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如果没有156项工程,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有可能比真实历史更快。 -- 乾道学派

共:💬305 🌺704 🌵26新 💬30 🌺4 🌵1 待认可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所以你的论证不合格啊

我不是论证全国都像上海,而是论证可以靠自主建设建立工业体系。

既然全国不能都像上海,那怎么才能都像上海那样靠自主建设建立工业体系?

万吨水压机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了,自由锻水压机最大也就这个级别。

这样说的话您就不用提水压机了,56年中国就从捷克进口了12000吨自由锻水压机,和国产的是同一个级别(之前还进口过6000吨水压机)。而且国产万吨水压机设计者沈鸿参加过156工程,设计期间还去东北参与156工程的工厂参观考察过。所以如果没有156工程国产万吨水压机能不能诞生什么时候诞生都是有疑问的。

上海能生产卡车。

上海生产卡车已经是60年代末了,那时候156工程都结束10年了,很难判断是自己研制的还是在156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

主贴列的是装备工业的利税,不是轻工业的。

我说的也不是轻工业,是偏向轻工业。

除了煤炭工业,上海全都有。

但50年代还没有,有的也和156项目差距很大,很多产业还在偏向手工业阶段。上海工业后来的发展也和156脱不了干系,现在到闵行江川路街道附近还可以遇到很多说东北话的老工人。

不搞156不代表不搞重工业,而是循序渐进,从小到大,由低到高。

您忽略了时间因素,不引进156什么时候才能达到那时候的水平?如果100年后才能完成还有啥意义。还比如说汽车,一汽解放1956年就投产了,20年后到86年已经生产了超过100万辆(而上海1981年时候的卡车年产量才600辆)。如果把这个时间推后10几年会是什么后果?时间成本也是巨大的成本。

"循序渐进,从小到大,由低到高",只能是一种幻想,这个世界上大概除了英国没有一个工业国是这么过来的。而且即使是英国也不是仅仅依靠自己,其他欧洲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和英国互相促进的。想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后来者必须通过引进进行跨越式发展,这是德日美苏都证明过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