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说道说道佛教 -- 铁骑边塞

共:💬36 🌺9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重写一下

抱歉写的比较散乱。

简单来说,这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而是个体(自我)所能认识到的自然法则。因为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认识的客观世界……不是说客观世界不独立于我们存在,而是说必然经由我们的「认识形式」建立起来。

实际上,「真如」或者「法界」,正是凭借有情者(自身)的认识推导出来的,所以是「自我论」的。不是自以为是,而是以自身为标准,以「自我的形式」为标准。唯识强调的前六识,不正是我们的基本认识形式吗?

例子也很简单。比如方言,同字不同音、同物不同字。比如术语,需要专业知识(框架)才能理解。也就是大家经验不同、语言不同,如何判断说的是一回事?对宗教来说,有时无名(无法说,而不是不可说)的体验更关键,你又如何让人理解?

以上当然是废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问题在于,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如何判断对错,怎么才能达成共识?

先验自我/主体间性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所谓主体间性,大抵就是约定或者共识,本质上来讲,就是我们共同作为一个主体(先验自我)去观察和参与世界。也就是「我们主体」。于是,关键在于如何建立起这个主体并作为我们的认识基础。

这其实就是科学客观性的问题,我们可以以普遍逻辑(形式逻辑和普遍数学)、超验逻辑(专业理论,尤其是定理)为基础;通过方法上的客观,比如经验材料、概念界定、尽可能清晰完整的表述等等,来达成共识。

这样,你我所认识到的就是同一个世界了。

而「超验主体」就是这个「先验自我」扩大化的结果。我们知道,先验自我生成客观世界。那么,如果把无限的知识聚合到一起,超验主体是不是可以包含古往今来的一切?到达了超越时间的永恒?从而可以推导出(生成)了一切?

看起来像不像道教的「道生万物」,或者基督教的「太初有道」?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只是,这样看似乎和三教的教法没什么不同?(如果不讨论拒绝讨论自己的第一原理这点)而且,这不还是「自我论」的?

后者姑且不论,因为后者是通过最高善解决问题的。前者的关键在于,这个框架消解掉了本质。或者说,说明了什么是本质,什么是客观世界。

比如「真相」、「本来面目」等概念,其实都预设了某个事物的「真相」绝对存在,而我们可以认识他。故而认识有高有低,你我有对有错等等。从表面上看,这样看似乎没错。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我们所认识到的对象,实际上是由我们的定义(认识形式)构建出来的,认识即本体。因此,所谓的「真相」,实际上是指我们对于客观事物的定义,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也就是说,所谓高低、对错……真实、虚幻,是对事物的定义而言的。并不是对事物本身。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当然没问题。但如果你们的定义不同,那么就没法说谁绝对正确,必须放到相同的定义和方法下才能判断。然后,这些定义(名、法)本身也可以讨论对错。

一句话,我们不是在讨论同一个对象(本质)的不同定义,而是定义(本质)不同就是对象不同。

然而,多数人以为,自己的教法或者知识才是那个对象的本质,自己在趋近这个对象自身,所以我才是对的,你的了解不够,所以你才是错的。这就是那些过分强调虚幻,过分强调性空者的问题。因为他们已经规定了本质,自然难逢敌手,别人都是错的。这就是我执,也是法执,更是自我论的。

可是他们所引的经书,说的并没有错。性空就是本质的定义并不绝对,就像科学理论一样,一直在变动。我们没法说我们的认识就不变的真实。这个说法有问题吗?只是他们的理解和用法有问题而已。就像上帖说的,绝对化,然后用到所有层面,甚至当作世界本质。

真正的关键在于澄清自己的定义,说明让自己说法成立的那些前提。这和对事物本身的研究是一致的。存在问题可以转化为真值判断问题。也就是,某样事物的存在,是由背后的逻辑条件(道理、定理)所决定的。我们可以探索这些条件以及相应的可能性,从而建立起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然而佛教很容易停留在这一步,因为这几乎等同于无限倒退。作为终点,或者世界起点的天、道、上帝,都是他否认的。就像上贴说的,探索这些也就不重要了。甚至连道教也有学有样,否认作为本原的道,说什么无本或者虚幻之类。这是把容器的虚和不存在的虚搞混了。

卡车决定了你能装什么,以什么形式装,但卡车是空的。研究卡车本身固然重要,但不装东西又有什么意义?教法的关键,恰恰在于让人去理解何为世间。而不是停留在教法本身。

   

抱歉修改了多次。都是细节问题,尤其是上色和括号。而且今天网络不好。然后,我在别的贴子用了不同的佛教定义,所以我即支持也反对。对于恰当应用,大乘的人文关怀,我是支持的。对于僵化理解,认为那才是世界本质,我是反对的。所以这也可以算作教内之争。

至于超验主体的问题,如果不讨论客观世界,不涉及某种宇宙论作为本质,佛教并不会有任何问题。而某些特别的世界观,比如三界六天之类,主要是价值层面的,需要单独讨论,不能作为宇宙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