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张其昀《思想领导与精神动员》讨论之一 -- 包子1971

共:💬95 🌺353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韩国电影《南营洞1985》:秩序的变迁

韩国电影《南营洞1985》:秩序的变迁、螺丝钉宿命与资产阶级国家的“治愈”手法(一组对话)

A:

2012年,韩国上演电影《南营洞1985》,内容是讲1985年韩国主流反对派活动家金某,在警方的秘密审问场所"南营洞"被酷刑拷问22天的故事。影片中,特意突出了代号“医生”的某技术审问官的残忍和职业冷血。片尾附有一大批韩国前政治犯自述被拷问的采访集锦镜头,值得观看。

冷战时期的韩国,是全球反共产主义战争的前线国家,统治秩序像一根压紧的弹簧。1985年,韩国军政府面对日益汹涌的群众运动,希望炮制一个“北方共产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政治大案件,煽动反共产主义仇恨,重新强化社会上的敌我意识,动员数量并不少的保守反共市民,扭转对官方不利的社会情绪。另一方面,80年代朝鲜对南方群众的影响早已衰弱,所以韩国当局捏造一个大号冤案就势在必行。

当时,金某在反对派内部有一定名望,同时他家里三个哥哥都思想左倾,去了朝鲜,甚至与朝方高层有工作上的联系。由于自己的家庭与政治背景,金某被有关当局选中作为这个假案的核心指控对象,最终屈打成招。幸好,几年后他在民主化运动的冲击下被释放了。在卢武铉执政时期,金某还入阁当过部长,后来受酷刑后遗症影响,过早去世了。

B:

电影中,主人公金某被上水刑、电刑,不准睡觉,直到他承认自己组织了一个地下颠覆团伙。统治者要你认罪,有他们的逻辑。这里面有统治者要自证是正统、公理一方的需求,也有下面操作人员要“立功”加薪进爵的因素。所以,在折磨人认罪上毫不手软。

主人公开始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他去认那些罪,想了很久,为什么逼迫自己承认一些莫须有的事,尽可能多的把人抓进去,然后继续逼迫其他人认一些莫须有的罪。最终做成一个大案,把被牵扯的人诬陷为反对“国家”,而主人公徒劳宣称“我是爱国的,我反对的仅仅是这个不民主的政府”。

这大概就是韩国身为反共前哨的秩序特色,紧绷着一根保卫国体的弦。到了21世纪,在资本主义全胜的时代,那些秩序十分稳固的地方,不需要这样大费周折地让政治犯承认太多莫须有的罪名。反正有很多日常罪名可以按,而且对于一般草民来说,扰乱治安一类的就够吓人了。

总之,除非是要铲除已经形成势力的一股力量,不然的话,对付不成气候的三瓜两枣,不用这样兴师动众。在大众远离政治的时代,原来的思想罪名,事实上也被搁置了。反正不管触犯了什么红线,都可以搞成一样的罪名,免得惊扰社会。比如普京时代的俄国,就出现了明显的政治犯指控非政治化的趋势,被指控者通常都会戴上‘非法经营"、"敲诈"、"扰乱秩序"等等帽子。

C:

对青年来说,这种国家的暴力是近乎无懈可击吧。所以说应该不相信任何人吗?不管谁都会招供?

A:

没有信任就没有集体行动和共同精神了。韩国的例子恰好说明,共同的思想是可以突破国家暴力的。韩国的群众运动一直存在,虽然有关方面全力以赴渗透、迫害、收买恐吓。最后还是群众的力量,迫使资产阶级国家改变管理方法,开放了选票政治。

D:

“没有信任就没有集体行动和共同精神了”?怎么说?现代审讯技术,已经不是单靠精神力量就能抵挡的吧!

E:

个人被突破、被迫害,已经无关大局。一波又一波的人投身运动,超出当局的压制能力了。当时的韩国国家需要跟主流反对派形成均衡,让体制生存下去,而不是根本铲除反对派。

C:

整部电影的主角就像是一个只能等待十年乃至百年后,历史的档案公开那一天,可以获得怜悯的脚注。你从他被折磨被拷打,想象不到他会出狱吧。

A:

不能孤立地看待他被拷打的事实,所有人都不是历史之外的。金某为何要顽抗呢?立即交代不好吗?拷打他的人也在历史之中,大家都是资本主义演变阶段的走卒,每个人都被无数的线缠绕着。在资本主义全胜时代,趋利避害的意识笼罩着全社会,确实很难理解坚守原则的意义。

C:

那个代号“医生”的技术审问官,看起来在拷问生涯中,失手杀掉过人。他拷打人不只是为了升官,也为了满足自己的病态。但是,90年代末期,他到底还是被抓进去坐牢了。这意味着韩国国家抛弃他了吗?

A:

我认为国家并没有真正抛弃他这样的人。在90年代,资本主义取得了世界性胜利,对自身的政治秩序重组,也比较积极。在某些拉美国家,一批原来的独裁政权反对派,包括左翼革命者,被吸收进入体制,比如巴西和智利、巴拉圭等国的城市游击队前成员,甚至当了总统、部长。在这些国家里,对过去镇压政治犯的部门及个人,进行了清理,目的是麻痹社会情绪,整合大众思想,培养对秩序的向心力。这个过程,在韩国也发生过。影片里那个“医生”的自首、判刑,显然都是有人安排好的一场戏。

E:

这片好就好在主人公最后没选择宽恕拷问自己的那些人。前十五分钟的对话给我的感觉是,审讯人员比起官僚更接近我印象里小时候的家长。

而且,影片中的审讯人员也会过意不去,他们不该是从心底认同军事独裁的吗?70年代的阿根廷军方就死硬到底,对滥捕滥杀的行径还很自豪,认为自己保卫了国家。是不是说,影片里的拷问者,他们的心态就是职业官僚和投机者,而不是自觉的资本主义秩序捍卫者?

A:

70年代的南美有真正的觉悟工人、激进学生,他们想搞工人革命。韩国反对派的思想层次要差很多,他们在觉悟上,对国家的威胁没那么大。而且,那些拷问者就是抱着“公事公办”态度的小吏,他们习惯了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对自己的工作虽然尽心尽力,但并不热情。法西斯运动的积极分子会带着仇恨拷问被抓到的左翼学生,但影片里那些人只是国家机器的螺丝钉。如果上司发话,他们也会用同样的冷漠态度去审讯右翼分子。如果上级发话,他们也会毫不犹疑拷问自己的同事。1980年全斗焕兵变后抓了对立面的总参谋长郑升和,当时就给郑大将军上了水刑,肺里呛出血。这个酷刑机器运转起来是不做对象区分的,不管你是左派右派,体制内体制外,机器碾压的效率是一样的。

E:

“医生”在狱里见到已经当了部长的金某,还跪在地上做出求宽恕的姿态。但是看得出来,“医生”根本不怕金某。影片结尾的原版字幕提到,那个“医生”出狱后试图翻案。他干嘛要假惺惺求宽恕?

A:

所谓求宽恕,是资产阶级国家“治愈”社会伤痕的流程。80年代南非落实选票政治后,黑人大主教图图就充当所谓“和解委员会”的头目,劝诱前政治犯宽恕白人政权的刽子手。刽子手们做出规定套路“求宽恕”,然后被宽恕,“大家一起拥抱民主多元的美好未来”。类似的宽恕套路也发生在拉美国家。

这部电影为了让观众明白“医生”根本就没悔改,安排了一个片段:“医生”跪在地上哼小曲,就是当年他给金某上刑时哼的老调,金某听到后顿悟,冷然离去。所以这个电影确实不错,不是维稳性质的“治愈”电影。

韩国的主流秩序,虽然貌似太平,但仍然伴随着长期危机,很大程度靠主流左翼爱国阵营支撑,今天的左翼总统文在寅,正在拼出性命试图理顺国家秩序、让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在韩国永远存在下去。但文总统的维新努力,触及了右翼反共阵营的既得利益,而备受攻讦。可以说正是韩国左右翼政客的持续争权,恰好给了本片问世的空间,有机会提醒社会,右翼保守阵营仍然是会吃人的!

对话结束

通宝推:ccceee,燕人,ziyun20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