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关于哈工大的定位-随想 -- 达萨

共:💬59 🌺16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工大人说两句

本楼提到的两所大学,在哈尔滨,本地人都叫法,一所是工大,另一所是船院。

上一届老乡提点我说,应该早点进实验室。我就在大三进专业课后,跟老师说我能不能去实验室打打下手。然后就像上班一样,整天除了上课,就去教研室,实验室里做事。有一位实验室辅导老师,父亲是学校老教授,老到当年随工大南迁重庆过,所以他总给我说,我小时去过重庆。他有一手电工好活,焊接板子整齐漂亮一致,体现出工大“功夫到家”的精神。这位老师估计跟高晓松一样,从小在教授堆里长大,反而习以为常,不爱学习,爱八卦,人脉广。从他哪儿跟他听来了不少故事。

现在的C9和985缘起的时候我正好在学校。当时核心讲话,“要集中力量办几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下面落实的时候,揣摩了一下,“几”的上限是9,所以就定下9所的名额。立竿见影的利益就是每所学校10亿人民币的建设经费,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各出教育部很快在自己的势力范围挑了候选。哈工大直属国防科工委,教育部管不着,本来吃亏的。但是负责科教文的副总理李岚清直接给哈工大定了一个位置,说,必须有哈工大。后来计划扩大,油水也摊薄了,这就最初了9所也结成了现在称的C9。

当时的10亿,教育部不愿出哈工大那份,于是调整为,教育部,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政府各处三分之一。省政府没钱,说,我给你块地换吧,于是把工大旁边的动物园给了工大,把动物们赶到了人迹罕至的松花江另一边。

那段时间国内兴起一股学院升大学潮,船院也在那一拨改名哈尔滨工程大学,也简称哈工大,给人的感觉就是故意碰瓷。同届老乡在船院,我在工大师兄也有去船院念博士,那边的故事也听过一些。而且我也喜欢那边的留下俄式建筑,设计成坦克可以开上二楼,十分坚固。在建大回归之前,工大也就只有以三大楼(主楼,电机楼,机械楼)是俄式的。去年100年校庆,三大楼再管100年一点问题没有。

船院跟军区在一起,所以很受欺负,地盘一点点减少。船院要建一座图书馆,军区不干,一个负责建,一个负责拆。官司打到国务院,最后的方案是给军区另该一栋招待所,让船院把图书馆盖起来。

哈工大要有话语权的多,市里规划有一条路需要穿过哈工大,哈工大不同意,于是改成了挖隧道穿过。

在那个特殊时期,哈工大,哈军工,清华是国内最重要的3所理工院校。李鹏去苏联前,在哈工大学过半年俄语,但工大也没有故意把他列为校友,工程师的实事求是底线还是要有的。

我当年入学报道时,除了发学生手册,还有一本保密手册,里面的内容还记得的有, “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该问的不问”。神舟1号上天了,负责空间模拟工程的教授在“201讲台”做了一下普及和幕后故事,我们才知道深度参与了。在学校的时候,一个教授告诉我,国内高校每年科研经费上亿的只有清华和哈工大。哈工大很多项目有保密性质,不能说,更不能发论文了。

有一段时间清理过部属,省属院校,改归教育部。但哈工大一直归国防,估计以后也不会该。所以外面的大学排名,看看就好。哈工大的特殊性导致,外界能看到的只是冰山的水面上部分。

最后发点个人愿望,离开母校多年,无以为报,希望接下来几年,动用手中权力,给母校弄个企业支助奖学金,支助点科研项目,提供一些到长三角的实习机会。

通宝推:didae,大道至简,方恨少,天空不空,桥上,mezh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