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和稀泥民族性的成因 -- llama

共:💬97 🌺342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补充一点材料

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喂猪,稀稀拉拉的泔水总见过吧?打草总听说过,看过图片吧?这就是喂猪。潲水和猪草,就是喂猪。接着说工地援助,你们那前三十年搞过基建吗?挖过河修过路吗?工程队的人伙食怎么样,你(小时候)去那里盯着人家看,人家会不会给你吃的?至于杂粮,以前杂粮吃的是什么(高粱面之类),什么价格,现在又什么价格?

然后再说环境问题。就像以前那个经典的玩笑“靠吃阳澄湖大闸蟹勉强度日”一样(实际上在部分地区是真的)。以前污染少,自然资源多。尽管还是挖野菜充饥。但好歹有的挖。现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除了马齿苋又有多少能吃的?就算能吃,能保证无毒?当然还可捡人家耕地不要的菜秧、菜叶等等,但弃耕抛荒、杂草丛生的地方又怎么办?蚊虫叮咬中毒又怎么办?这还是不讨论耕地的情况下。人均不足半亩的地区你又怎么温饱?(顺便一提,我这里人均半亩)况且,现在可不是像以前那样吃饱不愁。污染让健康问题凸显(尤其是微量元素之类的营养不良),现代化让用钱的地方增多,你有点地种粮食有什么用?买得起衣服,付得起药费?当然衣服可以十年不换,药费可以硬抗着。但你让一家三口都这样试试?干什么不需要花钱?甚至就算放养,你敢让他远离自家多一点?大点了,有一定生活能力了,还不是被父母扔在家里?百度一下留守儿童很难?

现在的基层和以前区别并不算很大,生育的要求都不高。问题恰恰在于外部环境的变动,导致他们不可能像以前那样生养了,自己都勉强养活,何况孩子?甚至连生育能力都严重受损,你还想要几个?就不说年龄,比如普遍18岁,和以前18岁早当爸妈不一样了(法定男22女20,但实际18很常见。认真看统计都有16及以下,虽然个位数)。想回到以前那样,可能吗?

最后再说一个本地相关的,那就是煤改气。煤改气导致冬日取暖成本倍增,而且严格检查(毕竟明火对外露的燃气管道可能有影响)。以前可以靠木柴和少量煤球度日,现在只能靠气。结果是如何呢?人家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距不大,因为开不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