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豆荚和豆子 -- 燕人

共:💬96 🌺208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的意思是,你的举证和论题不符。

我的意思恰恰是有具体的分析方法,但是没有整合到一起,分散到各类著作中。古代学习的时候,要各类都学才行。

准确的说,这里也没有澄清分析方法指的是什么。我猜测,你指的其实是现代形态学的具体分类,尤其是经过现代生物学修正之后的分析方法。那么,肯定是没有的。

有些形态学无法区分,或者组合难有结论,微观、演化和基因生物学修正过。从这点出发,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并未建立起具体的概念框架,还停留在传统的博物学方法。

简单说,古代只是根据外观、性状等基本条件进行分类而已。其实,你只要看命名就知道是什么类别了。他们的语序和绘图方法也能够体现。

问题只是,如果你对这些没有了解,尤其是对传统小学有所了解(每个字都很关键,包括顺序),基本不会觉得中国有分析方法。沃格林有个极为精确的评论。

其用词之精确,即便从现代的批判视角看来,也不能再要求更多。

那些得到分化的意义尽管已被蕴含在其中,但却从未以精确的方式得到过详细阐述。为了表达这些意义而创造出来的符号,也从未取得分析性概念的地位。结果是,每到紧要关头,符号化表达便会从看似业已达到的理论层面滑落回极度紧凑的表达,随后又进展到理论洞见。

问题是你在用西方方法的时候,对具体框架有一定了解。而东方方法,却只是从基本的语句上理解。人们最常用来比较的是

龙芽草。苗高尺馀(高度),茎多涩毛(茎秆);叶如地棠叶而宽大,叶头齐团,每五叶或七叶作一茎排生(羽状复叶);叶茎脚上又有小芽叶,两两对生(间杂);梢间出穗,开五瓣小圆黄花(花序),结青毛蓇葖(果实),有子大如黍粒(类比)。味甜(性状)。——《救荒本草》。

顺序描述和类比,其中关键是类比。比如棠叶、蓇葖和黍粒。需要有充分了解,而不是单独描述形态。甚至正文省略也有很多,因为是常见名词。

换句话说,传统倾向于自然语言和具体语境(即分析语传统),专业和非专业都能理解,但理解是不同的。我们还可以看一些晚近著作。比如

苗风兰,生云南。作丛,望之如碧芦。叶微苞茎,润肥对排,花与净瓶无异,此种植之盆缶,亦茂。——《植物名实图考》

你看得出来用了什么分类方法吗?

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其实处于自然语言分类和纯粹形态分类的过渡阶段。这也是我前文说的,发展程度问题。要知道中国分类依旧是偏向五行阴阳和功用类比的。

至此可以做一个总结,如果你说的是现代程度或者纯粹形态分类,那只能说是初期,和现在没法比。尤其是联合微观、演化和基因生物学之后。但如果是说根据形态进行具体分类,并且有具体的分析和描述方法,那肯定是有的。问题只是需要对科学史有所了解。这就是我的观点。

通宝推:燕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