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 燕人

共:💬20 🌺62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桥上学长开讲春秋时期的衣食住行,我等晚辈学弟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其中谈到周人为主体的政治实体周与另一政治实体犬戎。我觉得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

从黄河流域中下游的政治权力更替历史看来,第一个名义上统一的氏族政治实体是夏。夏的统治者据说是大禹的直系后代,姒姓。取代夏的氏政治实体是子姓殷人的商。周人是陕西产生的一个氏族政治实体,姬姓。周人在贸易交往中,发现殷商的弱点,遂加以军事征服,将其最后一位政治领袖纣杀死,继承了商在东部的政治权力,将黄河流域的政治势力加以合并扩张。在这征服史中,政治妥协起到重要作用。从历史记录中我们只知道商纣阵亡的那次作战中产生巨大伤亡。儒家巨子孟轲对此历史记载的解读表现出与某些西西河同学可类比的政治觉悟。他认为以仁义伐无道怎会血流漂杵:

【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在作战中失去最高领袖的氏族贵族们选择顺从征服者。作为回报,他们在新政权中得以继续维持其贵族地位。

在三个氏族政治实体的替代过程,被春秋时期的孔子认作理想的政治模式。孔子本人作为殷人后代,祖上曾经被周封做诸侯,享受到妥协政治的益处。在他的年代,周人的最高领袖周天王的政治势力已经极大衰落,受到诸侯的轻视。他因此大力主张恢复周人的古老政治制度。

在这三个主要氏族政治实体中间和周围,还有其他大小不一的其他氏族政治实体。这些政治实体未能参加三个主要实体之间的权力更替。在孔子看来,夏商周是诸夏,其他的都是蛮狄。诸夏和夷狄的区别在于是否参与了夏商周的文化传统建设。《论语》记录孔子如是说“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之后的儒家著作《礼记王制》对非诸夏政治实体的分类是“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蛮“字一直被使用到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我还记得当年的刘兰芳评书《岳飞传》中金将的开头语“小南蛮”。

毫无疑问,孔子对诸夏的文化是相当自得,所以有本文标题那句话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句话的解读,通常是指诸夏文化的优越性胜过非诸夏文化。我看到乾隆旨意下的《四库全书》对这句话是如此解读

【諸夏,中國也。言中國所以尊於夷狄者,以其名分定上下不亂也。周室既衰,諸侯放恣,禮樂征伐之權不復出自天子,反不如夷狄之國尚有尊長統屬,不至如我國之無君也。】

我们可以说读出乾隆作为满洲人的一点点自尊心。

据说最通行的《论语》现代注释本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他对孔子这句话的解读与传统一致,但加了一句:

【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杨先生的叔父杨树达先生对此却看法不同。

【有君謂有賢君也,邲之戰,楚莊王動合乎禮,晉變而為夷狄,楚變而為君子。雞父之戰,中國為新夷狄,而吳少進。柏莒之戰,吳王闔廬憂中國而攘夷狄。黃池之會,吳王夫差藉成周以尊天王。

楚與吳,皆春秋向所目為夷狄者也。孔子生當昭定哀之世,楚莊之事,所聞也。闔廬,夫差之事,所親見也。安得不有夷狄有君諸夏亡君之嘆哉!春秋之義,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中國而為夷狄,則夷狄之。蓋孔子於夷夏之界,不以血統種族及地理與其他條件為準,而以行為為準。其生在二千數百年以前,恍若豫知數千年後有希特拉,東條英機等敗類將持其民族優越論以禍天下而豫為之防者,此等見解何等卓越!此等智慧何等深遠!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反對大民族主義”之語,乃真能體現孔子此種偉大之精神者也。而釋論語者,乃或謂夷狄雖有君,不如諸夏之亡君,以褊狹之見,讀孔子之書,謬矣。】

杨树达先生此说,与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观点有相似处。朱熹认为“君”字在语中意思非实指“君主”,而是“君臣之道”。这是孔子所极力倡导的儒家文化的基石之一。

现在看孔子这句“夷夏之辩”,从文化角度分析,更有实际意义。所谓“夷狄”“诸夏”都是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先民。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在文化基础上的氏族民族种族合并。这一原则鲜明体现在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

通宝推:南宫长万,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