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对巴以和缅甸的臆想 -- 雾里看霾

共:💬35 🌺187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的民族自治和优待政策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中国的民族自治和优待政策,旨在保护和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权益,但是根本没有起到作用。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这对文化融合产生了非常不利影响。

比如,汉藏文化差异和语言教育,最后的结果是汉藏更加离心离德,独立思潮愈演愈烈。为了保护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政府实行的一些民族自治政策,强化了少数民族的独立性。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和文化课程,培育了分裂主义的基础,导致了文化隔离,以及融合的困难。例如,在一些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教育体系相对独立,导致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沟通障碍,是很多不必要矛盾的出发点。随着一代代的新人成长,使少数民族的青年更难适应汉族主导的社会和经济环境,阻碍他们走出聚居区域融入蓬勃发展的中国,形成负面的循环。

如果所有民族都接受相同的教育和机会,那么更容易实现文化融合,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更顺畅。一口流利的汉语,将帮助边疆聚居少数民族更容易迁徙,获得对个人和家庭更有利的就业和教育,从而融入整个中国。因此,取消一些针对特定民族的优待政策,才能确保所有民族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和融合。这不是仅仅对汉族的公平,更是对少数民族的公平。

除此以外,应该取消所谓的民族干部制度。全国一盘棋。河南人可以到江苏当省长、县长,一样也该能到新疆西藏当省长县长,反之亦然。工业化社会,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值一提。在河南当县长的维族干部,吃得起河南当地超市卖的牛羊肉。而新疆的汉族人口,也绝对撑得起猪肉的市场。

总之,中国的民族政策是一个复杂的议题,涉及到文化传统的保护、社会融合和民族关系等多个方面。只有平等对待各个民族,让不同民族的人都有权参与中国的发展,分享工业化红利,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融合,从而保护和传承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即,学会说汉语才是更好的保存藏语的条件。失业饿死的西藏人,是无法说藏语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