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 张灵甫的指挥水准究竟如何?(一) -- 忘情

共:💬13 🌺266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张灵甫的指挥水准究竟如何?(四)

“当代马谡”,不算冤枉他

5月14日拂晓,整编74师又按原计划向坦埠攻击前进。当天上午10时许,张灵甫终于发现华野部队正在朝其两翼运动,这才下令全军后撤。

按理说,此时张灵甫已经意识到自己有被合围的可能,那么在撤退时就应着眼于最糟糕的情况,在侧翼部署强有力的掩护部队,全军交替掩护、滚动前进,无论何时停止运动,都能立即就地形成较为完整的防御圈,掌握一定的防御纵深。但是,张灵甫却以整编51旅、58旅、57旅的顺序,沿急造军路呈一字长蛇阵后撤。此前国民党军无数失败的战例都表明,这样的阵形在遭我军侧翼突击时,很容易被腰斩,首尾难以呼应,最终被各个击破。张灵甫竟然不汲取教训,似有遇到突发情况便乱了方寸之嫌。

14日中午,整编74师前锋已距垛庄不到7公里。正向垛庄穿插的华野1纵独立师1团团长王诚汉见难以先敌占领垛庄,便当机立断放弃穿插计划,会同该师3团就地展开,阻击整编74师后撤。

后路被堵,着实出乎张灵甫意料,于是,他一面令1个团占领孟良崮,主力在山下待命,一面召集下属们开会研究对策。

此时张灵甫的正常反应,应该是立即用电台联系留守垛庄的辎重团团长黄政,就能知道此时的垛庄并无“敌情”,继而判断出“当面阻击之敌”兵力并不雄厚。鉴于整编74师已经战斗了3天,出垛庄时携行的粮食弹药已经所剩不多,因此上策应该是集中兵力突破华野独立师阻击阵地,前往不到7公里之遥的垛庄补充粮弹,然后继续退到临蒙公路上,与其他各部国民党军取齐。果真如此,华野就将拿整编74师无可奈何。中策是鉴于没能搞清楚华野此次战役决心究竟有多大,因此从保险角度出发,张灵甫也可率部突向天马山方向,迅速向几公里外的整编25师靠拢。但张灵甫却在部下们的七嘴八舌声中,竟听从了副参谋长李运良的意见:“我师虽已被共军包围,但建制完整,丝毫无损,足可与共军抗衡。我认为登上孟良崮及附近山头,居高临下,吸引共军来攻,再配合强大外围兵团,内外开花,必将共军聚歼于孟良崮。”

有观点认为,张灵甫刚开始登上孟良崮时,只是为了稳住阵角,观望待变,本无实施“中心开花”之意,是汤恩伯于14日21时发来的电报命令他这么做的,而且到当晚24时许,他从逃回的辎重团团长黄政口中获知垛庄于14日晚间失守的消息,才真正下决心“中心开花”。但是,这种观点无法解释为什么张灵甫下令全军上孟良崮时,同时下令毁去搬不上山的重装备。这明显是“破釜沉舟”之举,哪里有半点“观望待变”的样子?而且他采纳李运良上山建议前,并未向汤恩伯报告。全军上山后,张灵甫立即越级给蒋介石发电报,要求“校长督导各部迅速围拢过来聚歼华野主力”。汤恩伯于14日21时发来的电报,实际上只是追认张灵甫“独断专行”造成的既成事实罢了。

令人哑然的是,孟良崮山脚有村庄、有水源,张灵甫却统统弃之不顾,而且连山口都不守,带着2万余官兵爬上了光秃秃的山头据险而守。这在国民党方面的战役总结里也被归结为一大败笔,因此称张灵甫为“当代马谡”,并不算冤枉他。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秦波仁者,翼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