄李培江副师长两腿打颤抽筋不能走路,剩下的4片压缩饼干也舍不得自己吃。

战前,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到41军视察,认为战士负重(普遍20-30公斤)太多,只背三天的干粮就够了,前面打了三天,后勤还送不上吃的,要后勤干什么?实战证明,三天还真不好送上去,还真送不上去。

宋子佩回忆了很多与吃有关的细节。1979年2月21日,121师指接到广州军区命令,率362团向扣屯开进。通过越军封锁线后,宋子佩碰到了前来接应的师副参谋长王守成。宋子佩饿得难受,跟他要东西吃,但他已经饿了三天了,什么吃的也没有。

宋子佩远远看到,毛余副军长的警卫员从挂包里拿出一条手指粗、巴掌长的地瓜, 毛副军长不肯吃,最后被逼着咬了一口,地瓜传到121师政治部主任孙甫手里,孙甫咬了一点又送给毛副军长,毛副军长不要,孙甫又送给警卫员小包。。。司号员要吹号联系山上的部队,但两天没吃东西了,喝了点水,吹了几次也没吹响,最后终于吹了两遍,却再也吹不响了,倒地呕吐。

师指走过一个村庄,宋子佩看到村外河沟旁边到处都是鸡毛、猪头、牛腿骨和内脏,鲜血淋淋,像个屠宰场。他断定这是362团干的。干部战士已经被饿到极限了,实在没办法。师指人员都饿得精疲力尽了,走路摇晃,眼冒金星。突然,警卫排的战士离开行军队形,跑到路旁弄甘蔗吃。指导员追上去制止也没用,战士们好像根本没有听见,照样又折又吃。宋子佩过去对指导员说,算了,断粮第三天了,不少人都以草根野菜充饥,再不吃点东西无法继续行军作战了!指导员痛哭,毛副军长和宋子佩也哭了。

向扣屯开进途中,362团派尖兵连搜索前进,攻占了班俊,缴获不少物资。仓库里有大米白面、牛奶罐头、沙糖姜酒,大家边吃边装。饥不择食,很多人用河沟的水搅拌着生米生面大把大把地吃。当晚,王烘副团长率二营执行其他任务, 拄着棍子走路还摇摇晃晃。张志安团长不忍心,让参谋长动员团指人员给他们凑点吃的,结果三四十人中只凑了2片压缩饼干,王烘和陈楚汉营长坚决不吃,坚持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在张志安坚持下,二人最后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把饼干接过来装入口袋就走了。二营最后在扣屯遇袭被打散,损失惨重,王烘副团长指挥不力,但被俘后宁死不屈,壮烈牺牲。第二天,张志安团长到现场掩埋烈士遗体,发现烈士们的挂包里、口袋里装着生米、沙糖和草根、野菜,现场所有人员无不大哭。四连连长带了一些人向国内撤退,碰到一片木薯地,饿了7天了,不停劝阻吃了很多木薯,不久就中毒不治。

一师指挥机关和首长断粮数日,只能以野菜、草根充饥。一天,管理科和警卫排在山里发现一户越南山民,用东西换了约10斤大米,炊事班烧了一锅米汤。军、师首长没一个吃的,师政委周开源要几个警卫员把米汤抬给400多名伤员。毛副军长下令杀马,马肉煮好了首长还是不吃,送给伤员了。伤员们听说首长一点没吃,又让轻伤员送回一些,最后周政委让警卫员送给电台了。

2月21日晚,宋子佩向毛副军长建议,有组织、有限制地到附近村庄搞些吃的。毛副军长考虑到战区政策纪律问题,没有同意。2月22日拂晓,宋子佩饿得发慌,双手颤抖,指挥所有些人员饿得卧地不起。宋子佩又请求毛副军长允许派人下山找吃的。毛副军长勉强同意,要求周政委开会布置一下,能买就买、能换就换、实在不行写借条,决不准乱来。正在这时,广州军区前指政治部电示,参战队给养极缺时,可就地筹措解决。

周政委主持召开师直属分队和机关干部会议,布置部队下山用越币买、物资换、借等方法筹措给养。还是要强调纪律的,但形式而已,人都快饿死了,根本顾不了那么多。有其他部队老兵回忆,当时所在部队发的越币已经作废了,根本用不了。越南村民都跑光了,跟谁买、跟谁换呢?会议刚结束,干部战士便三五成群下山。不久就听到山下几个小村庄枪声四起。两个小时后,一个个满载而归,有的手提几只鸡,肩挑猪大腿,抬着猪身子和分割成块的牛肉;有的背着大米、稻谷、蔬菜、瓜藤;还有的拿着饭桌、碗筷、棉被、毛毯、吊锅等。很快,漫山遍野都生起了篝火。宋子佩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军队,打这一场战争,竟然不能保证穿插部队的吃饭问题!

宋子佩到师政治部找吃的。一个干事正在煮鸡,他告诉宋子佩,为了这只鸡差一点被人打死。捉鸡的时候,一个战士说是他先看到的,拿着冲锋枪对着这个干事,不让他抓。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用一把米煮了一饭盒稀饭,给了宋子佩一饭盒盖,那能有多少呢?宋子佩有糖尿病,这会也不顾上了,几口就喝光了。

就地筹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越南老百姓本来就穷,再加上“坚壁清野”,部队根本弄不到多少东西,尤其是伤员救治非常困难。天无绝人之路,2月22日362团在班俊缴获的3个仓库东西很多,除了大批弹药,还有几十万斤粮食。这下可解决问题了。宋子佩带着1个警卫排和100多名民工去搬了很多大米、白面、罐头、沙糖和弹药回来。有吃的了,郑文水师长综合考虑战场态势,越级向广州军区前指请示(41军不同意),把在董塞防御的已经断粮5天的363团调到扣屯就粮。

大概是2月29日,后方前运弹药给养的公路打通了,战区所有主要交通要道均有专门部队防守确保安全。361师后勤车队送来了大批压缩饼干,各种肉、菜、罐头、粮食、香烟和弹药,又补充了一批老兵,361师战斗力才得到了恢复。

此前,361团2连2排35人奉命坚守一个高地,掩护师指和团主力转移,坚持了6天6夜。师指转移的时候,吹号没联系上他们,派人上山联系,派去的人贪生半死半路就回来了,没联系上。第1天,35人就断粮了。第2天,饿晕了9人,只好挖野菜吃。第3天,又饿晕19人,派了几个还能走的战士下山找吃的,在一个农舍里找到了七八斤米糠(没带钱,留了1只钢笔作为交换,看这纪律!),拿回去加树叶、草根煮汤吃。第4天,终于有1只水牛送上门来了,打死饱餐一顿,但也没盐吃。

一些战士在战斗中被打散了,千方百计找部队,找不到部队就向回国的方向走。一个伤员忍饥挨饿,爬了七天七夜找到部队。有2名战士走了20天,没吃一口粮食,全靠树皮、草根、野菜充饥,被发现时已昏倒,救了3天才救回来。

不少越军在山里东躲西藏,没东西吃,饿死的不少,有的主动投降。越南老百姓很惨,越军对他们很凶,吓唬他们解放军烧杀辱掠,逼他们到山里躲藏,很多人饿死。反而是解放军从不多的干粮中分一些给他们吃。据说高平地区逃进山洞被饿死的就达10万人。越南官方宣布,28天战争伤亡30余万人,大都是饿死的。

3月2日,宋子佩带队在高平收缴越方档案文件和重要物资。中午时分,160师480团的战士三三两两围拢在一起,用饭盒代锅烧饭。山上山下遍地都是鸡毛、骨头、猪头、牛腿及各种牲畜的内脏,大部分都已经腐烂变质。几个战士抬着一头开了膛割掉头的猪迎面走来,还有战士用刺刀挑着几只鸡,有的则背着捆起来的棉被,有的手里提着地瓜、青菜。这时候后方供应很充足了,没必要这么干。宋子佩很生气,又毫无办法。

在高平吃饭,无论干部战士一律“小灶”,分为三等:一等有肉有米有面,三五人一组,用多功能饭盒烧、煮、炖;二等有米无肉无菜,吃白米饭;三等啃压缩饼干喝冷水。吃的好赖,主要取决于胆大胆小、个人主观能动性发挥如何。跟随宋子佩的一个政治部干事到480团找老乡要来白面和猪肉,用铁锹代锅做油饼,用压缩饼干桶炖猪肉汤,吃喝起来很香。这是出国作战以来宋子佩吃得最好一餐。

3月15日,121师指撤到茶灵,第二天就要回国了。368团本自立政委准备了丰盛晚餐,八菜一汤,还有董酒。宋子佩饱餐一顿,睡了一个安稳觉。3月16日,终于回国了,5万人列道欢迎,路旁不断有群众向车上放苹果、甘蔗、鸡蛋和糕点。

部队回国第三天,经请示军批准,师、团都从营房运来了像样的餐具、饭桌、椅子,还请来了厨师,临时设置了小餐厅和宴会厅。从这天开始,所有参战人员战前、战中、战后共3个月的伙食费提高两倍,干部一律不收伙食费。中灶、小灶除每人每天补贴1.2元外,又从生产收益和家底积累的经费中补助开销。

从开始的小吃小喝,几天后发展到大吃大喝。顿顿加菜,天天会餐,只要上面来人,必定设宴款待。各种名酒,其中最多的还是茅台,从早到晚任意品尝,爱喝酒的顿顿喝,顿顿过量。军部宴请慰问团时,邀请副师职以上干部参加。宴会显示出相当高级的水平,从高级餐具、桌布到训练有素的服务人员,都是从南宁高级宾馆“借用”的。吃的都是广西名菜。

宋子佩感慨万千,战争才结束几天!仅仅是大部队撤回国内罢了,还有千百个失踪人员正在艰难地寻找回国的道路。已撤回国的部队,还有相当多的干部战士仍坚守在国境线上站岗放哨。很多烈士尸骨未寒,骨灰被锁在房子里或放在墙跟角落里,亲人尚未接到通知。122师回国第一天,就大摆宴席,大吃大喝,曲绍贡副师长十分悲愤,质问师长、政委,烈士还未安葬就大吃大喝,你们还有阶级感情吗?

时任11军32师96团参谋长刘玉尊在《往事萦怀》中回忆,1979年1月26日,96团向战区开进,除夕之夜,团部住在一个大车店里,店主也回家过年了。带的菜已经吃光,路上买不到青菜和肉,管理股只给团首长准备了一大盘咸菜、一盆丝瓜炖粉条、一盆米饭。几个领导一看没啥吃的,很不爽,没人坐下来,后来政委带头坐下来吃饭。刘玉尊想起临走前老婆准备了一饭盒卤菜,猪肝、猪肚、猪肠、猪头肉,拿出来给大家分享,还把他的酒贡献出来,团长、政委、副团长、参谋长4个领导(其余副职加强到各营了)算是过了一个愉快的除夕之夜。

32师由河口出境,接替14军41师作战任务,3月1日投入战斗。3月2日晚,管理员给团指送来了米饭咸菜,已经两天没吃上白米饭了。3月3日午饭后,管理员汇报,带来的粮食已吃光,越军阵地上有中国大米,能不能吃?刘玉尊怕越军放毒,不让吃,要求管理员赶紧组织人挖木薯,又通知后勤赶紧补充粮食,部队带的三天口粮已经吃光了。不一会儿,团群工干事来了,请示说附近有一个越军农场,里边有很多黄牛和鱼,能不能吃?刘玉尊表态,如果是越军留下的可以吃,但不能动越南老百姓的东西。后来,黄牛都跑光了,没抓着,在鱼塘里炸了一些鱼和虾,团机关的人饱餐了一顿。

刘玉尊还回忆了老山轮战的一些情况。1984年7月,32师到达马关地区后,准备接替老山防务。7月18日,已经升任师长的刘玉尊率各团团长和师机关有关人员到老山勘察地形,老山主峰1400多米,天很热,一个团长中暑,刘玉尊的警卫员背了两个西瓜,要拿一个给他吃,最后被他命令拿出来共产了。除了警卫员没吃着,其他人连西瓜皮都啃了。真有不怕死的,还有人在山上开了一个小卖部,卖烟酒饮料和日常用品。

8月初,32师加配属部队1万4千多人正式接手老山防务。在师指待了10几天,刘玉尊到一线看望干部战士、检查防御工事构建情况,再加上看地形,自费买了10条烟带到阵地上。他钻了一个猫耳洞,了解了一些实际情况。老山白天气温高达40多度,猫耳洞里白天热,躺里边睡不着觉,遇到雨天里边都是泥浆。整天蹲猫耳洞里,没法洗澡,也吃不到新鲜蔬菜,很多人烂裆。饭菜是从后方用橡胶带送上去的,打开后经常馊了没法吃,战士们只能吃压缩饼干和各种蔬菜罐头。菜罐头、肉罐头包装太大,1个罐头1公斤,一人一个猫耳洞,一顿吃不了,浪费很大。刘玉尊是一个有想法、干实事的人,回去后专门派人到昆明联系订做一批蒲扇,从昆明军区后勤部要来了短裤,并动员师机关干部和师直各分队背土运料,帮助一线干部战士搭建隐蔽部、改善防御条件。40师首长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呢?

作战期间先后任11军侦察处参谋、副处长、处长和32师参谋长的杨子谦在回忆录《战边关》中写到,1981年开春,昆明军区赋予31、32师适当时候分别拔除者阴山和苗皇帝山(两山均为麻栗坡县中越边界线上的“骑线”制高点,为越军在1979年战后占据)越军据点的作战任务。1982年1月,他奉命到杨万、董干地区看望侦察队,了解敌据点及当面纵深情况,为军、师首长前往勘察做准备。途中看到有老百姓卖土鸡蛋,三四分钱就可以买一个,他就买了近百个鸡蛋,准备送给32师侦察队,以表达心意。到了之后,方知附近的鸡和蛋都很便宜。

1984年4月28日和30日,我军胜利收复老山、者阴山。7月8日,刘玉尊师长、杨子谦拜访31师,得到喻忠桂政委等热情款待,廖锡龙师长没在。午餐堪比庆功宴。一边是祝贺胜利大捷,一边是预祝未来拔点作战胜利,大家放怀畅饮。就要离席,来了一封电报,廖锡龙升任副军长。由此气氛再度热烈,又喝了几杯。杨子谦接着去40师接头(32师准备接防),一路只有面条吃。40师首长提到,解决好一线阵地官兵们的吃饭喝水就是大学问,连队炊事员离阵地几公里,做好吃的白天也没法送,等到夜间才能送,一线阵地上只能吃凉的,天明前再送去第二次熟食,若遇到下雨天路滑有时“饭泼菜撒水漏光”。

7月18日,刘玉尊师长带队上老山战场勘察,凌晨3点吃完面条后出发,一路走的是高山崖壁路和简易公路,10点到达40师后勤指挥所。后勤指挥所多数人送物资去阵地了,没人给32师几十人做饭,杨子谦他们只好自己动手煮面条。山上的人行道多在荆棘灌木丛中开辟而成,许多路段崎岖弯曲,有的陡峭湿滑仅容一人攀爬通过,后勤保障用不上骡马,全靠人力运送。下午3点,他们抵达值守老山的120团指挥所,看完地形后,120团请他们露天吃了顿饭,站着吃,大碗喝包谷酒。

8月22日,杨子谦到松毛岭阵地上检查。猫耳洞和掩蔽部内有人用煤油灯、蜡烛和口缸、罐头盒烧水、煮粥、煮方便面。战士们说,军用压缩饼干、方面便太硬,用热水泡一泡好吞咽,有时也煮冷饭和剩菜汤等,解决白天吃不到热菜、热饭的问题。但油灯和烛火火力微弱,很难将水烧开,只能烧热烧烫。后来,为了确保阵地上能吃上热食,刘玉尊师长指示师后勤部很快采购了一批小型煤油炉,确保前沿连每个班防御阵地内都有一个。

由于配发的狙击枪精度不高,9月22日,杨子谦专门组织从阵地上下来的54名狙击手进行集中训练。训练效果还不错,所在区域部队(二线部队条件相对好多了)准备了红烧肉、青椒炒肉片、烧排骨、豆腐青菜汤招待他们。射手们好久没吃上热饭,说看到清水煮白菜就流口水,猛吃一顿。

一线连队作战一个月后,杨子谦前去组织换防,途中发现不少野木耳,捡了两大包。此后,管理科经常去采木耳,加上竹笋、黄花菜。退休后,杨子谦曾让担任边防营副营长的儿子就地采购木耳,但再也没有在老山战场上吃的感觉了。还是战地黄花分外香!

12月,32师和1军1师换防。杨子谦看到了1师新装备的野战炊事车。炊事车做饭、炒菜快捷,还能做糕点、面包、馒头,感到大开眼界,可羡慕坏了。

改革开放好几年了,前方蹲猫耳洞,后方流行音乐震响天,喇叭裤高跟鞋遍布街头,前后方生存空间反差巨大!一首《老山兰》风靡一时。硝烟散去,这场战争逐渐为人所忘,但这样的部队,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意志,是永远不可战胜的!为国捐躯的烈士,英勇战斗的干部战士,永远是令人景仰的真正英雄!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云在西湖。

通宝推:沧溟之水,莫言2024,盲人摸象,一直在看,桥上,寒冷未必在冬天,醉寺,迷途笨狼,燕人,老老狐狸,老树,郭三,普鲁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