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三中全会.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 -- 张新泉

共:💬18 🌺34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三中全会.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

三中全会.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

一、

这次三中全会有点儿"难产",拖拉程度堪比、甚至超过了四十六年前由农业工作会议进而中央工作会议进而的三中全会。这次"难产"原因是外部环境因素变化有点儿大,内部斗争也到了关键处,这两年内内外外都出了不少各种突如其来如。

还有一个与四十六年前相似的地方,就是因为内外环境条件的根本变化,全会的任务目标,都有要肩负起因应各种变化而致的中心任务乃至时代主题的转换。

四十六年前内外环境的根本变化是中美关系缓和建交、美苏登上巅峰后都陷入停滞且争霸趋向终结、世界与中国长达几十年的战争与革命高潮都已过去、和平与发展成为第二第三世界尤其是中国应该也可以争取的时代主题。

现在又出现了新的根本变化,主要是中国现代化赶超基本完成、世界格局百年来乃至大航海以后五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一轮的战争与革命浪潮甚至更大概率又将取代和平发展。

中国基本完成现代化赶超,人类史上史无前例十亿人口量级的高度组织化、工业化超巨型经济体发展成熟。中国在经济、科技上基本全面进抵达到前沿,面临美苏五六十年前先后登上巅峰后曾经遇到过的发展天花板,迎头撞上未知、极限边界之墙。中国已回归到人类文明的中心位置,肩负着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未来前途方向道路的责任,也遭遇到美帝为首的旧势力各种更大挑战,中美关系越来越糟,甚至需要一再加强管控以防止各种失控。

中国现在所面临的一系列所谓产能过剩、减速滞速失速,根本原因在此。这是完全不同于四十六年前可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全新状况。

美帝苏修当年登上巅峰后就陷入停滞衰退乃至解体或逐渐崩塌,根本原因也许正在于客观上人口量级上的规模限制达不到打破天花板、边界极限的最低要求,也在于资本主义对于人口的挤出效应、承纳极限造成了发展桎梏,严重老化固化僵化腐化的制度体制内耗过大。

中国有最大概率打破上述桎梏,具有最充分条件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走上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并不又是一个个的新形式主义浪潮用以自嗨时无所不装的竹筐,它对于人类文明的未来确实具有现实指针意义。

简单来说,美帝苏修灯塔已经和马上就塔毁灯灭,这么多年来印度又实在太拉胯了,人类文明的未来不指望中国,还能指望谁?

中国式现代化有什么不同之处?

除了客观上规模量级上突破了资本主义难以容纳承受的极限,成就了人类史上空前绝后的超巨型经济体,在制度体制上也借鉴了美帝苏修之经验,融汇古今中外于一身。

中国式现代化与美帝为首的西方现代化有根本不同,尤其表现在它真地具备充要条件能够引领人类文明面向未来、面向未知,有最大概率能打破未知天花板,开辟出未来坦途。

新质生产力,也是与这一特殊性相关联的概念。能面向世界,能带领人类文明面向未知、未来的,才是新质生产力。

未来的人类文明是什么样子?

一言以弊之,就是打造出了完整的硅基智能次生次级附属文明体系,整体上完成了碳基人类文明升级的全新文明。

这样的全新文明,目前已初见端倪、初具雏形。以信息化、智能化、完备工业化为核心,一切重复性生产劳动都由硅基智能次级附属体系接管,碳基人类智慧生命主要以学习、创新性智力脑力劳动来构筑全新社会文明体系。

这样的未来文明当然不是几年几十年就可以打造完成的,但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其起点,规划展望其脉络、框架。

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西方式现代化承受不起、容纳不了全世界,打破不了各种未知天花板,自然也无法导向这样的未来场景。它在登上巅峰后,其实一直在停滞、逐步衰败中反复折腾。当然,换个角度观察,它也是一支为王前驱的开路先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教训、准备了一些条件。

二、

中国式现代化要且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未知,有最大概率会、能打破西方至今未打破的天花板,突破经济科技发展现存的极限、边界。但并不是说它现在就要打破,现在就能突破。

现在和今后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中国在经济、科技前沿会充分利用规模优势、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会在全面赶超后逐渐全面领先。但是否就能在高风险高投入后顺利获取高收益?尤其是否能在科技领域完成代差级的突破?答案都是不确定的。

只能说如果中国式现代化暂时也不行,其它的模式就更不可能。

但中国会在、能在也需要在今后几年十几年、最多二十多年一代人左右的时间里,把自己的短板、底线、下限提升到西式现代化无法企及的高度。

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农业现代化。人类文明全面升级,首先是传统式的农民这个职业、阶级阶层全面消失、改造更新。中国的这个短板、底线、下限,要率先根据人类社会文明的未来而规划、改造完成升级、更新。新质生产力,并不是要从最新最高科技上去见真身,首先也应从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未知的农业现代化上见其端倪、具象。

把农业现代化当成重中之重、首要目标,还要有紧迫感。这是由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现状所决定的,三农问题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隐患、危机。各种停滞、衰败迹象、因素逐渐显现且有恶化加速趋势,仍有较大概率一溃千里地动山摇,甚至会让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遭受重大挫折、中断、反复。

按过去的思路、古今中外的经验来思考规划,都难以破局,扭转不了某些历史周期率的加速趋势。只有站在未来的高度审视\规划,跳出这些周期率,才有可能开辟出前所未有的新路径,把短板、底线、下限、根基提升加固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程度。

四十六年前的三中全会,以农业改革为先导,率先突破成功奠基。

四十六年后的今天,中国式现代化也极大概率仍然需要率先规划全新版本未来版本农业现代化,以此为重中之重破局立基。

甲辰5.31于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

通宝推:莫问前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