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神化毛主席,也请小SWELL等河友,啥叫神化? -- 真离
需要观察世界的形势,同时还有关键的更重要的抗美援朝问题。
台湾问题主要也是周总理的擎肘,当时台湾也是人心惶惶,蒋介石都想去东南亚了。
应该承认,抗美援朝的确阻止了台湾的解放,但是确实不太重要,打台湾蒋介石和打美军,显然是打美军更有利于中国树立威信。
无论打台湾多么厉害,战术谋略西方人看不懂,也会认为国共菜鸡互啄。只有抗美援朝打痛了美国,才能证明新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民国的不同。
----------------------------------------------------------
山东根据地是抗战建设最好的解放区、根据地,也是很独立、最强大的我军根据地,对于重庆谈判裁军根本不怎么鸟。对于裁军,基本没执行,也坚决执行毛主席的决定,派遣大量军队干部去东北。
去东北的十万人,山东根据地就去了六万多,占比例最大,执行最坚决。在这个时候,是否执行毛主席的策略,对蒋介石有没有犹豫,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正是因为罗荣桓执行最坚决,才有的毛主席重视罗荣桓的历史地位。
抗战胜利,罗荣桓申请让部队改为人民解放军,获批后又被紧急叫停
诺言卿史录 2023-09-07 15:04
1945年8月15日,经过全国军民多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日本侵略者终于被赶出我们的家园,祖国大地上千千万万的百姓为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欢欣鼓舞。
时任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罗荣桓立即向延安的党中央提出申请:将部队番号更改为“人民解放军”。
他的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中央军委批准,但没过几天,延安方面又传来消息,紧急叫停了这一行动,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又是为何?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不顾人民渴望和平、安稳生活的愿望,意图争夺胜利果实,挑起内战。
蒋介石道貌岸然,既想挑起内战,又不想背负骂名。他几次发来邀请,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和平谈判,本意是借着谈判之名,将内战的责任推卸给我们。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部队改番号为“人民解放军”,恐怕就会被蒋介石反咬一口,进行污蔑。
毛主席高瞻远瞩,决定亲赴重庆。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冒着生命危险,率领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展开谈判。事实证明,蒋介石就是“假和平,真内战”,他虽然公开邀毛主席来谈判,却并未做太多准备。
重庆谈判后没多久,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谈判签订的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拉开解放战争的序幕。
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部队,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1947年10月,毛主席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提出人民解放军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三类。随后全军进行统一整编,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登上历史舞台,其称谓沿用至今。
从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几十年一路走来,历经起义、事变、改编、战争,这支伟大而雄壮的队伍迈过历史的层层面纱,走到我们的身边,成为百姓永远的“守护者”。
1944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召开会议,“解放军”的称谓正式在这次会议中被刘少奇第一次提出来。
为了振奋我军将士的士气和信心,也为了迎合当下的战争发展形势,他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称号统一更改为“解放军”或是“国民革命军解放军”。
随后,中央对于这个建议给予了肯定,但是考虑到抗日还没有取得完全胜利,所以当时并没有下发部队统一更名的决定。
在1944年11月14日,首次在我军最高统帅部中共中央军委的一份指示中,出现了“人民解放军”这一称谓。
这份指示主要说明了中央决定要派遣八路军一部挺进豫西,建立河南人民解放军,进而解放在日伪军统治下的河南人民。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四天,“解放军”这一称号再一次出现在了我军重要的文件里,当时延安总部下达的命令是让各路“解放军”向辽吉热察绥等省挺进。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获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身为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罗荣桓立刻向延安申请,提出要将部队的番号改为“人民解放军”。
几天以后,中央军委对这个提议表示了认可。很快,山东军区的机关就被更名为了山东解放军总部。
在中央军委答复罗荣桓改名申请的第二天,还给华中局下发了指示,要求将京沪杭三角地区的我军部队和上海起义军一律改为“人民解放军”。
当时在各地区,“解放军”这一称谓被广泛使用,但是大多数在使用的时候,都会在前面加上一个地名以作区分,比如“山东人民解放军”。
不久以后,延安方面却紧急叫停了“解放军”称号的使用,当时到底发什么事情呢?想要了解这背后的原因,还要从不同时期,人民军队不同的称号说起。
原来,相比于“第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是战斗序列编制,具有一定的临时性质。所以,如果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那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队可以随时随地解散这支队伍。
因此,蒋介石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打算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用这种方式解决掉我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由此可见他是多么的狡猾和老谋深算。
争取国内和平,延续原有军队称号
按照我党多次与蒋介石交手的经验来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为了避免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队伍被突然解散和打散,当时将八路军和新四军更名为解放军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央很快就叫停了各地使用“解放军”这个名称,其中当然也包括罗荣桓领导的山东军区。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呢?
从当时整个国际的大环境下看,世界人民经历数年反法西斯战争,普遍希望和平。从国内来讲,全国人民同样也是希望国共在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基础上,继续合作,继续和平。
特别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打着国共继续合作的名义,邀请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谈判。(呵呵呵呵)
毛主席对于蒋介石的为人非常了解,他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口号只不过是为了掩盖他自己的野心。可是,迫于国际上的压力,蒋介石即使想要对共产党发难,也得找一个合适的借口。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山东军区的兵力已经达到了27万,占我占我军总人数的1/3,如果山东军区管辖范围的军队都更名为“解放军”的话,那么肯定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因此,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如果我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都更改部队称号的话,很可能会成为蒋介石针手里的把柄,进而他肯定会反咬共产党一口。(哈哈哈)
为了争取国内和平和表明我党对和平谈判的诚意,所以中共中央决定部队继续使用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番号,而且采取了中止各地部队使用“人民解放军”名称的做法。
从1945年8月29日到10月10日,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了43天的谈判,终于达成了“双十协定”。
就在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一片喜悦和欢呼中的时候,蒋介石却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一面打着和平的面孔,一面利用美国的关系,准备发动一场大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撕毁《双十协定》,国共关系再一次破裂。
所以,从1946年9月开始,我军一些地区的部队也开始重新使用人民解放军的名称。
同年的10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这个称谓再一次被正式提出来,出现在了一篇社论中,其标题为《为实现一月停战协定及政协决议而斗争》。
1947年2月10日,中央军委决定组成人民解放军陕甘宁边区野战集团军。
此后,“人民解放军”的称谓出现在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命令和指示中。这代表“人民解放军”这一称谓非常符合当时形式。
1947年10月10日,我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了一个里程碑的时刻。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的发布,我党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人民和民族解放而战斗,其目标就是为了打倒发动起内战的罪魁祸首蒋介石。
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通令全军进行整编,从此团和分区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之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636272803315705&wfr=spider&for=pc
从各种资料来看,罗荣桓山东根据地对裁军没怎么关注。而刘邓显然是裁军了,裁了多少不知道,但是肯定有,因为,刘邓南下带领的部队是12.4万。
在此之前,确实输送了两次兵力,第一次给东北,和李运昌辖区走,第二此给华东,支援陈毅。确实剩余了在当地。
晋冀鲁豫部队在刘邓多年来的经营下,兵力已经42万,其中主力纵队就达到了28万,地方武装和军区部队也已经达到了14万之多。
抗战后,刘邓当时对晋冀鲁豫未来的规划是,建立起国内第一大面积的超级解放区。
按照当时晋冀鲁豫部队的发展来看,刘邓制定的这个战略计划已经不难实现,超级解放区成功建立以后,将彻底打通贺龙、罗荣桓、聂荣臻与刘邓大军之间的联系。强强联合之下,敌人再想进犯解放区,将不会像以前那样容易,甚至可能有来无回。
他们此时率军南下,将意味着放弃建立超级解放区,晋冀鲁豫的骨干被抽离以后,也可能会因此失去蓬勃发展的势头,这是他们接到毛主席的命令时,会觉得颇为惊讶的原因,但他们给毛主席的复电中却没有半点犹豫,坚定的答应了毛主席,并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南下之事。(呵呵)
到了抗战胜利的时候,人数膨胀到了近30万。但这个30万并不全是129师的人,而是整个晋冀鲁豫军区的总兵力。这里面,除了原本的129师,还掺杂了其他系统的部队。
到了1946年,晋冀鲁豫军区经过一番精简整编,手里握着的兵力还有24万余人,占了当时我军全部兵力的五分之一多。来到1947年春天,又补充了新兵,这时候的晋冀鲁豫军区兵力已经达到40余万人。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拉开了鲁西南战役的帷幕,这一招之后还千里挺进大别山,正式开始了战略进攻。当时动员的兵力是12万余人。那么问题来了,晋冀鲁豫军区兵力有40余万,怎么刘邓大军出动了12万就成了主力呢?
晋冀鲁豫军区,抗战胜利后,那边不太平,阎锡山的晋绥军跑来捣乱,晋冀鲁豫军区只能抽调自家的机动主力来应对。那会儿太行、太岳和冀南三个军区各自拽出自己的主力编成纵队,一数也就是太行纵队18000人,太岳纵队7000人,冀南纵队6500人,加一块儿才31500余人。算上留守的那些,真正的主力军在总兵力中的比重,也就那四分之一左右,跟山东军区也差不多。
1947年春天的时候,看看晋冀鲁豫军区,刘邓手下的主力部队就有4个纵队加一个师,总共能派出12.8万多人,大概是全区兵力的三分之一不到。
第1纵队有近3.5万人,第2纵队有将近2.7万人,第3纵队也有2.7万多人,第6纵队有将近2.5万人,第5师近1万人,这还不算其他的一些直属队伍。这些部队都是抗战胜利后从老八路里挑出来的精英,真是里里外外都是精华。
这仗一打完,原来的主力部队进化成了野战军,而地方武装也没闲着,经过升级重组,变成了独立旅,作为下一轮打仗的备胎。比如冀鲁豫军区就有3个独立旅,总共2.3万人;太行军区有2个独立旅,一共1.1万多人;太岳军区也有2个独立旅,人数差不多;冀南军区有2个独立旅,1.2万多人;豫皖苏军区那边有一个独立旅,将近5000人。
1947年上半年,晋冀鲁豫军区那边,除了那些野战军,还真不是闲着。有11万多的地方游击队员,基本上都是各县区的游击队。这帮人后来还长成了几个纵队,徐向前老大那会儿领着的华北1兵团,就是由这些队伍组成的。
这还不算,那时候晋冀鲁豫军区还有直属的几万人,加上归顺的38军,还有那些号称民主建国军的部队。折腾下来,1947年时,晋冀鲁豫军区的兵力达到了惊人的40多万。但真正的精锐,还得数刘邓大军和陈赓的队伍,总共有16万余人。
刘邓大军,虽然人数只有12万余,但这里头的战士,都是从太行、冀南、冀鲁豫的老部队里挑出来的精英。论起老兵的底蕴、装备武器,还有丰富的打仗经验,哪样都是一流的。所以,虽然他们的人数不到全区兵力的三分之一,但在主力中绝对是主力中的主力,这点毋庸置疑。(哈哈哈)
确实如此,一部分地方部队也交给了徐向前练兵,刚才忘了说了。总之,跟随刘邓南下的确实真是刘邓的主力。
拿山东军区来说,抗战胜利时,他们的主力部队由15个老牌主力团和各二级军区的一等基干团、特务营合编成的9个团组成。最后这些部队整出了8个主力师,每师三团,每团兵力都在2500人左右。算下来,这部分主力兵力大约有6万多人。
还有一批是基干团和县区的地方武装,这些被组成了11个警备旅,人数也差不多6万。
抗战一结束,山东军区这边看起来人挺多的,20多万。但你仔细一数,真正的主力也就那修整得差不多的6万余人。这些人后来大部分都往东北跑了,去东北的基本都是山东老八路的硬骨头。
第一、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重庆谈判之后,并没有寄希望于和谈,也不相信蒋介石会真心接受和谈,所以没有像晋察冀那样进行大规模裁军(可惜就是不给数据),相反晋冀鲁豫在刘邓的指示下时刻进行军事训练,保持军队战斗力。
第二、晋冀鲁豫野战军没有大规模调动,虽然在抢占东北的过程中,中央让杨得志率领一纵和陈赓率领四纵前往东北,但是由于上党战役爆发,陈赓将军没有调往东北,只有杨得志少量人马前往华北,部分干部前往东北,相比山东军区的大换血,原有实力得到了保持。
1946年2月25日,国共双方再次签署了《军队整编方案》,重新约定了裁军的目标数字:国民党军缩编为50个师,我军则缩编到10个师。
为了表示诚意,延安党中央很快就发布了指示,命令各大解放区从即日起开始精兵简政。整个步骤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在三个月之内,把三分之一的战士们精简掉;二期,则再精简三分之一。两步走下来,共产党的军队将骤然下降三分之二!
当然,这条裁军令还是打了埋伏的,其中明文规定,东北和热河的解放区的兵力不在精简之列。
晋绥军区有正规军4.5万余人,地方武装4万余人,民兵66万余人。在接到命令后裁减了2700多人,而且基本上是老弱残兵;中原军区仅仅撤销了一个旅级的番号,实际兵力并未裁减;
在各个军区、解放区消极执行裁军令的同时,晋察冀军区却严格按照延安的指示,不折不扣的执行了命令。晋察冀军区有正规军5.1,地方部队15万,还有20万左右的民兵。结果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一声令下,立即有10万人被复员了!不但如此,军区的兵工厂也被关闭裁撤。
时任冀热辽军区司令的李运昌将军,给聂荣臻司令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直言蒋介石并无和平诚意,部队减员太多太过危险!
然而聂荣臻司令没有听取他的意见,执意裁军!
聂荣臻是老红军老革命,当然不会看不出蒋介石对和平建国的阳奉阴违。裁军的最大原因,是因为晋察冀军区的经济状况,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程度。
1942年,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后勤部长杨立三曾经算过一笔账:一个八路军战士一年所消耗的费用,是470元。而解放区一个农民的负担能力,是10元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八路军,要靠50个农民养活!而且农民一旦参军入伍,那就表示着脱离了生产序列。原来他的负担,就要分摊在别人的身上。(哈哈哈,给聂荣臻找理由,哈哈哈)
当然在另一方面,聂荣臻一直存在着对和平的渴望,这也是事实。打了13年的仗,谁都累了厌了,能争取和平,哪怕有一丝的希望,聂荣臻都不想放弃。如果是蒋介石主导的和平,他自然不会相信。但是这次不一样,有美国居中调停。蒋介石即使再顽固,美国的话还是应该听的。所以聂荣臻才在各方面的考虑下,决定裁军。
然而,聂荣臻元帅的和平之梦,最终还是破灭了。就在晋察冀军区大刀阔斧的裁军之际,国民党孙连仲、傅作义两路大军,加上阎锡山的一部分部队,总共将近40万人,已经包围了过来。而实力受损的八路军,则在敌人的压迫下憋闷的喘不过气来。
10月22日,撤退到涞源的指战员们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总结这一次失败的教训。聂荣臻元帅提出了几条原因,比如:判断敌人进攻路线错误、部队训练不到位、警惕性不高等等。正说着,晋察冀军区副司令郭天民突然插嘴,说聂荣臻元帅太过轻敌,对和平盲目乐观。这便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后来聂荣臻在一怒之下,愤然撤了郭天民的职。后来郭天民在朱老总的安排下,去了晋冀鲁豫军区工作。
此事过去之后,聂荣臻痛定思痛,在朱老总的帮助下重新整合了战斗力,组建起了野战军。
建国后,聂荣臻元帅提到这次裁军,依然觉得不堪回首。他表示:“当时太相信美国人了,觉得美国人不同意的话,南京方面不会发动战争!可是后来,美国人却站到了蒋介石一边。”
解放战争第一年,虽说晋察冀部队也很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战绩,但与其他战略区相比,就不免相形见绌了。
究其缘由,主要是该战略区的将领们在执行总指挥部“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的运动战的方针时患得患失,过多地注意了一城一地的得失,没能真正贯彻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战略指导,而且该战略区的战勤体系也不适应大兵团运动战的需要。
1947年5月,上级来到晋察冀根据地,这是该战略区各方面情况开始发生可喜变化的转折点。朱老总不仅亲自给晋察冀的将领介绍其他战略区的作战经验,讲授如何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如何调动敌军,如何利用地形限制敌军机动,发挥我军优势。他还亲自过问晋察冀的新式整军运动,并着手组建晋察冀军区后勤部,统筹全区的粮弹供给、卫生救治、兵站设置、物资调拨、开辟交通线、融化解放战士及部队补充等问题。使野战部队从这些繁杂的勤务中解脱出来,各级指挥员能将精力悉数集中到研究作战上。
针对仗越打规模越大、越打攻坚战越多的趋势,朱老总指导太行兵工迅速完成整合,以炸药、手榴弹、炮弹为重点生产方向。晋察冀的战勤组织也在他的指导下大幅度提高了效率,在保证野战军作战所需的同时,大大节省了民力,增加了部队机动性。
1946年晋察冀单方面裁军幅度过大,致使该战略区需要同时应对晋绥军和嫡系军时,野战兵力总是捉襟见肘。为适应形势任务需求,朱总司令力主将察哈尔军区与冀晋军区合并为北岳军区,并组建了第6纵队及北岳纵队(后改称第1纵队)、冀中纵队(后改称第7纵队)。至此,晋察冀军区拥有4个野战纵队、2个地方纵队及1个炮兵旅,共12.9万人的机动作战兵力。较清风店战役前的8.5万人,增加了4.4万人。加上4.4万余人的地方军,以及后方机关、学校,全军区总兵力达21万余人,虽然仍远远少于华北蒋军,但差距在缩小。
同样在复员整编中走了弯路的,还有新四军和山东军区。
1945年10月罗荣桓率山东部队挺进东北后,新四军部队北移,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陈毅兼任新四军军长和山东军区司令员,但由于他还兼任山东野战军司令员,主要负责作战指挥,军区工作、后方工作,主要由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张云逸主管。
在执行复员指示时,山东军区做得也挺彻底挺到位,思路和晋察冀差不多,老弱病残不够裁,就朝主力部队开刀。
山东野战军原有十个纵队,注意,这时的纵队与后来华东野战军时期两三万人的大纵队不是一个概念,这时的纵队比师略大,约一万四千人。十个纵队共计14.9万人。
张云逸与聂帅类似,也是一位高度讲政治、高度讲原则、贯彻中央命令从不打折扣的人。据他讲,停战命令公布后,以为国内从此进入和平局面,故将再次动员参军充实部队之计划停止。
张云逸召集各纵队及二级军区的首长们开会,传达中央指示精神,遭到各主力部队首长强烈反对,认为国民党军主力集结津浦线两侧,丝毫没有罢战言和的意思,我们怎么能自缚手脚、自减力量呢?
粟裕有没有参加这次会议,我们不得而知。但华中部队此时仍隶属于新四军帐下,接受新四军关于复员的命令是天经地义的。粟裕是华中野战军的主帅,他的表态至关重要,但相关文献并没有找到直接的材料。那么粟裕究竟是什么态度呢?这个容待后文再讲。
山东方面的反应很大,有些脾气比较直的军区司令,不顾中央主导和平的口径,当场质疑说,和平恐难巩固。
张云逸一再劝说,终于达成决定,进行大规模的主力部队复员。
复员数量相当大。
十个主力纵队裁减后整编为四个纵队,主力部队从14.9万人变为5.3万人,当然,这9.6万人并非全部复员、转业,有一部分改编加入到地方武装中。
但地方武装也在进行大面积的复员整编,原有10万地方武装复员达7万人。
各方面数据统一计算后,张云逸代表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向中央报告了一个数据:武装力量共计复员106186名。
终于找到了山东陈毅的资料。
国民党军调集重兵发动全面进攻,山东部队很快陷入全面被动。一方面山东境内国军发动东西对进,打通了胶济线,另一方面薛岳指挥大军进逼鲁南,把山东部队打得首尾不能相顾。
张云逸坐镇临沂,国民党军内外线夹击,有进逼临沂之势,陈毅攻打泗县前夕本来要调叶飞纵队南下,但张云逸手中无兵,中途向陈毅请示,把叶纵留在临沂附近。
陈毅捉襟见肘,无兵可用,只好把叶纵留下。后来打泗县战斗失利,陈毅背负很大失利责任。大家反思泗县之失,固然桂军172师战斗力较顽强是重要原因,但陈毅手中兵力不足也不能忽视。当时陈毅只有19个团的兵力,约摸两个多纵队。
军区是组建野战部队的根基所在,大量地方武装都是由军区组织编练的。
那粟裕这么做岂不是弄巧成拙,自削根基吗?非也。各分区虽然撤销,但粟裕与张鼎丞商量,撤掉的军区,由各纵队、师兼任,也就是说野战军要担负起一部分征兵练兵的任务。
粟裕、张鼎丞把整编方案报到军部、中央和北平军调处,不知新四军军部和北平军调处有没有看出来,伟人肯定看出来猫腻所在了,也肯定察觉到了粟裕的良苦用心,所以并没有点破 。
伟人来了个装糊涂,复电只有八个字:同意寅巧(粟裕电报中的华中军)整编计划。
1945年9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向北进展,向南预防的”的决定,立刻派出部队抢占东北战略要地和城市,随即做出指示:目前我党的任务,就是迅速的坚决的争取东北,在东北进展我强大力量。现在最需要的是派遣大批军事干部到东北。华北、华中、应派遣100个团架子的军事干部,从班、排、连、营、团的军事、政治人员都配齐,迅速继续前去东北。
100个团干部的分配为华中新四军20个,山东军区30个,晋察冀军区25个,晋冀鲁豫军区25个。
同时要求晋冀鲁豫军区,准备3万部队,于11月调到冀东和进入东北。晋冀鲁豫共派往东北的干部和部队,共计4万余人。
1945年11月1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苏振华)向东北开进,途中留在晋察冀军区。
1946年12月20日,苏振华率领第一纵队由晋察冀军区归建,杨得志留晋察冀军区工作。1947年3月16日,晋冀鲁豫野第一纵队与第七纵队合并为第一纵队。
二、中央军委战略机动部队陈谢兵团
1945年9月,太岳军区主力部队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政委谢富治,副司令员韩钧,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杨奇清,下辖第10旅、11旅、12旅。
1945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调陈赓的第四纵队前往东北。遂以太岳军区其他部队组成第八纵队)司令员谢富治,政委王鹤峰。下辖第22旅、23旅、24旅。
1945年12月,中央军委又决定第四纵队不去东北,仍留太岳军区。第四纵队即与第八纵队合并,称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政委谢富治,辖第10旅、第11旅、第13旅及第23旅,第24旅改为太岳军区独立旅。
1946年5月,国民党军第38军副军长孔从周率所部第五十五师在河南巩县起义,后与在这之前起义的第十七师会合,被命名为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列入晋冀鲁豫军区建制)军长孔从周,副军长刘威诚,参谋长王汝照。下辖第十七师、第五十五师。
1947年8月15日,以太行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二旅和第一军分区、第四军分区、第五军分区的三个基干团合编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秦基伟,政委黄镇,副司令员黄新友,参谋长何正文,政治部主任谷景生。
1947年7月,陈赓前赴陕北参加中央军委召开的小河会议,会后决定中国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9纵队以及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组成陈谢兵团,南下黄河进入河南豫西,在豫陕边界地区执行牵制胡宗南的任务。
从1946年初到1948年11月这段时间,陈谢兵团虽然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编制序列,但实际上一直是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负责牵制胡宗南集团,震蹑西安,并没有参加由刘邓指挥的陇海战争、鲁西南战争、挺进大别山、开封战争等作战。
三、留在华北的部队
1947年5月15日,以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组成中共中央中原局,邓小平为书记,统管中原地区的党政军各方面的工作。6月1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第六纵队组成南征野战军(亦称刘邓野战军),执行挺进中原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1947年6月13日,中央军委任命徐向前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与薄一波、滕代远等继续主持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工作。负责内线作战,攻占解放山西地区。
1947年7月2日,以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的基干旅(团)及原中原军区部队一部,组建第八纵队、第九纵队、第十纵队、第十一纵队、第十二纵队。
1948年2月,又以晋冀鲁豫军区基干部队成立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三纵队、第十四纵队分别担任晋南和冀南地区的作战任务。
徐帅率领第八纵队、第十三纵队、第十四纵队,相继指挥了临汾战争、晋中战争。
1948年5月,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徐向前任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并且由第八纵队、第十三纵队、第十四纵队组成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徐向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四、改编为地方部队
为了尽快建立中原解放区,实行土改工作,保证维护新生的地方人民政权,于1947年12月,将第十纵队、第十二纵队改编为地方军区部队。
1947年12月13日,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改编为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政委刘志坚。
1947年12月6日,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和原中原军区独立旅合编组成江汉军区,司令员张才千,政委刘建勋。
又有两个纵队的部队划走了。
@忘情
请问,有什么抗战战后我军裁军的具体数据的资料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其实我的意思是他们没有理解毛主席的意图,在中原打大仗 2 真离 字1180 2024-05-07 02:50:21
🙂哈哈哈,你补充我也补充,还是要承认,在晋冀鲁豫,刘邓 1 真离 字604 2024-05-07 06:31:52
🙂太祖这么神,怎么拿个台湾岛毫无办法? 1 yg1993 字457 2024-02-29 08:31:12
🙂不是毛主席拿台湾没办法,是毛不着急解决台湾问题/罗荣桓山东
🙂主席不用神话 6 Swell 字2548 2024-02-27 15:31:56
🙂想了解为什么有人要造神,去某些宗教网站辩论是最好的办法。 3 偶尔路过 字918 2024-02-29 00:14:16
🙂不神化不好吧,你做不到,得找找原因啊 6 真离 字7025 2024-02-27 20:12:10
🙂不神话不是要去贬低 4 Swell 字1763 2024-02-27 23: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