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陈赓的一大失误,让关家垴之战雪上加霜 -- 忘情

共:💬21 🌺12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实际上,林彪在刚到井冈山就抓到了毛主席军事思想的要点

他比较保守,毛主席则相对均衡一些。在毛主席的综合布置下,发挥优秀军事思想,获得胜利。这是一种。

我们大部分设想的都是这种综合布置下的获胜,官方军事宣传的也是这样,但是忽视了毛主席的布置,这需要巨大的脑力工作,官方宣传代之以虚化的毛泽东思想,意思是个体能力比较强就完事了。

这个宣传就回避了重庆谈判时期我军冲击国民党统治的可能性,也就是逐鹿中原,谁先为胜。

其实毛主席的军事构思是这样的,一些反蒋派系,大部分是投机客,也可以说基于追求和平不打内战,就此投靠了我方,比如高树勋部。对于全国,我军竞争不利,但是在北方,大家认为中共可以抱上苏联的大腿,也许确实还有机会。

因为蒋介石在抗战后消藩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以军阀实力派的头脑和思路下,也许投靠中共也是一个方案。我共也确实付出了一定的许诺。

所以虽然全国看来机会不大,但是就北方而言,获得一定的势力,也不是没有可能性,这是刘邓聂荣臻对高树勋没有动手的理由吧。

很可惜,周总理忙于谈判,他还要相信蒋介石,认为蒋介石才是当时的国家共主,具有无与伦比的正统性,所以满足于对蒋谈判,周总理像花蝴蝶一样的穿梭于各种势力之间,迷恋于当时的历史地位。

但是,蒋介石给了他深深的一个巴掌,周总理始终认为在苏美控制下,蒋介石没那么大的胆子,但是蒋介石在二战战后兵精将猛,膨胀了。根本没有在意中共的实力,认为是土八路。

所以,周总理是自以为的割据北方,毛主席是要依据东北,导致了初期的战略混乱。把一把好牌打成了烂牌。

因为,我军虽然实力不够,但是地理位置优胜于蒋介石,一开始,我们意图割据北方还要占领大城市,不是不该,但是起码还要练内功,努力认真建设根据地,竞争中原。

在东北也是如此。

只可惜错过了一些战争节点,好在也没影响大局。及时调整了战略,恢复了基于东北的军事方向。

大家都想准备好了才能战争,这当然是好的,但是现实是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准备呢,只能是基于能力和思路及时控制调整,抗战结束就是一个关键点,也可以逐鹿中原,就是历史的战争模式,暂时不经过强烈土改。好在历史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纠错。

胡适见到傅斯年的文章后,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是年的8月24日,胡适在纽约发了一封著名的电报给毛泽东:“润之先生:顷见报载傅孟真兄转达吾兄问候胡适之之语,感念旧好,不胜驰念。前夜与董必武兄深谈,弟恳切陈述鄙见,以为中共领袖诸公今日宜审察世界形势,爱惜中国前途,努力忘却过去,瞻望将来,痛下决心,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政党。公等若能有此决心,则国内十八年纠纷一朝解决,而公等廿余年之努力皆可不致因内战而完全消灭。试看美国开国之初,节福生(现译杰弗逊)十余年和平奋斗,其手创之民主党遂于第四届选举取得政权。又看英国工党五十年前仅得四万四千票,而和平奋斗之结果,今年得千二百万票,成为绝大多数党。此两事皆足供深思。中共今日已成第二大党,若能持之以耐力毅力,将来和平发展,前途未可限量。万不可以小不忍而自致毁灭!”

此时正值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是。而斯大林于胡适电报之前两天,也催迫毛泽东去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电报说:“坦率告诉(中共),我们认为暴动的发展已无前途,中国同志应寻求与蒋介石妥协,应加入蒋介石政府,并解散其部队。”对斯大林的这封电报,我们现在知道,毛泽东非常不满,1949年年底,毛泽东去莫斯科终于讲了出来。

通宝推:网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