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穷则思变富必亡 -- 给我打钱87405

共:💬115 🌺69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问题出在哪?

光这个视频不足以说明是在抢玉米,警笛警车也不足以说明是在抢苞谷,对吗?音乐会会场外面也会有警车。但我并不是说这是假新闻,我表达的是:我无法确认。

这样就引出来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请大家一定要注意:

照你这么说,有太多的事件你是无法确认的,甚至可以说所有的事你都无法确认,那如何来认识人类社会呢?

重复一遍:我前面也有说底层小偷小摸习以为常,可是,这个习以为常难道不是指的【多数行为】吗?可是,每一个微观行为除非你在现场你亲历甚至你是亲历者恐怕都很难确认,那你又如何形成了【底层小偷小摸习以为常】这样的认知呢?有没有可能是【一传十、十传百】形成的偏见呢?

有没有意识到,我刚刚提出的“灵魂拷问”让你在一瞬间崩塌了?为什么现代人表现出普遍的混乱?就是这个原因,你听到的每一个历史 事件都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质疑它的真实性。比如,我之前提到的以色列国的建国史,真的无懈可击吗?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并没有拿出类似于考古学证据那样的铁证?换成大俗话来说,我描述的以色列国的建国史,纯属就靠我一张嘴。倒不是说我在欺骗读者,而是说我自己也有可能是受骗者,对吗?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会轻信,有的人则啥也不信,问题出在哪?

问题出在哪?到底哪出了问题?有没有意识到,这跟你去买东西是一样的,买的没有卖的精,你其实不在行,你不知道某件商品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所以,有没有发现,你会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对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讲得越细你就越觉得可靠?所以你是靠什么来判断的?你是靠文字的多寡来判断的,或者权威性什么的。

去年,维基百科永久封禁了一位用户名为“折毛”的用户。

在中文维基百科中检索“卡申银矿”,能看见这是一座在1344 年被发现,而后成为特维尔大公国重要资金来源的矿脉。实际上,这座所谓的“卡申银矿”并不存在于现实中。

在这个人为杜撰的词条中显示,卡申银矿的财富,甚至引起了持续180年的特维尔—莫斯科战争,近百个历史人物在这场莫须有的战争中登场又谢幕。最终在18世纪,卡申银矿因为矿源枯竭而闭矿。

词条的作者名叫“折毛”,她在中文维基百科上写了上百万字,修改 4800 次,至少创建了206 个词条。“折毛”编辑的词条基本都和古代俄罗斯(罗斯)历史有关,被众多用户奉为该领域权威,她编辑的一些条目还被评为“典范条目”或“优良条目”,为了感谢她的贡献,很多人送上各类星章(网站用户赠予的荣誉),甚至还获得了网站审核的“巡查豁免”。

“折毛”自称陕西师范大学俄语本科毕业,是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硕士,莫斯科大学历史学副博士,她的父亲是驻俄外交官,丈夫是俄罗斯人。在她的维基百科主页,有很多她“现实中的朋友”与她互动,印证她的身份和履历。在和朋友的互动中,“折毛”的形象是一位家境殷实,活跃在相关学术圈的年轻女性知识分子。

然而这些不存在的“卡申银矿”、持续了180年的“特维尔—莫斯科战争”等词条,都是“折毛”一手杜撰出来的,她编辑的上百万字的古俄罗斯历史基本上都是人为虚构,甚至连“折毛”的人设也是假的。

问题出在哪?

问题出在哪?

问题出在哪?

谁能告诉我,这可是个要命的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