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说说邓和毛的一个小故事 -- 史文恭

共:💬277 🌺2931 🌵5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说说邓和毛的一个小故事

如果问成长的最大收获,对于俺而言,除了腰围和脂肪外,就是能听懂“大人们”的话了。----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历史资料阅读的不断丰富,作为一个当代史的爱好者,俺很开心的一个体验就是慢慢明白了之前纸面上的历史人物他们谈吐之间的暗藏玄机,而在领会之后,这些童年的领袖和偶像忽然鲜活了起来,好像可以触摸了。-----这就像下围棋,在1.2段的时候,我们只会对手筋,棋型的缺陷敏感,而往往忽视全局,而只有到了5.6段水平,对手在棋型和死活方面是旗鼓相当时,才学会在大局观和深思熟虑方面进行竞争,于是发现了很多常见的局面后深藏的手段和崭新的思路。---这个时候,业余爱好者才开始明白确实专业棋手对围棋的思考深度和广度都远超乎常人想象。---而在党史领域,同样如此,原来俺懵懂于很多看似平易的语言却似乎另有深意,直到有一次看到了一个珍贵的回忆,---伟大的“中国007”熊向晖老师亲自注释的毛泽东和尼克松第一次会面的各个语句后的“弦外之音”---才开了眼界,---也因此明白了为什么基辛格曾深有体会地感叹,和中国领导人打交道时,必须注重对方每一个细节并反复琢磨中国人发言背后意思,---所以最近的一个时期,有时候俺把对党史的阅读视为一种享受,以前对领袖们的“只言片语”都匆匆略过,现在经常发现,咀嚼之间往往都有“回甘”,下面就向大伙汇报一个体会----

先说个比较远一点的体会,河里面有些儿同学对邓公很不爽,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是俺个人曾经待过一段时间的东北和其它公有经济曾经非常发达的地区,经济路线的改变逆转了很多人的人生,并不断地深化和蔓延这种逆转的结果。但如果从大的趋势看,其实邓只是顺应而并非扭转潮流,----对于所谓的“极左”的文革,有一个例子迄今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文革的重点政治成果,所谓的“上海人民公社”要建立的时候,一下子在“无产阶级”内部涌现了一大堆“夺权 ”组织,其中有一个是“临时工”的队伍,他们的目标不是“英特纳雄耐尔”,而是为了“转正”。---这个例子很小,但雄辩地证明,就像伟大的辩证法所指出的,事物的发展往往会走向它的反面,比如:现在曾经强大的美国正在这条大路狂奔,----但既然辩证法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理,那么,无产阶级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呢?

所以,如“回车”兄所言,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的辩证法的必然。邓以他一贯的现实主义的态度承认了这点,从此红色中国告别了她的青春期,步入中年。

而俺想指出的是,对于那些喜欢毛而讨厌邓的同学们来说,需要注意的是,31年前如果不是85岁的中央军委主席当机立断,--那么有可能现在的中国就会成为一个大号的东欧,---而在东欧,列宁的雕像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已经是一个常识。-----更深一步说,如果不是中国这艘巨轮在31年前避过了那道百慕大三角区,那么现在的中国是否有资格可以和美国在一个赛道上竞争呢?---所以,这是邓非常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成就。如若不然,恐怕现在我们连公平,客观的评论毛主席都是很难了。

好了,感叹完毕,现在说故事。

1973年2月,邓小平从江西下放地回北京,毛泽东第一次召见他,开口就问:

“你在江西这么多年做什么? ”

邓小平只说了两个字-----

:“等待”。

如果我们囫囵吞枣般地看书,很可能把这就堪称“尬聊派”祖师爷的名言略过了,或者干脆把它视为一种“寒暄”,但假若我们停一下,考虑这段对话发生的前后,就会有所感觉,-----

1973年2月邓小平的回归是“果”,那么,他“因”何而去呢?

要是概括文革前期的政治变动,假如刘的下台代表毛的实质回归,那么林的上位,对应的又如何呢?-----所以,邓的回来一定是林的覆亡之后,---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邓和林的仕途变化宛如跷跷板的两端,那是谁左右着天平的平衡呢?----更难堪的是,此时邓的回来,似乎辛辣地印证了对林这个选择的错误,而做出选择的这位,正好是这段谈话的提问者,----于是,我们就发现,这个平易的寒暄实际发生在一个微妙而尴尬的历史情境。----而这,还是这个情境的第一层。

第二层我们要考虑,谁是此时中国的核心,而对于核心而言,邓是遇到特赦的流放者还是被纠正的受冤屈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判断题,而判断题的答案是要回溯到当初让邓蒙受这个遭遇的始作俑者。-----所以,当毛主席给出这个提问时,他事实上在反问邓对这个判断题的答案,-----比如说,换一个等级没有到达王者程度的选手,有可能应该回答,“(我在江西这几年,主要是)检讨自己的错误,跟上主席的脚步”,---这样的表态,现在的我们可以认为,是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的。----然而,毛主席并没有听到。

第三层,回到答问者的角度,他的回答是他此后政治生涯的一个新起点,而此后的路走得如何,正取决于他的回答。那么,他可以做出一个违背历史发展真相的回答吗?或者他可以给出一个取消他政治上独立基础的回答吗?甚至在刚刚经历一段刻骨铭心的磨难(包括他和他的家庭)后,他是否要给出一个更“安全”的回答呢?

而如果我们在考虑了这三层意思后,就会发现,邓小平的“等待”两个字,看似简短,实则用貌似客观的描述,保持了自己的政治底线,又保证了谈话的继续,恐怕还隐藏了一些其他的意思。----“等待”二字所表达的是,经过时间的流逝终究达到目标。或者经过时间的流逝,可以说明事情的是非。---无论如何,“等待”二字所反映的,总是“等待者”的自信和耐心。-----从现在观察者角度,恐怕这个答案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回答。

故事讲完了,说点尾声,

1973年12月22日,毛主席主持了著名的八大军区对调,出席了除了各大军区司令员还有军兵种的主要领导,在介绍此时即将出任总参谋长的邓小平时,毛主席引用了《水浒传》中王婆给西门庆大官人讲某些社交活动中的基本五要素时的术语,开了邓小平的玩笑。当时的八大军区司令员可能都是周勃,“厚重少”文,就是毛主席井冈山时的老部下,华野参谋长,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开国上将有文化,听出了里面的调侃味道。----俺举这个例子是说,从政治角度,毛主席能接受邓小平,但从个人的好恶方面,恐怕进入晚年的这两位伟人实在算不得亲密了。

通宝推:达萨,凤城,高野谪客,wjzlisa,废话多多,加东,醉寺,光头佬,桥上,dfindy,mezhan,胡一刀,泉畔人家,五香花生,相信逻辑和常理,审度,钓者任公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