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运十就是当时中国最需要的飞机 -- qq97

共:💬281 🌺1628 🌵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苏联的工业化始于1930年前后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起始于30年代初期,借助于当时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最大规模的一次经济危机(我们小时候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观认识基本上都来源于这次危机),苏联从美国、英国等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装备、和智力引进,有统计表示美国当时的技术装备输出50%以上是输出给苏联,加上苏德战争爆发美国对苏联的军事援助,苏联引进的工业化水平大致相当于西方30-40年代初的水平。

比如156项目的重点项目一汽的解放卡车,就来自苏联对美国1942年军援苏联的某型卡车(型号记不清了)的仿制车型,美国的那家汽车公司现在早就不存在了。

当时斯大林有句话,大意说是苏联工业化之前的工业水平比美国等西方国家落后六十年。人们在改开后崇拜西方的时候,往往忘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工业化基础都比西方国家落后很多,这也是斯大林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模式当时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经济模式特别适合落后国家的追赶式工业化。

中国的起点就更落后了,旧中国工业化本来就落后于俄罗斯,而且英美德等西方国家是工业化领先国家,苏联大规模引进的是美国英国的一手货,而中国引进的是苏联的二手货,直到中苏决裂,批判苏修成为风潮,大约60年代初吧,中国产业界(科技界)才把学习的目光投向美国,尽管当时美国对中国进行了严厉的封锁,但中国仍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美国的科技信息,这使得中国在60年代以后的科技和产业发展道路一直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虽然追赶很苦,但基本上没有爬错科技树。

比如运十,中国航空工业的底子和各种机型都来自苏联,但运十率先转向了美国,采用了英美的设计规范(设计方法),而且也选择了未来的空中霸主——波音的产品路线。而且,运十的设计方异常关注运十机身的疲劳强度,而他们引进的设计规范和断裂力学分析方法,也是在五十年代末在英美发展起来的。

最近因为讨论机载PD雷达,我注意到中国机载火控PD雷达的带头人贲德院士,预警机机载雷达的带头人王小谟院士,都提到他们在大学学的是俄语,但当他们六十年代初刚开始工作时,上级给他们的都是厚厚的英文资料。

刚查了一下,新中国1949-1956年,高校外语几乎全是俄语,1956年开始有了一点英语教学,中苏交恶后,1961年教育部规定高校的第一外语是英语和俄语,英语开始跟俄语平起平坐,到1964年,教育部规定高校第一外语是英语,从此新中国的大学外语从俄语为主转向了英语为主。

远见卓识也好,歪打正着也罢,总之是在60年代初中国工业化的道岔被强行扳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方向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