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史记》人物-谁与争锋话韩信(Bater from wenxuecity) -- AleaJactaEst

共:💬24 🌺2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刘邦不糊涂,但不代表不会装糊涂

"汉王对下属的长短功过向来不犯糊涂,自然是看得到韩爷这一潜在的大功的,否则他真没资格得天下",这话只能说对一半,但它不是重点。首先,将领的功绩、声望不是一个君主“自然看得到”就能代替的,一群人拔萝卜,最后来的小老鼠占便宜,多数人一叶障目光看得到小老鼠的作用,这种事青史上常有。其次,更重要的事,汉王不糊涂,但可以装糊涂,齐地封了“真齐王”却不割地,就是装糊涂,而不给韓信退兵诏书这件事本身,也是装糊涂。

说刘邦派人讲和的时候忘了给韩信下一道休兵诏书,有人相信吗?刘邦忘了,他身边那么多文臣武将也都忘了?一个小学生上学,他可以忘了带课本,忘了带铅笔盒,他能忘了带书包吗?这不是装糊涂是什么?

韩信奉旨伐齐,没有接到旨意之前本来就应该进攻,这是理所当然的吧!唐太宗的时候,李靖带兵攻打突厥,当时的唐朝使节也刚好跟突厥和议,李靖也是不以为然,照攻不误,根本不管使者的死活,因为太宗皇帝没有下令他停战,而唐太宗并没有因此而跳脚,历史上论及这一战时,也都是称赞李靖的智勇和功绩。

窃以为,刘邦原本就没有议和的诚意。对他来说,只要拿下齐国,是谁立的功本来就无所谓。更大的可能性是,他本来的目的过使节议和让齐国放松警惕,以使汉军更容易更有把握地攻灭齐国----因为即使齐王投降了,割据一方,难保将来不再反,到底不如由韩信把齐国灭了一劳永逸,这是非常明白的道理。正因如此,他一方面派使臣向齐国议和,另一方面又不下诏让韩信止兵,基本上是兵法中的“死间”。事后,他又大骂韩信,推卸责任,甚至跟人说,自己是因为这件事才产生的杀韩信的念头,这不过是帝王之术,既收买人心,

又把杀功臣的行为“人性化”的伎俩罢了。---- 刘邦那样一个连父亲,妻子,儿女死活都不顾的人,会为了一个使臣的死耿耿于怀?韩信只不过是替刘邦实现了灭齐愿望又帮他顶了不仁不义罪名的罪羊罢了。

不然,如何解释刘邦不传旨让韩信罢兵?哪怕他写一份命令韩信止兵的诏书让使臣带到齐国,也可以在必要时出示给韩信吧?就算到时候韩信还是抗旨不遵,非攻打齐国不可(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韩信没有止兵的第一前提就是刘邦没有旨意让他停止),至少可以让齐王相信他不是有意诓骗,说不定还能逃得一条生路,就算活不成,也不至于死得那么惨吧?

当然,倘若韩信真的止兵了,那么这一战的结果则是轻而易举夺了韩信大半战功、声望,作战经年而不能尽全功,被一介书生捷足先登,天下人姑且不论,韩信的部下会对主帅做何感想?这也有利于刘邦今后对他的驾驭、钳制,所以不管怎么样,刘邦都不会吃亏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