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法国漫记--巴黎篇(一)(完) -- 晨枫

共:💬19 🌺2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法国漫记--巴黎篇(四)

《歌剧院的幽灵》拍成电影后,巴黎歌剧院更热了,旅游者涌进涌出,热闹得很。在本来就富丽堂皇的洛可可建筑中,巴黎歌剧院更是不同寻常地富丽堂皇。真正的剧场其实只占整个建筑的1/3不到,前1/3是很气派的大堂、大楼梯和繁多的侧厅,供来这里的上流人等交际用。中1/3是剧场,后1/3是后台和机械设备等。据说地下确实有一个湖,可能是用来救火的,而这个湖成了《歌剧院的幽灵》里幽灵的地下水宫的启示。

歌剧院附近的Madeleine教堂拖拖拉拉造了很多年,拿破仑想把它建成希腊神庙风格的军功纪念堂,但还是在路易-菲律浦手里完成的,他把它建成了纪念Madeleine(或Magdeleine)的教堂,供奉看过《达芬奇密码》的人都熟悉的Mary Magdeleine,为在大革命中砍了路易16和玛丽•安东内特的法国人民赎罪。这是罕见的希腊神庙风格的天主教堂,内部高敞,气氛具有古典的神圣,和一般教堂绝然不同。

Palais Royal是路易14时代权倾朝野的黎希留红衣主教为自己建的,路易15年青时也在这里住过。法国大革命后荒废了,现在是巴黎人闹中取静的好去处。那些高矮不一的圆柱的地方原来是停车场,人们对这些圆柱的艺术品位还有争议,但对任何艺术都比停车场强这一点没有争议。

卢森堡宫和连带的花园是亨利三世的皇后玛丽•梅迪契建的,为了慰籍思乡之情,她在花园里建了一个意大利风格的喷泉,后人称之为梅迪契喷泉。花园很大,有很多雕刻,但没有太大的特色,倒是花园向天文台方向延伸部分有一个大喷泉,比不上凡尔赛的阿波罗大喷泉,不过还是有点看头。

St-Germain,拉丁区这些都是塞纳河左岸的时髦去处,前者以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曾经光顾的咖啡馆著名,后者则是巴黎大学生的去处,67年法国大学生学中国红卫兵发疯时,索邦曾经很是热闹过一阵。附近模仿罗马万圣祠的先圣祠(Pantheon)是安葬法国优秀文人的地方,卢梭、伏尔泰、雨果等都安葬于此。内部的平面虽然也是十字,但罗马风格的高敞的穹顶也使Pantheon有别于一般教堂,少了哥特式和巴洛克教堂的奢华,多了一点圣洁的古风。Pantheon后面的St Etienne du Mont教堂的石质围栏雕刻得至精至美,是文艺复兴风格的杰作。我们去的时候正在午休,可气。《达芬奇密码》一出,St Sulpice大教堂更出名了,很多人到里面去看那条有名的子午线,和在线尽端的天主教堂里罕见的方尖碑。

巴黎也是时装之城,老婆和女儿自然对在巴黎血拼抱有很高的期望。那就舍命陪君子吧。巴黎歌剧院背后就是著名的Galerie Lafayette,相当于纽约的Macy’s 或伦敦的Harold’s。外面看看,也就是一个很大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建筑,和别的大店没有太大的不同。进去一看,一个巨大而金碧辉煌的玻璃穹顶俯视着下面的芸芸众生,立时给Galerie Lafayette增加了一抹贵族气息。

一个Galerie Lafayette是打不倒的,但我不行了,再逛店的话要昏过去了。所以她们到St Germaine逛街的时候,我就溜到巴黎西区的Auteuil去了。作为旅游点,这是一个冷门的地方。Auteuil在西面为布隆涅森林所环绕,在东面隔塞纳河和“左岸”相望,在20世纪初成为巴黎新贵所钟爱的聚居之处。巴黎的建筑风格中,凯旋门的新古典风格,圣母院的哥特式风格,歌剧院的洛可可风格,卢浮宫的古典和文艺复兴混合风格,都是外来的,真正土生土长的只有短命的Art Nouveau,而Art Nouveau在Auteuil最为集中体现,以Rue la Fontaine 14号的Castel Beranger为代表作。从古典到哥特到文艺复兴到洛可可,都有一定的陈规,不光对建筑的形制,而且对各种motif的象征意义,都不可乱套。Art Nouveau是顺应20年代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建筑艺术风格,一反定制,将洛可可风格细碎的曲线进一步夸张到大曲线,将花草、动物、人体“随意”地堆砌在建筑上,在学术派盛行的建筑艺术的大河里激起一阵不大不小的涟漪。

Auteuil也是20年代巴黎新潮建筑之所在,去Auteuil的另一个理由是Villa la Roche,Le Corbusier的另一个作品。Roche先生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商人,他请Le Corbusier设计了自己的住宅,现在Villa la Roche成了Fondation Le Corbusier的总部。从建筑成就而言,Volla la Roche不及Villa Savoye,但Villa Savoye不是没有看成嘛。Auteuil还有很多很工整精美的公寓,和街心的罗丹雕刻“青铜时代”,是巴黎闹中取静的好去处。

离开Auteuil,就去La Defense(德方斯)。70年代时,蒙巴那斯建起一座钢结构玻璃幕墙的高楼,黑乎乎的,在巴黎哪里都看得到,很有点和欧斯曼的巴黎争风的意思。一时舆论大哗,纷纷指责这种新的无格调建筑对巴黎传统的破坏。此后,巴黎规定,市内不准再建现代派的高层。但是巴黎也是寸土寸金之地,老是不准建高楼也不是一个办法。于是,在巴黎西面,开辟了一个新区La Defense,专门让人建现代派的低层高层。为了和巴黎的传统连起来,在卢浮宫、协和广场到凯旋门的轴线的延长线上,La Defense建了一个巨大的洁白如玉、线条简洁的超现代派凯旋门Grand Arch,其体量之大,可以把大凯旋门整个填在中间的“孔”里。Grand Arch是传统主题现代化的一个典范,任何人都可以容易地看出Grand Arch和凯旋门之间的历史联系,但任何人都不会看不出Grand Arch的时代特征。这很不容易,是大手笔。上海的证券交易所慕仿的就是它,但赝品总是赝品,意韵没有了。Grand Arch本身也是办公楼,可以上去登高望远。我喜欢在地面看,就没有上去。La Defense的广场继承了法国皇家大而无当的传统,其大无比。周边的建筑果然一反传统,各显神通。不过同类的现代派建筑世界各地都有,除了Grand Arch外,La Defense也没有特别高明的地方。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该回家了。一定是前一段时间开车找路找出习惯了,看着出租汽车司机开车,我们也不由自主地看路标,寻思哪里转弯,哪里上下高速公路。出租司机当然是老巴黎了,路很熟,开得也很油,车道什么的根本不在眼里,高兴了,可以爬过curb开到应该不能换过去的车道,有人抢他的道,按几下喇叭,骂两句。去戴高乐机场的路有一段和去香蒂丽的路重复,看着熟悉的路标,心情很复杂。法国,我们要走了,什么时候再回来呢?

元宝推荐:马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