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读书的几大误区 -- 弄花香满衣
我觉得,不管看什么书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读,能从书中学到东西然后变成自己的知识加以运用!
下面就我对读书的四点认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读书误区之一:读书时想着批判作者
即使作者的观点与我们完全不同,也可以先把自己的思想腾空,这叫虚心。唯有进入对方的思境,与对方契合,甚至把自己当成对方,才能真正完全理解对方的思想。
既然读书是对话,首先需要理解对方;如果弄不懂对方表达的真正含义,那么首先要检讨自己。只有抱着这样极谦虚的态度读书,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才能吸收到别人的想法以及想法中的合理之处。
任何一本严肃的或经典的思想著述,其思想深意必然不是能读者轻易体会的,所以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即道是可说的,但用正常语言不可道,需要非常语言才能道,但没有非常语言,于是老子只能说他的道玄而又玄。
黑格尔也说,一旦用语言表述其思想,马上就发生变质和肤浅化的问题。
所以会读书的人绝不是在字面上读懂,而是寻求作者的思想深度。这需要彻底的虚心。只有充分理解了对方的深刻思想,你才能比较其思想与你原有思想视角的不同。
当然,这个意义上读书,首先在于选择了觉得值得一读的书,在这个基础上,就必须首先抱着虚心而不是批判的态度去读书。
至于读完以后是批判还是认可,批判什么,认可什么,那是以后的事,只有基于对别人思想充分的理解,才能站在更高的视角上去评判。
读书误区之二:追求快速阅读
读思想性书籍是用脑过程,不是用眼过程,是深度的思维过程,不是浅层的泛读过程。读书即读思想,要和作者的思想流契合,且需要一步步深化。
因此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读思想,唯有经过这样的思维过程才叫读书。
真正的好书必须精读,需要深层的思想领悟,而不是浅层的博得与人聊天时的谈资。
读书误区之三:读书时只选畅销不选经典
马基雅维利发表《君主论》后,震动西方,被佛罗伦萨的君王罢黜流放到农村。他白天干粗活、晚上读书。每晚读书前,他都要净身沐浴,换上最庄重的官服——他认为最能表达自己身份的服装,然后才正襟危坐开始读书。
在他看来,读什么书就是在跟什么人对话,绝不敢轻慢对方。
如果书籍的内容质量很低,就等于和很庸俗的人对话。这就是为什么要读经典的原因。
读书的要义是对话。读什么书就等于跟什么人对话,而且,读书的过程始终就是对话的过程。所以,你应该选择与你思想量级相当或者你所希望企及的思想量级的书。
读书误区之四:博学绝不是真理,整顿思想才能获得真知
我曾听说有人博览群书,读书上万本。我只觉得荒唐。真正的好书,一生读几十本、甚至真正读通几本已足矣!记住黑格尔的名言“博学绝不是真理”。
真正的思想者,大多数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形成自己的理论——
如牛顿三十多岁就完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虽然真正成书在四十多岁;
爱因斯坦二十多岁就提出狭义相对论,接近三十岁左右提出广义相对论。
二人的阅读量远不能和那些资深的物理学教授相比。但读了大量书籍的教授们毫无建树,年轻的没读多少书的牛顿和爱因斯坦却成了各自时代的思想标杆。
所以,读书不在于量,而在于其精读的程度,在于对思想的提炼和发掘以及由此达到的思想高度。
因此,永远不要炫耀读了多少本书,你真正值得骄傲的是你读懂了多少本书以及你读懂的是什么书。
在读书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读不懂的问题。只有不断思考,反复琢磨,一点一滴扩大自己能懂的领域,就会越来越容易贯通自己不懂的部分。
真正的好书都是在反反复复中读懂的,不可能一次两次就全部读懂,更不能一目十行。
忘记了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觉得说的挺对的,就作为结尾吧“我从小吃了很多饭,也许我不记得都吃过什么,但它们都成了我的骨血。”读书亦如此,都是在潜移默化的在改变着你!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4
🙂【原创】读书的几大误区
🙂第一个太难了 1 月之回忆 字1502 2021-05-05 03:16:55
🙂只盯几本好书的复读机不会有大的出息 3 迷途笨狼 字2767 2021-03-02 10:38:36
🙂深以为然 郭三 字0 2021-03-02 0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