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乌克兰、科索沃及台湾 - 主权的相对性,军事力量的绝对性 -- 笑看风雨

共:💬373 🌺1490 🌵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得不批评你一下

你和懒厨已经浪费了大量的版面,你们后面的对话我基本上都没看,我估计也没多少人有兴趣看。

懒厨当然修改了交易成本的定义,按照科斯的定义,交易成本理论适用于解释企业行为,适用于存在价格机制的市场系统。但国家并不是逐利的企业,国际政治也不完全是具有价格机制的市场,所以交易成本理论这套东西并不能用来解释国家的行为,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与西方文明异质的东方大国。这就是我说的

大量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交易问题,你拿这玩意儿去套啥呢。

这时懒厨偷偷修改了定义,他把只适用于说明企业行为的交易成本用到了国家行为上,所谓的“制裁成本也是交易成本”。

偷偷改了定义,其实也无所谓,早有预料,毕竟有的人偷换概念就像喝水一样自然。

好,就算制裁成本也是交易成本,可以,那么问题就是:

八十年代紫阳和小平同志在制定中国产业政策的时候,在把科学春天变成冬天的时候,是如何评估制裁成本的呢?

他们是如何评估停止发展中国半导体产业自己的技术,未来的制裁成本的呢?

他们是如何评估运十下马,一心一意当国外飞机外包商,未来的制裁成本的呢?

他们又是如何评估国产核电站下马,一心一意引进国外核电站,由此带来的未来的制裁成本的呢?

他们如何量化评估因为忌惮技术和产品被外国断供,而被迫妥协让步的国家利益的呢?

有的制裁带来的巨大的损失,到今天都无法评估到底大到什么程度,什么范围,当年的领导又是用什么方法评估的呢?

为什么他们评估了以后还是坚持要放弃自主的技术发展呢?

我们今天的坑,哪个不是八十年代留下来的!

八十年代的比较优势论,用的不就是这套交易成本的玩意儿吗?早就臭大街了。

我不关心交易成本怎么定义,我只关心他怎么用他那玩意儿给八十年代买办市场经济洗地。

我并不批评市场经济,我认为前三十年实行计划经济,八十年代开始增加市场经济成分都是正确的。但八十年代的问题是推行了最坏的买办型市场经济,这才是我们批评八九十年代,认为要把八九十年代与江胡习时期分开的原因。

所以你看,懒厨拼着命把话题往市场经济上引,却对“买办”绝对回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