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今天的新瓜,三德子向阿三建议贿毛以绝黄祸 -- 葡萄干

共:💬194 🌺948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两码事

西方人的想象里,或者为了对抗教会和专制,的确是这么认为的。而儒家的具体理论也有问题。

比如差等和博爱不是一个命题。性善和仁再到天下,就是在说“爱天下之人”,即博爱。差等是指博爱在具体实践中的必然。博本来就是广泛,最少也得如何,而不是等量齐观。

比如序别和平等不是一个命题。生而无贵、皆可以为、有教无类,乃至万物一体,都是在说本质上的平等。序别是平等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政治上的和亲属上的。更何况贵本身包含了平民称贵,即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由德性而称君子。和血统论的贵贱两码事。

比如自由和礼法不是一个命题。专制礼法之下,的确没有自由。但没有的是什么自由?从本质上讲,和公意而来的代表(政治体)、公序良俗又有什么区别?社会契约论导向对更高实体的臣服算不算自由?性善论没有西方概念上的自由(先验的,绝对的,第一推动力)但是无可无不可,皆可以为算不算自由?

这三个问题,在一定情境下当然是可以直接对应,完全成立的。但是就普遍来说,基本无法成立。这里的问题其实和上面一样,儒家至少需要区分成思想、实践和历史上的具体表现这三种讨论,无法混为一谈。(即价值、价值实现与最终事实)

西方亦然。就像之前说孟德斯鸠,尽管黑中国,但是法制细节(惩恶扬善、公序良俗、民族精神和自然天性)和混合政体(同时属于专制、共和和君主)也说明了并不像其他人一样只有鲜明的黑。

就“孔教理想国”而言,主要是从思想和部分实践讨论的,译作和文化采风才是影响的关键。所以这里没办法直接拿儒教来论证。

最后,这里不是夸赞儒教,这完全看你怎么想。尽管看上去很美好,但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最后是什么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