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陈寅恪考 -- 陈王奋起

共:💬370 🌺4796 🌵9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一下我看到的几个细节

1 陈寅恪去日本读小学正常,毕竟那一年他周岁12,弘文书院收的学生需要年纪16岁.......12-16岁恰是男孩子长身体的时期,想虚报年龄也有难度。当时来讲,陈去日本属于 正常的蹭车,按现在的说法有假借公权力镀金的嫌疑,当然咱们就不要太深文周纳了

因为这次带留学生去日本的是 陈寅恪的亲舅舅俞明震......(俞是路矿学堂的总办,鲁迅的校长;又陈寅恪的大哥陈衡恪是这批的留学生,陈衡恪又名陈师曾,是鲁迅的好朋友,之后还多又来往)

由于是陈寅恪的舅舅俞明震率领“一批政府派送的中国学生”到日留学,作为外交使节,则陈家兄弟可以作为俞明震的家族随员,获得日本政府外务省批给的“家族滞在”签证,在日本期间则以“听讲生”的身份,非正式的进入弘文学院学习,而且不能参加考试,也不会授予毕业证书。这应该是陈寅恪两次来日本的唯一合法身份。而且这种签证是不续签的,所以他两次(1902/1904)各去了一个学期,陈寅恪在弘文书院的附属小学一年级读书十个月

2 陈寅恪受到的优待挺多的,说明其人确有长处,但是有时候这些优待已经超出了规则范围,给他自己带来了尴尬;比如 他自香港返回内地,任教于广西大学,不愿意再跋涉去李庄(他已经快瞎了,确实有难处);当时中研院干事叶企孙 准备 让他驻广西而拿史语所专职研究员的全薪,被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给顶回去了,尴尬之余,陈只好自己辞去这一职务。

3 看重陈寅恪的主要是他那一批同事同学,其人所学相当冷门,且不涉及军国重器,蒋介石并没有(甚至他手下的学术官僚)主动拉陈寅恪去台湾,蒋提及陈的 只有日记里记下:“历史学者陈寅恪与胡(适)同行”。

最后说一下我的看法,陈寅恪 不是 “公知”,因为即使是 吹捧他的文章,也极少看到他公开发表对时事的见解,晚年眼盲,更是深居简出,以遗民自居。另外,陈氏讲的课,后期能听懂的学生已经不多.....这种人本身也不具有公知应有的特色。

若以 公知的基本特点来说,民国时期的公知领袖,一直就是胡适,从来就没有变过。甚至,这种特殊的知识分子生存形态,在中国 胡适堪称首创。唯一 能独辟蹊径,与胡适抗衡的,其实是.....鲁迅;而鲁迅最后十年的写作,其实是 另类 公知(左翼公知,此类在西方并不少见,中国却是很难说,因为中国喜欢鲁迅的人,不会给他这样的称呼,但是 公共知识分子 原本的含义可并非贬义)

通宝推:花大熊,心远地自偏,孟词宗,白玉老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