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韩咏红:一篇忆母文章不必过度解读 -- 马滑霜浓夜归去

共:💬8 🌺27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补全文

坦白说,这是一篇感人的文章,当年温家宝在任时的语气与神态仿佛透过文字再现眼前。他是在2003年到2013年间主掌中国国务院,彼时中国崛起刚开始,经济飞速增长伴随着不断涌现的社会矛盾、天灾与经济难关不断。温家宝的施政以体恤弱势著称,他甫上任就面对棘手的沙斯瘟疫,接着还替农民工讨薪,废止收容遣送办法,取消农业税等;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在北川中学的黑板上写下的“多难兴邦”四个字,曾感动无数人。

同时,温家宝也是公开讨论政治体制改革和文革次数最多的高层领导,有人归纳他在2010年到2011年间曾谈了十几次“政改”,还多次警告须防止文革遗毒阻碍改革。在2012年卸任前的最后一场记者会上,温家宝奋力疾呼: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文革这样的历史悲剧仍可能重演。如此大力提倡政改、民主、普世价值的鲜明立场,在党内高层中十分突出而少见。

或许就是因为上述背景,当温家宝的忆母文章在微信上被禁止转发、中国官媒不引用,有一些媒体的转载被删除后,境外舆论与媒体浮现各种议论,认为温家宝写到了“公平正义”是暗批现实;写到“文革”是不符合官方的历史论述,所以不被见容云云。

其实,如果读完《我的母亲》全文应该会发现上述猜测是过度解读了。怀念亡母是人之常情,《我的母亲》是结构规整的忆母文章,文中不含政治敏感词汇或可见的特殊企图。若还有什么弦外之音,大概一是温家宝要继续他一生对文革教训的呐喊警醒;其次就是在母亲辞世后,温家宝不甘母亲与家族背着被《纽约时报》指有“隐秘财富”的污名,力求再一次为母亲和自己证清白,力证一世清明。

实际上,《我的母亲》全文在中国境内网站也还是搜得到,并没有被全面封杀,但流传范围受限。这未必是文章内容所致,更可能是因为近年中共高层对元老和退休政治局常委有所规定,包括不得擅自在境外发表文章、发布私人活动消息等,中国官媒也不敢擅自转发这类消息。

这种规定是否合理,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其用意相信是避免退休元老的态度通过散文、游踪等信息,以迂回暗示的方式“出口转内销”,左右现领导层的决策,或者被借用来引申话题、对中共高层人事做各种联想,攻击当下等。这不,一篇忆母文章刊出后,很快就猜测、议论一大堆了。

通宝推:一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