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中国疾控专家的看法是:最终80-90%的人群会被新冠感染 -- 夕曦
☯️说明☯️ 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今天(2022.12.6)在清华大学的讲座内容 被发表在微博(weibo.com),163.com 上,但是都已经被missing/删除;推特(twitter)上还留有一个残迹。我看到一个版本,跟推特上“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whyyoutouzhele”发表的基本是一致的。根据冯子健的讲话,YahooNews.tw有人写了一个评论《白白浪費3年,中國疫苗幾乎不防感染!防疫大官清華演講吐露驚人》。
以上,不是无根据的乱说,我已经把各种消息都截图,包括:
我质疑冯讲话的科学性,主要是因为他讲到的以下两点:
1)“疫苗防感染非常差,几乎不防感染,打疫苗跟感染过一次获得的免疫能力差不多;...”
2)“目前没有可互相验证的结果说重复感染会有器官损伤等后遗症,大家不必为此担心。”见[问答部分]
冯说的“疫苗防感染非常差”,可他没有说是哪一种疫苗,是灭活疫苗,还是mRNA这类疫苗。即使是采用欧美的说法,种花家🇨🇳的灭活疫苗的有效性也是在75%以上;当然,mRNA的更高,if you Trust and Never Doubt,...😁
我新近看到一篇关于中国新冠患者有没有“长新冠”后遗症的文章,过去没有看到过相关信息。2022年11月24日,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个关注声明,让该期刊登载的3篇中国论文进入人们视野。文中披露了中国也如外国一样存在“长新冠”,而且在出院患者中占比很大。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uaanUV0WftQsl_bXKWLfw
欧美自从去年年中以来,发表的关于新冠后遗症(long covid)的研究报告,连篇累牍。我不懂为什么很多🇨🇳专家一直对此置若罔闻,假装种花家🇨🇳的新冠患者不会有后遗症(Chinese would not get long covid)!
【以下内容为转载,如果检察们认为违规,可删😎】
《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今天(2022.12.6)在清华大学的讲座内容》
1、这个病毒要阻隔传播,只能采取对民众生活非常有影响的静默这些手段;
2、现在各地都放大了20条的要求,抢跑的多;
3、后面政策会有非常大的放开,原打算靠疫苗等等加强了身体抵抗病毒能力再放开,现在看不太行,只好放了
4、疫苗防感染非常差,几乎不防感染,打疫苗跟感染过一次获得的免疫能力差不多;但对重症保护很好
5、会经历大范围的温和的加强的感染,也就是打过疫苗的也会得,得过以后免疫就加强了
6、目前要给3岁以下、80岁以上加强接种疫苗力度
7、大范围感染过后,病毒会逐渐钝化了,经历广泛流行后变成常见疾病,至于流行高峰会怎么分布,每年一次还是每年几次,地区性还是全国性,都无从预料,但肯定是要做适应性的共存
8、政策不管是小步走还是做更大幅度调整,一定难以避免的经历一次很强的疫情的过程,放开后第一波疫情冲击一定会到来,到来的速度和政策调整前所在地区感染者人数、即种子人数有很大关系(这么看来北京玩完了)
9、每个地区都会或早或晚的经历,春节人口流动可能会加快传播速度;
10、60%左右的人会被感染,累计感染率,疫情回落后可能80-90%都会感染,我们要面对这样的现实
11、这是难以避免的,如果不想感染规模这么快发生,可能会采取压制措施,不能采取封控或隔离,做不到也没必要,采取的压峰措施主要是增加距离,减少人员聚集性和流动,比如减少堂食、娱乐活动、会议会展,鼓励居家办公,大型商业设施限流或关闭,必要时会采取,一周两周的,不会太久,减轻对医疗系统压力(这么看我们这一行也还是不行啊)
12、要把医疗系统的医疗秩序准备和运筹好,疾控就没啥压力了。要做医疗服务流程等等的准备,培训医护人员快速甄别诊断和治疗,减少医护人员感染造成的压力
13、要加快接种进程,还没接种的赶快,非常紧迫的事项,特别是高龄老人,慢性病和严重慢性病的老年人,尽快接种,对于降低高危老人发生严重疾病风险的效果非常显著,2针或3针后,感染后需要住院的风险降低10倍
14、政策不会回到原来,因为希望疫情高峰快点来,战线不要太长,避免医疗系统持续过载,快速过峰和医疗过载要求得一个平衡
15、这个过程中使自己不被感染难度很大,更长时间看,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次感染的;接种疫苗和自己防控措施做得好,使得感染推后是可能的
16、传播非常容易,飞沫,物品接触的间接感染,气溶胶,幼儿机构粪口传播都特别快,但不要担心,无症状是50%以上,完全感受不到就过去了,40%有症状比较轻微,咳嗽、咽痛、头痛、流涕,百分之几十会发烧,发烧也没有很高,中低度,不太超过39度
17、要保持礼节,如果感染了,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跟同学老师保持距离,感染发生后几天内,还是要戴口罩保护别人,是对别人的礼貌勤洗手、消毒液擦拭等,不会保护自己不感染但会推迟感染时间;对疫情防控措施还是要支持配合,是压低疫情冲击的措施
18、教育部、卫生部还没出对学生校园的相应政策,但会跟社会面一般管理不同的,因为人员密集,会相应制定政策
19、常备药,感冒和流感的药,减轻症状的药都可以用,止咳药、退烧药(发烧比较高的时候用),其他保健预防的用药对年轻人来说大可不必,多喝水,喝点维生素泡腾片比乱吃药好,保持合理睡眠、好的心态,要快乐,这个也很重要
20、最后重要的推荐,有疫苗接种程序,一定要去接种。最近会有针对老人的补种,如果有扩大年龄的接种程序推出,推荐大家去。
问答:
1、多次重复感染
2、吸入式和喷鼻式疫苗
3、器官损伤等后遗症风险,变异毒株的问题
4、感染峰值和回到正常状态的时间
目前没有可互相验证的结果说重复感染会有器官损伤等后遗症,大家不必为此担心,即便有个别的,比例也非常低。
疫苗看第二加强针的政策什么时候推出,以便确定接种年龄范围,涉及谁来支付,国家正在紧急协调,主要是出资政策。能不能接种到跟地区采购有关,如果国家接种政策出台后,新的政策应该是推荐异种接种。含有奥密克戎的,以及跟过往技术路线不同的疫苗是优先的,推荐是什么苗可获得就接种什么,比等待更合理。
病毒会不会越来越毒很难说,毒力无法预测,越来越弱也是符合病毒进化选择的优势,但是否继续减弱不是可以预料的。流感是一直存在的,有些年份会遇到强的,有些年份会遇到弱的,新冠也难料。好在全球已经有了可以系统严密检测和很好地评估毒力变化的机制,政府会根据新的毒力变化采取措施。
最终政策调整的时间和所在城市感染者人数是最重要的变量,数学模型来看,1个种子开始传播,达峰需要四五十天,也取决于人口结构、密度、流动性和过程中是否采取降低流动性的措施。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这个人有勇气,实名否认70%的群体免疫阈值。 1 审度 字42 2022-12-07 21:08:26
🙂计算群体免疫阈值的公式是1–1/R0 11 chuchong 字134 2022-12-07 22:36:32
🙂谢谢指导。 审度 字0 2022-12-07 22:40:41
😮【质疑】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讲话的科学性
🙂疫苗只防重症没什么问题 12 大山猫 字437 2022-12-10 22:39:41
🙂推广疫苗时说的可是防感染。 乾道学派 字0 2022-12-11 08:45:29
🙂本来说加强老人疫苗接种 1 80后30 字76 2022-12-11 00:40:12
🙂【#钟南山回应新冠后遗症#】 9 愚弟 字767 2022-12-09 0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