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金秋盛会 -- 神仙驴

共:💬5002 🌺46067 🌵60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上海疫情的简述

上海这个城市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独特气质,导致网上的评价和现实有所偏差。

这其中和防疫关系比较大的有两个点:

一个是听话,上海是推广普通话力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现在的小孩早就不会说标准的上海话了。与之对比的是广州,粤语的繁荣似乎丝毫未受影响。

另一个是有种“优越感”,这里说的并不是歧视外地人,而是一种“沾沾自喜”,比如在网上被嘲讽很久的“喝咖啡”,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品质生活的“沾沾自喜”。

听话和沾沾自喜的优越感,基本上就构成了上海精准防控的成与败(不考虑领导决策的情况下)。

在今年之前,防疫是大家公认正确的事,所以上海的流调的工作人员非常细致,每个环节转运人员的服务意识也非常强,宾馆的服务也不错,老百姓也听话地配合。很多明星名人把在上海的隔离经历拍成了视频,放到了网上,基本能反映整个流程的工作质量。

所以说白了,这个阶段上海的防疫就是在所有人都有极强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把绝大部分细节都做到位了。

别小看这一点,毕竟计划都是“完美无瑕”的,出错的都是“基层人员的疏忽”。

2年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强化了上海“沾沾自喜的优越感”,觉得上海理所应当就是做得最好的那一个。带着这种心态,上海的疫情防控不断尝试降低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包括有一次高风险地区仅仅划了一个奶茶店。也是带着这种心态,上海在香港破防、深圳遭遇严重外溢压力的情况下,选择了帮深圳分担入境客流,然后就悲剧了。

上海破防的原爆点是一个叫华亭宾馆的地方,这个宾馆本来要重新装修,结果为了迎接意料之外的香港客流而被征用为防疫宾馆。而华亭宾馆的问题在于,他老旧的空调并没有合格的过滤设施,于是悄无声息地把病毒传给了隔离的其他旅客,以及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再把病毒传到了全市各个角落。

上面提到过的“所有细节都做到位”,终于在一个巨大的疏忽前崩塌了。

等发现问题出在哪时,已经过去了很多天,感染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流调人员能达到的极限,失控已经很难避免。

来到这一刻,上海的那个“沾沾自喜的优越感”帮了倒忙。

说白了,上海作为一个“优等生”,的确是不想像“其他人”一样封城。所以当吴凡说“上海是全世界的上海”时,她大约说的是真心话。而上海的大部分人过惯了岁月静好的日子,基本上也不觉得会封城。我当时转了全上海很多有围挡的区域,当时理性告诉我是防不住疫情的,但感性上我却也和很多人一样觉得“说不定疾控有什么我所不知的大招呢”。

就这样,外溢越来越厉害,大家对上海的不满越来越多,而城里的老百姓又没做好相关的准备,也没有屯菜。

在这个过程中,糊墙扮演了什么角色我是很难猜测的。如果只有上海一个孤例,我会说糊墙可能和其他人一样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并且选择放手然张文宏等专家去做事。可后来一尊嫡系破防的地方太多,所以我也不知道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其他故事。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封城从鸳鸯锅变成了两个月。有些之前就封着的小区甚至封了远超两个月。

这其中有一些乱象,我个人的观点和网上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我不知道其他省市的居委是什么规模,但上海的居委人的确少,而且很多是女性。考虑到居委会日常的工作量,我会说如果没有这档子事,这种精兵简政的高效率模式或许代表着先进性,只不过等危机来临,就显得冗余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文案工作者比例很高的群体突然要开始干发菜这样的力气活,效率和管理都难免会出很大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策略,从当时来看是因为快递员阳性很多,商店也并不开业,但事后来看,或许更多地调集社会力量,把工夫放在管理社会力量上,会更加事半功倍。

之后就是重新放开,核酸点遍布。上海居民的自尊心被重重地伤了一下,但等尘埃落定,全员核酸的新工具上线,上海依然回到了曾经那个高效精准的样子,也依然在尝试减码、优化,比如把72小时核酸的起点从“检测时”改成了“出结果时”,避免了下一次都必须更早去做核酸的尴尬。只不过这一次,上海没有脸面去宣传。

通宝推:神仙驴,七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