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流浪地球1才花了2亿,会不会认真搞产业升级根本不用那么花钱 -- 亮子

共:💬74 🌺286 🌵1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还是没理解我的意思,

1. nerd这个概念确实西方也有,但东亚人在西方有刻板印象也是事实:

刻板印象让部分外国学生(尤其是在美国、英国)认为,从亚洲来的、尤其是中日韩的学生都是nerd,因为亚洲青少年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要求都非常严格,所以他们小时候就被逼成一个学习狂,而现实中成绩也是相当的好。大部分亚裔外国学生在外国学校成绩是比较好的,但并不代表他们全部都是nerd。

为什么《大空头》里面那个分析师要指着一个华裔员工对客户说他是数学天才,他算出有大泡沫,然后客户就都信了?

2. 我的观点很简单,第一流的技术成果是第一流的人才做出来的,而第一流的人才需要的是宽松的环境和充分的授权。这里面最好的例子就是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

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是许多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地,他们的创造性的研发成果包括:个人电脑、激光打印机、鼠标、以太网;图形用户界面、Smalltalk(面向对象编程)、页面描述语言Interpress(PostScript的先驱)、图标和下拉菜单、所见即所得文本编辑器、语音压缩技术等。

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在2002年1月4日起独立为公司(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宽松的研究环境

施乐为帕克营造了最宽松的研究环境。“在美国最优秀的100位电脑科学家里,有76位在帕克。”负责人鲍勃·泰勒(Bob Taylor)利用扁平的组织结构创造出了充满活力的研究氛围,“我们只招收那些眼睛里有火焰在跳动的人”。帕克的研究人员与施乐公司其他员工的文化差异明显。他们蓄长发、不洗澡、不穿鞋子上班,而且每周都会在所谓的“豆袋房”里举行会议,所有的参会者都会用塞满豆子的口袋当坐垫。借助于打破常规的举止与怪诞的造型,帕克的科学家们甚至登上了《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的封面。虽然这些差异并没有影响帕克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但却阻碍了这些研究成果在施乐公司的应用。第三任施乐CEO大卫·卡恩斯(David Kearns)就曾经说过,帕克问题的关键在于它的工作与公司业务没关系。而且帕克的研究人员将这看成是宽松研究环境的标志。当施乐公司力图将帕克的研究方向与公司的主要业务进一步联系起来的时候,帕克的主要负责人鲍勃·泰勒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和全体研究人员一起跳槽到DEC公司。几年之后,DEC公司也发现自己面临同样的问题。

可以说我们至今IT业中那些最有价值的发现几乎都是Palo Alto发明的或跟它有关。乔布斯只是抄了它一点东西就成就了苹果帝国。

而你所说的微软windows更不是你所说的“严格的质量体系和严谨的流程,严格的代码review”,windows的代码在NT之前烂的跟屎一样。它能有今天完全是靠盖茨的慧眼识人:

David Cutler,大卫·卡特勒,一位传奇程序员,1988年去微软前号称硅谷最牛的内核开发人员,是VMS和Windows NT的首席设计师,被人们成为“操作系统天神”。他曾供职于杜邦、DEC等公司,1988年,由比尔 ·盖茨招募到微软,他用了5年时间花费了15亿美金,负责组织NT的开发。

有DEC技术灵魂之称的贝尔发现卡特勒是个一流工程师,还让他主导为新的产品线Vax编写VMS操作系统,这个系统需要满足向后兼容已有应用,同时要能在不同配置的Vax计算机上运行。巨大压力之下,他花两年时间完成了这一任务,35岁的卡特勒一战成名。

当打之年的卡特勒有着远大抱负。但DEC日益增长的官僚气息让他无法忍受,并威胁要离开公司,贝尔挽留了他。1985年,DEC给他约200人的软硬件工程师来设计一个全新的计算机系列Prism,其操作系统叫Mica。

卡特勒要离开DEC的消息传到了盖茨那里,相约见面后,这个看起来很自负的工程师从上到下喷了一顿微软的产品,但后者认定,他将是领导新操作系统团队的最佳领导人选。大把股票、自主选择研发团队和开发新操作系统的机会,以及盖茨表现出的诚恳态度最终将卡特勒这个狂人收入麾下,入职后还顺便招募了不少他在DEC时的死忠。

大卫卡特勒加入微软的时候是46岁,而等他发布第一个NT的稳定版本时已经50岁了。而在中国,高科技公司都在鼓吹35岁清退。

而之后微软在若干年的过程中躺在windows和office的现金牛上不思进取,错过了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成了僵死的巨人,也就到了chatGPT才扳回一局。

从苹果,微软,到推出阿法狗后数年没有新进展的谷歌,你会发现,一旦产生官僚习气、大企业病的企业,都是难以诞生第一流的创新的。

3.半导体的发家更是如此,无论是早期仙童的“八叛逆”,还是德州仪器,英特尔,AMD,到台积电,联电,威盛,以及图形芯片的3dfx,nVidia,ATI,每一个巨头或曾经的巨头都是从“叛逆者”、“模仿者”的小小身影起家的。

从人才上,梁孟松当年因为与蒋尚义的恩怨,因三星与台积电的官司在法庭上痛哭流涕,因为没有得到尊重。而他在中芯之所以“打了鸡血”一样,并不是因为钱,而是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这跟你说的那些复杂的流程和管理是两回事。一个超一流的团队绝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带出来的。

你说的那些已有确定目标和方向的逆向工程式的东西并不是产业升级,只能叫产业拾级。真正的产业升级,现在全世界也没有确定的方向,都是在摸索,而这需要一流人才有充分授权的空间,充分施展的余地。而钱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光有钱也是不行的。

而芯片产业其实也是如此,如果有人认为光靠砸钱就能砸出一个产业来,这是对产业和知识的不尊重,事实上也是对人的不尊重。西方因为是市场体制,总能找到愿意为知识和技术买单的人。

而中国的权威体制总希望靠意志和强力去推动,不尊重客观规律,尤其是不尊重具体的人,这是会一再重蹈覆辙的。在这上面,钱只是一个方面。

通宝推:燕人,普鲁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