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芯片、运十与产业政策 -- 自以为是

共:💬134 🌺864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运十,我们到底在争论什么?

搞大飞机好不好?答案是好!

要不要搞大飞机?答案是要搞!

八十年代中期要不要坚持搞运十?要讨论。正确的事情要在正确的时机做才是正确的,过早或者过晚都不对。共军进攻大城市,占领大城市对不对?红军的时候不对,到解放战争初期都不对(哈尔滨是个例外,那是国民党无力进攻了),但随后就对了,那是因为主客观条件都发生变化了。用后来进攻大城市,否定当初钻山沟,说钻山沟是教员为了否定前任的政绩,是逃跑,是胆怯,是抛弃了红军战士鲜血换来的战果,是与老蒋合谋的代价,甚至拿出已经占领长沙然后撤出指责教员,都是极其荒谬的。

我的主贴,开宗明义

关于产业政策的作用,争论很大,但不争的事实是,适当的产业政策对国家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产业政策是有成本的,是要花费大价钱的。

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成本的。这里的成本,包括做这件事本身的成本,也包括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这件事而没有做其他事情所放弃的收益。当时如果下定两弹一星的决心能不能搞成运十?三种可能:花了代价,没搞成;花了代价,搞成了,但运营成本太高,民航经营不下去(参考协和号的命运);花了代价,搞成了,运营成本能够维持民航的运营,但其他项目缺乏资源支持,给发展带来的损失超过运十的收益。有没有可能运十搞成了,民航有利可图,也不影响其他行业发展?唯一的可能是做梦,而且是中国梦美国梦之外的梦。以当年英法德之力搞个空客都那么费劲,中国当时人口比三家总和多好几倍,GDP低于三家中的任何一家,搞自己的民航机?总不能把英法德的人都当傻子。

确实,进口民航机花了很多钱,但首先,民航规模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是进口飞机,提供了价格适当的飞行服务,赚到钱之后扩大规模,才进口了这么多飞机。如果这些钱不用来进口,而是自己造,能造出同等数量、质量、经济性的民航机?如果能造出来,中国当时就是发达国家了,后面三四十年的发展是干什么?如果造不出来,民航根本就赚不了钱,民航业就无法发展。为了搞运十,就耽误民航业的发展,耽误国民出行,耽误商业发展,这个代价有多大?当然,有人会说不坐飞机,可以坐火车,或者本来就不应该有那么多航空旅行。这种自以为几个人就可以规划经济运行的思路,还是收起来吧,毕竟到现在也还在说要搞市场经济。

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成本,即使战争也要考虑成本。虎式坦克很好,但成本太高,T34虽然性能不如虎式坦克,但成本低,所以靠着大得多的规模赢得了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也是要不惜代价的,但最好代价大到无法承受了,也只好撤退,放弃根据地。战争都要考虑成本代价,何况经济建设?

所以,结论就是:

搞大飞机好不好?好!

要不要搞大飞机?要搞!

八十年代中期要不要坚持搞运十?要讨论成本和收益。本楼中所提出的成本效益相关的证据已经足以说明,成本太大,放弃运十未可厚非。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