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谷爱凌,朱易和其它 -- 黄序

共:💬106 🌺778 🌵1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当年回归的海华

在体育领域,说起海归的贡献,特别是出生在海外的第二代海华的贡献,最好的例子非羽毛球项目的印尼海华莫属。

五十年代,王文教、汤仙虎、侯加昌、陈玉娘和梁秋霞等印尼华侨子弟归国,让新中国原本一片空白的羽毛球运动水平有了极大的飞跃。下面的帖子大概是我在西西河里发的第一个主贴,对此做了一些描述:

羽毛球-我的回忆

这几位里面陈玉娘还是家父的小学校友🙂。

说起来那间小学还是我爷爷牵头召集当地华侨捐资兴建的,名叫中华学校。几年前我带儿子去印尼,正好家父也在那里,祖孙三人一起去学校参观,里面的人知道家父的身份对我们非常热情,我也算沾了点光😁。

不过当年的情况和现在还有一些不同。

一是他们从小都接受的是中文教育,一直到高中毕业。

二是在国籍界定方面比较模糊,没有中国护照,也没有印尼护照。从心理上来说,家父那辈人中,大多数人从来就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唯一的区别是庆祝十一还是庆祝双十节。

家父他们小时候是唱“三民主义吾党所宗”的,抗美援朝以后大部分人改唱《歌唱祖国》了😄(这个可以为抗美援朝的意义做一个注脚)。他回国时先乘船到香港上岸,然后走陆路从罗湖入关。过关时耳边响起的正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不难想象他们当时的心情。

尽管如此,离开父母,离开从小生长的地方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他们当时离境使用的是印尼的身份证或旅行证一类的文件,过关时印尼边检很严肃地问每一个人:想清楚没有,今天从我这出去,就意味着放弃这里的身份,想再回来可没那么容易了。

倒是几乎没有什么人犹豫,都很坚定地说我想清楚了。于是印尼的身份证件被当场注销,年轻人上了船,一别就是几十年......

如今在美国的海华二代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但随着中美实力的此消彼长,又有谁能肯定若干年后不会出现新的一波海华回归的浪潮呢?

通宝推:真理,加东,落木千山,看看,回旋镖,笑看风雨,陈王奋起,rentg,大胖子,桥上,三笑,从来,方恨少,醉寺,等明天,梓童,敲门,不远攸高,踢细胞,西安笨老虎,qq97,唐家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