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如果没有156项工程,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有可能比真实历史更快。 -- 乾道学派

共:💬302 🌺699 🌵26新 💬33 🌺5 🌵1 待认可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德国的规模也不小

仅次于美国,而且除了军事方面没那么成体系,但即使如此总规模依然很大。

施莱歇尔和苏俄外贸人民委员克拉辛一起,安排了两国军事工业的许多合作,这使德国许多武器(包括军用飞机、坦克、火炮等)的研制、试验得以在苏联境内进行,避开了国际联盟的监督。1922年3月,第一批德国军官到达苏联,一个月以后,位于莫斯科西郊菲里的苏联第7飞机厂就引进德国容克斯公司技术,改进其飞机生产。那是该公司与苏联合作的三家飞机工厂之一,另外两家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和俄罗斯重要城市萨马拉。此外,在雅罗斯拉夫尔和雷宾斯克还有两家德苏合作的飞机工厂。这几个城市现在都是俄罗斯重要航空、航天工业基地。

紧接着,以“火炮大王”闻名的德国克虏伯公司在苏联南部顿河上的罗斯托夫附近建立工厂。这时的克虏伯,除大炮外还生产坦克、装甲车、火车机车和潜水艇。

......

作为回报,德国帮助苏联实现其工业(主要是重工业)现代化,苏联许多骨干工厂都使用了德国技术和设备,例如“二战”期间成为苏联坦克主要生产工厂的列宁格勒布尔什维克工厂和研制了最著名T-34坦克的乌克兰哈尔科夫机车厂。还有许多苏联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到德国学习或者实习,这些人大多成为苏联相关领域的骨干。一个典型例子是1939—1940年担任苏联造船工业部部长、1940年以后长期担任苏联黑色冶金工业部部长、1949—1956年担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的伊凡·捷沃相(1902—1958)。1929年,大学毕业两年刚29岁的捷沃相被派往德国埃森克虏伯工厂实习,回国后担任一家大型工厂的总工程师。

1924年后,大量美国贷款注入德国,德国经济迅速好转,对苏联出手也是越来越大方。

两年后,德国又在原来7500万金马克贷款基础上追加给苏联3亿金马克贷款,苏联可以用这笔钱向德国购买所需要的工业设备;德国也从苏联购入各种有色金属和石油。1924年到1928年,苏联和德国的贸易额扩大了两倍之多。

1932年,德国对苏联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了47%,德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将近一半出口到苏联,从1927年-1933年,德国一直是苏联最大的贸易伙伴。苏联也趁此机会学到不少先进的技术,为日后的加速工业化打好了基础。

军事技术上两国也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德国籍专家一度占苏联军工企业外聘专家人数的80%,德国公司也与苏联签订了各种技术援助协议。对苏联在技术上的请求,德国几乎是有求必应,甚至还在1926年送了4艘潜艇的设计图纸给苏联。

1928-1933年,苏联展开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图建立现代化的军事工业基础,迫切需要德国大量援助,德国也投桃报李,向苏联提供了大量信贷以及帮助苏联向德国企业订货。以1930年到1933年为例,这4年苏联从德国进口的总值分别为4.31亿马克、7.6亿马克、6.26亿马克和2.82亿马克。通过合作,苏联在先进武器设计制造和军事人员培训等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苏联潜艇部队。1926年,以德国海军少将阿诺·斯宾德勒为首的代表团访问苏联,对德国潜艇深感兴趣的苏联海军司令佐夫提出希望德国能提供潜艇设计和建造方面的帮助,不久,4艘德国潜艇的设计图纸被完整地送到了莫斯科。1933年11月,德国把全套E-I级潜艇的图纸买给了苏联,还让最好的工程师到列宁格勒帮助苏联人完成潜艇建造工作。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已拥有309艘潜艇,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潜艇部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