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不再是永远的五十年啦!——抱朴仙人 -- 桥上
共:💬44 🌺338
下述论述来自维基:
在1978年之后,李振声意识到此前这种成功很难被复制,他开始通过小麦染色体工程,寻找缩短远缘杂交育种时间的方法。当时全球研究情况是基于小麦21对染色体中,缺少1条染色体小麦“单体”、缺失1对染色体小麦“缺体”的染色体工程育种意义更大,因为缺少了部分染色体的小麦,利用小麦缺体与远缘植物进行回交,可以更容易将外源染色体转移到小麦里,易于获得新品种。然而“缺体”从“单体”分离的成功率只有3%、且没有特殊遗传标记,限制育种运用。李振声提出运用偃麦草中得来的蓝粒基因,培育出一套蓝粒“单体”小麦:它在一个麦穗上可以产生出4种颜色的种子(深蓝、中蓝、浅蓝和白粒),分别具有3种染色体数目:深蓝139(20对小麦染色体+1对带蓝粒基因的偃麦草染色体)、中蓝和浅蓝(20对小麦染色体+1条带条蓝粒基因的偃麦草染色体的“单体”小麦)、白粒(20对小麦染色体的“缺体”小麦)。这样不用显微镜,单凭种子颜色即可分辨其染色体数目,促使大规模生产缺体小麦成为可能。
袁的那些东西科研高度无法比拟。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其实还是的 4 水草之肃 字286 2021-10-02 11:04:33
🙂中科院不管工程化的说法是哪来的 6 良师益友寻常客 字39 2021-10-05 03:04:36
🙂这个可能是当年袁隆平评中科院院士 天空不空 字405 2021-10-09 04:27:21
🙂只有样机,没有工业体系 水草之肃 字0 2021-10-08 23:42:53
🙂是滴😊 19 fusioner 字530 2021-10-03 0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