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兄贴你的怀古诗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主体印象是每次贴出来都一堆跟帖改字。这回也不例外。所以你和老铁真是一对儿,一直在改 😁
至于您的怀古诗,说句实话,太过平淡,不管怎么改都给人以报流水账的感觉。😁
同样咏汉武帝,人家的诗:
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
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
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
好仙复宠战,莫救茂陵隈。
===========================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
调遗天兵过月支,蒲萄新月上林枝。
初闻使者巡三辅,又命将军号贰师。
越巂楼船通属国,朔方烽火照征旗。
羽林无数孤儿在,独向高台泣望思。
===========================
最后这首本来也有点报流水账,但最后一句“羽林无数孤儿在,独向高台泣望思。” 起了升华作用。 汉朝收因战事阵亡将士的后代入羽林,教授他们各项军事技能,称羽林孤儿。这里不直指责汉武穷兵黩武,耗尽民力,而是在前三句铺陈汉武扩张范围之后,来了一句“无数孤儿”,说明汉武扩张的死伤惨重。孤儿们思念战死亲人。所谓画龙点睛也。
===========================
再如说汉文帝的: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不是说平铺直叙不好。但怀古不能纯为了怀古而怀。好比李义山说的是文帝和贾谊,又哪里光是说文帝和贾谊。
近人怀古写的不错的,例如
袁世凯
早年一剑靖辽东,青史应标复汉功。
武曌临朝非弱主,曹瞒乱世是奸雄。
维新负国实谋国,立宪为公竟误公。
八十三天皇帝梦,只资杯酒笑谈中。
============================
北南和战正纷纷,洹上秋风钓晚曛。
袖手真成豹隐客,逼宫先总虎贲军。
须知胡运当消歇,也仗奸雄才不群。
后世漫讥曾窃国,却曾窃国立殊勋。
============================
终军弱冠请长缨,辽海惊波箭射平。
宇内声名推国士,胸中韬略蕴奇兵。
展禽实易遭三黜,王莽原难伪一生。
不道鼎湖龙去后,竟留虎豹十年争。
写诗和写文章一样,都要讲究起承转合。一首好诗绝不是堆砌辞藻和典故就行的。堆砌辞藻和典故,最多就是报流水帐罢了。
具体到写律诗,四对八句,正好是起承转合的范例。例如上帖举的咏汉武帝的诗:
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
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
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
好仙复宠战,莫救茂陵隈。
头一句是所谓的破题,定下主题 - 汉朝中叶的盛世。
第二句是所谓的承题,引申主题,使之晓畅 - 这个盛世是连续六世的雄才大略的结果(汉高、吕后、汉惠、汉文、汉景、汉武)。
第三到第六句是所谓的起讲 、中比,充分举出例子 -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有马匹三十万之多,北面击破匈奴,东面直到大海。
第七句是所谓的转题 - 在前面铺陈之后,要么继续深化主题,要么提出辩证、反证,来一个大的转折 - 这里诗人在说了汉武的强盛之后,又说到汉武帝穷兵黩武,还拼命寻访神仙以求长生不老。
第八句则是合题总结 - 虽然汉武帝兵强马壮,权势无双,但一样逃不过人生百年,葬于茂陵。
当然,@李寒秋 兄对此有不同见解,认为
比如说举例的第一首,就是早期五律没有摆脱古风气格,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范例。
然后李兄在另一个帖子里举了刘禹锡的五律《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问题是,这首诗虽然看着像流水帐,其实还是符合去我前面说的“起承转合”的规律。
刘禹锡上来就开宗明义,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给刘备定了性。接下来两句说刘备的志向是恢复汉室,最终做到了三分天下。第五句第六句则是转折,说刘备得到了贤相,但继承人实在不像话。最后两句总结第六句,说由于继承人不行,最终蜀国被灭掉。蜀国的宫女只能来给魏王跳舞。
AI 写诗也不例外。虽然,AI 写的诗大多是字面意义上的“堆砌词藻”,但我觉得其底层逻辑中可能还是硬性规定了必须“起承转合”。
例如应李兄要求让 AI 写的 五律 茂陵怀古:
功名传万古,(破题 给汉武帝定性)
遗泽接千章。 (承题 不是太好,算是同义反复)
北勒燕然石,(起讲 中比,第一个功绩 - 反击匈奴)
南擒欧越王。 (起讲 中比,又一个功绩 - 南开瓯越)
圣人书始重, (起讲 中比,不但有武功还有文治 - 独尊儒术)
才子赋争芳。 (起讲 中比,不但有武功还有文治 - 文学发达)
龙去邦犹在,(转题 ,汉武虽然去世了但他打下的疆域还在)
何朝复未央?(合题,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复现汉武时期的荣光?)
当然,燕然勒石不是汉武帝的。应当是封狼居胥。不过 AI 嘛,要求不能太高不是。能把四个典故 (北击匈奴,南开瓯越,独尊儒术,汉赋繁荣)都用上就不错了。
顺便补充一下,上贴举的这篇《汉武》
调遣天兵过月支,蒲萄新月上林枝。
初闻使者巡三辅,又命将军号贰师。
越巂楼船通属国,朔方烽火照征旗。
羽林无数孤儿在,独向高台泣望思。
作为七律来说有点勉强。做律诗应当是每个字都有用处,不能多余。而这篇如果改成下面五言诗也不损失多少信息量,这就落了下乘了。
天兵过月支,蒲萄上林枝。
使者巡三辅,将军号贰师。
楼船通属国,烽火照征旗。
羽林孤儿在,高台泣望思。
😁😁😁
话说回来明朝人(作者 章在兹 中 顺治丁酉(1657年)副榜,算是明朝遗老)的水平当然和盛唐没法比。这首怀古其实写成长短句更好。这样就即没有多余的词,有照顾了某些句子必须是七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这就是刘禹锡的五律 李寒秋 字147 2023-01-24 13:09:50
🙂最后一共修改六处,集体说明 1 李寒秋 字335 2023-01-24 06:04:54
🙂最后一共修改七处,集体说明一下 李寒秋 字375 2023-01-24 03:32:46
🙂评论:一直在改的流水账
🙂【原创】写诗要讲究起承转合,AI 写诗也是如此 4 任爱杰 字4084 2023-01-25 00:44:35
🙂对老任的批评全部不接受,一条都不改 李寒秋 字276 2023-01-24 03:59:55
🙂您这要求似乎有点高了 桥上 字0 2023-01-23 23:27:29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alan123 字30 2023-01-21 13: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