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讲一个大集体的故事 -- Swell

共:💬189 🌺2173 🌵4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讲一个大集体的故事

看到很多有意思的讨论,就写一个我知道的大集体的故事。

我的家乡吉林市,在伪满洲国时期就被规划成化工城,用丰满水电站的电,松花江的水,建成化工工业中心。这个计划在建国后彻底实现了。化工建起来了,配套的能源,材料,运输工业也积聚而来。一个过去作为农贸集散地的小城就变成了工业化的大城市。 与此同时,问题也出来了。工人大部分是男性,女性家属往往找不到工作。 倒没有性别歧视,很多重工业对体力要求太高,没办法招女工。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又一口气建了两个纺织厂。还是有些不够,于是又想到了建一个鞋厂。 就是我姥姥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 鞋厂有几个好处:利润相对较高,卖鞋很挣钱;对工人的要求又偏低,鞋厂工人往往自己干就可以了,不用复杂的配合;劳动密集型,小小一个厂可以吸收很多人。 但就是有一个小问题:没钱。

虽然是计划经济,但是国家也不能只管你一个城市。还是得自己想办法。最后办法也非常的有特色:几个急需解决家属就业问题的厂子自己一合计,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搞了一个集体企业。比如有的厂子说:我可以先出钱买你的鞋将来发给工人作为福利。有的说我可以组织员工帮你盖厂房,给你一些机器。铁老大说我可以先帮你拉一些货。最后按照贡献多少提供就业名额。 多劳多得,于是一个厂子就从无到有了。 集体所有制也确实是名副其实。

这个厂子早年是很红火的。过去人都不买鞋,自己家里做。鞋底往往很不结实。鞋厂使用了硬塑料,一双顶家里的几双,总的下来反而便宜。 慢慢的人们的习惯也就改了,由做鞋改为买鞋。 加上做的皮鞋(当时绝对是奢饰品)结实耐用,很有口碑。 但是危机也慢慢来了。最大的就是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刚到80年代初,“坐家里拿钱的就和上班的人一样多了”。 可以想象,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退休到去世之间的年限自然也越来越长。厂子已然不堪重负。没有任何政策的情况下,已经把退休金由100% 改成60%~70%。另外,随着一些机器的引进,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人了,但是又不能裁员,只好变相的劝人退休,就包括我姥姥。还从医院找的人帮忙说病退(不能随意提前退休的),能省一点是一点。花销在增长,但是盈利却急剧下降。当时还没有什么外地企业的竞争,但是允许个人做小买卖了。很快很多人就开始做棉鞋,布鞋来卖。本来也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人工近乎免费(老人在家待着,挣点是点),于是价钱一半不到,东西差不多。很快农村市场就都丢掉了。 不到90年代厂子就基本办不下去了。

在这里就要夸一夸这个厂长了。很多这类企业的领导要么一跑了之,要么趁着法律不健全把厂子变成自己的,把包袱甩给社会。他就还一直当着这个厂长,东拼西凑,什么都干,比如把厂房办公室出租,仓库出租等等。好几百号退休的老人,每个月还都能有一两百块钱。真别嫌少,好多人家最困难的时候这是唯一的收入。我还帮我姥姥领过工资。一大早上乱哄哄一大堆人围在门口,一个略秃的中年男子(就是厂长),穿的很破,拿出一个信封,每个人签字之后就拿一两张钞票。那已经是九十年代后期了。一个月挣1,2千块也不算稀奇。但这1,2百块对很多人家就是救命的收入。 就这样直到社保政策出台,老人的退休金归国家了。厂子的最后命运也就不得而知了。很多年后,姥姥他们的老同志聚会,大家还一起念叨着“厂长是个好人”。

最后写一点自己的思考:小时候我所生活的应该是“平均的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真的很平等(仅仅局限在一个单位里),干部群众生活有不同,但是没有天差地别。但是效率低,活力差。 一旦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 破产是必然会发生的。 但是夺人饭碗如杀人父母,阻力巨大。最后在一地鸡毛中落幕。其影响在可见的未来恐怕也不会消失。 很多热门的讨论话题:怎么做,能不能做的更好,都远超我的能力了。

通宝推:莫言2024,别看我矮,唐家山,从来,胖老猫,青青的蓝,缆绳,北庄,米爹,陈王奋起,柴门夜归,朴石,海峰,桥上,达雅,小泽珍珠,西安笨老虎,胡一刀,独立寒秋HK,袁大头,呆头呆脑,龙眼,普鲁托,审度,四十千,迷惑不解,四方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