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铁索连环进行中?浅谈一下李强的经济操作 -- 拜吨

共:💬830 🌺4305 🌵4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发动群众其实也让群众得到了锻炼,即使尚不自知。

薄还是有点敢于发动基层群众的,也相信群众的力量。

平西王为了二共拼上全部身家也要“赌一场”的豪情不免让人唏嘘感叹。我知道有人说“就算他上位了也就是改良”,且不说列宁这样伟大的革命导师对改良的态度也是争取而非全盘否定,就说革命本就不是一蹴而就,同时也不是那种可以完全按照大脑里的图纸可以严格运行的,甚至都不取决于人的意志。所以并不能以“改良”二字就能对其轻易否定。

不用说为改良而改良肯定是右倾机会主义的投降派,但为革命而促改良其实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理想主义者和有革命理想的现实主义者的做法。

我之前在河里说过自己有想过是“猛药治沉疴”还是“温和慢调养”是更适合当时二共的好出路,我看到Telegram上有人说虽然说纵容一个社会制度不断犯错,不对其提出任何改良建议,甚至通过助纣为虐来加速制度对底层的摧残,加快催生群众的反抗心理并最终演变成全面暴乱的加速主义是一剂猛药。没错,它确实很有效,但副作用也相当大:群众是被压迫到极点才开始反抗,群众自身所受到的伤害自不用提(甚至有的伤害是本可以避免的),而且这种方式也很难锻炼群众的政治能力,因为群众先前完全没有受过如何反抗以及后续如何治理、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的政治训练,这就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青天大老爷情结”和“救世主思想”而不易破除。而当群众都普遍持有这种想法时,那些能够将他们组织起来的领导者自然懂得如何操控、运动他们。而这样即便最后胜出,也不过是旧制度换个皮回来,甚至比旧制度更恶劣。无论是农民起义还是法国大革命都是对此最好的教训,这也是为什么说文革锻炼了群众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在想如重庆模式这样“对改革的改革”是否也有超出发起者、执行者、参与者等人所设想、控制的为促革命而改良的成分(当然,这只是个人看法),虽然说客观上延长了腐朽制度的寿命,但也间接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状况。其实改良分两种,一种是纯粹为了延长腐朽制度寿命的改良,另一种则是在延长腐朽制度寿命的同时,令群众意识到自身的权利,让群众能够产生自发的阶级意识,获得更多权利,并不断提高生存底线,同时进行政治训练让他们以一个现代公民的眼光来审视当前制度。当然旧制度一定会因为触及核心利益而停止改良,甚至打压身处改良之中的人。但此时已经具备了自发阶级意识的群众就会对旧制度有清醒的认识,甚至会因为残酷的现实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彻底清醒。这种革命同先前“加速主义的革命”不同,后者纵观历史很容易产生打江山坐江山思维——领导就是天,脑子里想着的只有如何获得权力去成为统治阶级而从被压迫者翻身成为压迫者去压迫别人。这种人很容易会“屠龙者蜕变为恶龙”,而前者不同因为他们已经经过政治训练,这片土地很难再有腐朽制度容身的士壤了。

所以,我在想这是否也是重庆模式的一个意义呢(姑且称之为“意义”)?哪怕它看起来是黯然收场的。

薄被粗暴的拿下其实绝对的体现出了改开后的执政群体绝对无视群众和人民的思路,这也是矛盾不断积累,年轻人彻底左转的根本原因。

平西王和重庆模式都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对于历史发展而言已是无憾。

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走马灯式的团团转。那些往昔看起来坚固异常牢不可摧的壁垒,有的已经摇摇欲坠、有的已经土崩瓦解、有的却早已烟消云散。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沉舟侧畔病树前头曲折坎坷百转千回,但都是支流和一时之景,只有远眺和纵观,方晓得拾阶而上才是主流。新陈代谢,新事物要战胜旧事物,就必不可免地要遭到旧事物的顽强反抗;而且新事物本身起初总是比较弱小,只有在斗争中得到了锻炼,才能逐渐由小变大、由弱转强,直至强大到足以战胜旧事物的程度,陈得以推,新得以出。

通宝推:葡萄,青青的蓝,ccceee,很高兴,西安笨老虎,偶卖糕的,史料推理,真离,卡路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