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唐纳怆遇刺后续(12):《纽约时报》专稿 -- 本嘉明
现在可写的内容一下子多起来了,慢慢分几篇写吧。
(一)
美西方普遍股市暴跌,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投机,就是日韩、台湾省的股市。日本股市的投机失败,其实带出一个很吓人的问题:日本的通缩期(恢复期),30年到底够不够?如果不够,还要几年?还是不可能彻底走出来了?因为你看日本的人口问题,没有任何起色。
为什么这个问题吓人?因为中国是同样、更放大的问题。
第二种,转移。美国股市,资金会从科技股,转移去小盘股。巴菲特会很累,他的巨大体量,不适合小盘为王的时代。等到下一波起风?您看看他的年轮好伐?
(二)
说回美国大选。
哈里斯谋求胜选,唯一的优势,是时间。
如果她像奥巴马那样,竞选14个月,肯定打不过唐纳怆,唐纳怆好歹霸榜8年了,懂的都懂,跟的都跟。两军对垒,哈里斯兵少,只能打突击,打气势。气势这东西,讨彩而不可持久,就像烟花一样,爆出来何其绚烂,一分钟全部清零。
对于哈里斯目前这个烟花来说,100天还是太长了。唯一的办法,是把烟花做大,连环爆,一波一波地绚烂,大众痴痴迷迷,等到冷静下来,票都投完了,没后悔药了。
所以,哈里斯的搭档候选人,有三计:
上计:选夏皮罗。
下计:选“皮特-不提及格”(美国运输部长)
中计:选“踢-华尔兹”(现在的结果)
从上周五、周六的情况来分析,哈里斯比较倾向于上计、下计择其一。而奥巴马为了求稳,大力推荐中计。
如果选上、下计,固然冒险,但赢的希望会大一些。而中计,先求守成,气势就怯了,输面一下子就大了。利向险中求,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哈里斯是不能退的,连露怯的机会都没有。
接下来我们会分析一下“踢-华尔兹”,他跟万斯的关系,就是“龟兔赛跑”里乌龟和兔子的关系。
“踢-华尔兹”出生于内布拉斯加的乡下,父亲是农村学校的职员,民办教师内味道,在“踢-华尔兹”19岁时死于肺癌,应该是老烟枪。“踢-华尔兹”17岁当兵,应该是先服完现役,拿到退伍军人奖学金去读大学,同时转入预备役,每年集训,有事响应征召。所以他也是乡下贫农小孩,只是他走了不同于万斯的人生路径。
他一生最重要的事,我看是两件:一,长期服预备役,合计服役年限24年。二,当高中橄榄球队教练,把球队带到“州高中联赛冠军”。
这两件事,体现了他一个素质:对于100人规模群体、平均智商普罗大众的领导力。讲话接地气、能抓人,只是他能力的冰山一角。
直接管七十、八十人,多数人脑子还不带拐弯-----这是非常难的,大多数大公司CEO也做不到。
CNN采访了他的一个前球员,单亲妈妈带大的,没有他这个“干爹”,介孩子铁定毁了。
这里我先偷个懒,引用一篇很好的文章,为免字数过多,略删节:
2021年7月,我刚随父母移居到美国,美国的学校在放暑假,学校的篮球队的队员初选已在6月进行过一次,秋季学期开始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次选拔。那时也正是新冠传播厉害的时候,校篮球队最近都在公园打球。
刚来美国不到一周,在家附近的体育公园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我高中的篮球新生队(freshmen)。我走到教练面前,用磕磕巴巴的英文问:我可以上场试试吗?
现在回想,教练一定非常惊讶,哪冒出来一个中国孩子就要掺合训练?我后来才知道,美国篮球校队的训练非常严格,每次的队员、战术、阵容都是提前规划好的,教练有绝对的权威,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计划。
但那天教练很好心,一节对抗即将结束,最后几分钟时,他同意让我上场试试。
一上场我就有点遭不住了。虽然在北京时,我天天都跟朋友打球,但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同龄人——我完全跟不上他们的跑动速度,人家跑两个来回,大气都不喘,我追起来腿都在发抖。
“慢一点慢一点。”我用英语说,盯防的男生看着我笑了,说“OK”。
篮球传到我手里时,我决定用点技巧。对手比我还高,我胯下运球后虚晃一下,假装投篮,对方跳起来,半秒后我才跳起来真正投篮。虽然对手立刻舞动双手挡住了我的视线,非常幸运的是,球还是进了。
想来太神奇了,那天在场上,我把在北京学到的一些奇怪的运球动作,和自己看过但还没练过的动作,在短短几分钟里全都用上了。尤其最后2分钟, 我打得太好了,帮助球队连得了6分。
下场时我看到教练满眼都是惊喜,他问了我的名字,立刻给别人打电话:今天有个中国来的孩子,叫Michael,非常有潜力,你一定要见见他!(本注:这位应该是助理教练,向主教练汇报)
开学后,新生队开始了真正的试训,全校一共3000多个学生,当天的招募活动来了100多个人。我这一次的表现其实非常一般。没想到只选了我一个,应该还是公园那次让教练的印象太深刻了。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没有发憷,主动为自己争取机会,并得到了惊喜的结果。
时隔两年多,现在回头想,打篮球重要的是自信心——有自信,上场的时候你就能发挥最大实力的80%。想想在公园里那几分钟,我运气也太好了,发挥了100%。当时我甚至觉得,美国的校队也不过如此嘛。
但我没想到,好运气和自信心,很快就用光了。
在北京的时候,我也在初中的校队打球。唯一的教练是一位体育老师,队员也都是普通学生,大家聚在一起完全是因为爱好,平均每半个月会训练两次,实际上我很多北京的队友都有很强的运动天赋,但因为学业任务太重,平时运动的时间非常少。
在美国,一切都不一样了。我所在的加州,每年1000多所高中都会参与校际篮球联赛,我们学校的篮球成绩大约排在前200名,大家会为了排名竭尽全力。秋季学期一般是一周内“三到五练”,每次两个小时,强度非常大。
我一进校队就发现,我遇到的第一个障碍,不是身高体重,也不是运动强度,而是来自语言!
“Reverse the ball!”第一场训练,我就被教练嘴边的术语搞蒙了,他每次喊出这句reverse the ball,我都听得一头雾水,reverse是“反转”的意思——过了很久我才搞懂,这句话比字面上更复杂,而是球传过来后,要往另一个方向继续传。
战术术语实在太难了。上场前,教练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我以为是要摆出联防的阵型,真开始联防时,教练又喊出一句话,我拼命往前跑,却发现所有人都在往我的反方向跑。这让我看起来特别傻。
一次比赛时,我还是听不懂教练在喊什么,紧张之下,干脆我一拿到球,就自己拼命往前冲,硬是突破了好几个人的防守,把球投进了。
可是一回头,教练满脸都是愤怒:你在干什么?!你为什么记不住战术!
他立刻把我换了下来。相比于某个队员突破能力强,他更需要一个完整的团队,需要场上五个人成体系地密切合作。
“Michael,你不能老凭着自己的感觉打。”教练其实对我非常好,他私下甚至会带着我去校外篮球馆打野球,他说,明明在场上大家已经跑出了阵型,可一声令下之后,却眼看着我跑反了方向,或者把球传给了错误的队员。“Michael,你为什么不能专注一点呢?”
其实我不是不专注,而是比赛时很难同时处理好打球和听懂口令的两个问题。语言是每个外国学生都要经历的第一道关,我的障碍,提前出现在了篮球场上。
我的上场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渐渐地,教练不再让我当首发了。我的自尊心让我变得更敏感了。训练和比赛时,大家都会在场上喷“垃圾话”,比如讥讽对方“你软得跟婴儿一样”。我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是因为队友们甚至提前用翻译软件把这句话译成了中文,在场上喊给我听。
这些队友们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男孩,在学校里碰到,他们会远远地热情招呼我,这让我心里挺暖和。同学们叫我一起去吃饭,也找我去家里参加派对,可在派对上,我又觉得自己像个傻子:队友讲Tiktok上最热门的网红,讲学校里的新瓜,他们会让我重复那些梗,我一旦露出迷惑的表情,他们就笑得更开心了。
这是种族歧视吗?身在其中,我又能察觉出微妙的区别。有队友专门跟我解释:Michael,我们不是在排挤你,是不把你当外人,才这么跟你说话的。
可我就是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那些段子是属于他们的文化,当所有人开心地大笑时,我只能呆呆地坐在那里。
在新生队的第一年我过得稀里糊涂,一半时间都坐在替补席上。最委屈难受的时候,我每天睡前都躺在床上想战术,默背今天教练喊过的术语。
更多的还是想回国,回国多舒服啊,我提到想回国,妈妈说,你不能逃避。我心里想,你压根就不懂我在遭遇什么。
我开始疯狂找教练,不停地问他,我怎么能上场,怎么能变强?新生队的教练不到30岁,他其实也像个大孩子,教练说,你快把我烦死啦!连队友们都说,Michael,你不要这么急变快变强,急是急不来的。
这其实就是浮躁的表现。在网上也经常看到类似的男生,整天说自己多么热爱篮球,问人怎么能快速变强——我们太想走捷径、太想让别人看得起自己了。其实真正该做的,是日复一日的训练,持续地让自己练好基本功,把该做的做好,并且展现出来。
爸爸妈妈帮我出了个主意,他们让我想想,我的优势是什么?我能为这个球队提供什么?
我想我有决心和毅力,也有体格。在北京的校队,我一度也被队友们觉得水平不行,初二正赶上新冠停课,我每天自己在户外练好几个小时。不知道什么时候,身体就变得更结实了,在球队也变成了主力。现在即使在美国,我的体格也比同年级的大多数队员强壮,我应该有信心。
经过了一段刻苦训练和心态调整,我又重新找到了状态,打得也越来越果断,我的自信心重新回来了。到了10年级(高一),我被选入学校二队(junior varsity)。但这一年,又有一个意外挫折。放感恩节假的时候,球队是有训练和比赛安排的。妈妈不知道,提前订了去度假的机票。教练不让我走,妈妈很不理解:这是学校给放的假,为什么不能出去玩呢?其实前后加起来也就一周时间。
你猜怎么着?等我度假一回来,就没有上场机会了。
这是球队给我的一种惩罚,放假那三场比赛我都没能上场,在队内,我的信誉清零,教练让我从第三梯队重新一点一点往上打。
在北京的时候,篮球不可能是我生活的重心,平时训练就不是很多,每到期中、期末,训练更要为考试让步。年级越高,打球的人越少,到了初二,很多时候打球都凑不齐人。
但在美国的高中,教练要求我们珍视自己的球队:你既然进入了一个集体,就要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为同一个共同目标牺牲,不能今天你不来,明天他不来。如果连自己球队比赛你都不看,你真的关心它吗?教练总说的一句话是:“Like a family(像一家人一样)!”
中国的父母到了美国,其实也总在盘算,参加运动队对升学到底有什么好处?如果不能打职业联赛,天天这么训练不浪费时间吗?度假这件事给了我妈妈很大的文化冲击,在校队打球,其实是个人能力和意志品质的最好证明:如果一个学生能在校队待满上三四年,不仅代表着ta强壮,有运动能力,更代表ta有团队协作能力,能牺牲休息和娱乐时间,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在10年级结束后的暑假,在中锋的位置上,排在我前面的还有两个人,他们一个比我高壮,一个比我跳得快,对抗时这两个人拿身体怼我,在我头上乱蹦乱跳,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这时我发现我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新的优势——我更懂战术。而那个两个更壮的男孩,却总在战术上犯错误。我很快又发现,球队里有两个男孩投篮特别准,此后我一拿到球,遇到盯防,我看着那两个人谁空着,就马上把球传给他,对方总是一投就进。
我还不断开发适合自己的技术,相比之下,那两位中锋却迟迟没有这个意识。
就这样,我上场的时候,我们队整体得分变得更多了,好比平时队友每人平均得8分,我上场后,每个队友能得到12分、13分。很快,我的上场时间也变多了。又很快,在10年级的赛季初,那位跳得比我高的中锋,因为总无故旷掉训练,打球时也吊儿郎当,也被教练开掉了。
到了11年级,我终于顺利进入学校一队(varsity),也回到了首发的队伍里。可故事讲到这,还是没有一帆风顺的结尾,我至今还在不停地在篮球上跌跟头。这次遇到的是伤病。
到了10月,我在一次抢球时崴了脚,被诊断出韧带撕裂,脚一碰地面就钻心地疼,很长时间都要拄拐出门。
那原本是我在球队最顺风顺水、势头最强劲的时候。受伤后,我整个赛季都报废了。但在美国,就像之前说的,Like a family,只要你不是伤到躺在床上不能动,你就得参加训练和比赛,你可以不上场,但你必须到场,观摩或做服务工作。有的比赛地点很远,爸妈要开车两个小时,送我到球场,我们坐在那里,看完整场比赛,再开两个小时的车回家。
回程时我总是沉默,说什么呢?我心情太差了。
只要打球,就要持续地感受、抵抗压力。9年级时跟我一起打球的有十几个队友,等到第三年,只剩下我和另外4个老队员。我也无数次想过要退队,但又很不甘心,来到异国他乡,是篮球帮助我破局,帮助我融入集体,赢得大家的尊重。
“Toughness(坚韧).”我越来越理解了这个词。大家都讲投入和回报,在篮球这里,我认为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投入,一种胜利。越到低谷、到伤病的时候,这种坚持更考验人。当人们跟我寒暄:你打的是首发吗?一般上场得多少分?我这时候总会非常尴尬,我没法开口告诉别人,我其实压根上不了场。
到了年底,我的脚伤已经好了,我认真投入训练,期待被选入比赛阵容。但教练迟迟不给我上场的机会——到了季后赛更是如此,每一场比赛都会记入战绩里,教练怕影响球队的“化学反应”,尽量不换人。坐在板凳上,想到身后坐着的父母,今天又开了这么久的车送我,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心里非常不好受:我打这篮球到底有啥意义呢?
在今年1月的一次友谊赛上,有个队友发挥得不太好,教练喊他下来,又指着我,“Michael,take him.(迈克,你去换下他)。”所有队友都特别惊讶地看向我,因为开赛四周以来我压根儿就没上过场。但就像三年前一样,我又抓住了这最后4分钟的机会。看了一个冬天,我了解球队现在的战术和节奏。上场后,我给球队的传球运球做了很多贡献,也相信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这一点。
机会转瞬即逝,有时候只有几分钟,就看你能不能顶住心理压力,不把“球运”弄丢。几天后,我就又出现在了比赛名单里。
上了赛场,当然又有场上的压力。一次,在我等待上场时,听到身后观众席上传来对方球迷的“垃圾话”:“别打球了,回家做数学去吧!”(话里的意思是亚裔人种除了做数学,别的什么也不会),但我根本不理会,我知道这种明显涉嫌种族歧视的语言在美国也被视为“垃圾”,我还会被这种话打倒?那一场我发挥得依然不错。
这个赛季结束时,有两个队友从头到尾,一场比赛都没打成。最后一场时我们输掉了比赛,意味着我们队的赛季正式结束,有两个又高又壮的美国男孩当场哭了。我理解他们的心情。
篮球就是一个高竞争性的运动,每天我们的训练就像一种竞争。就像在战场上打仗,你得为自己抢到战壕。我现在更能理解处在逆境中的人了。没想到篮球又帮助我,进到另一个文化。虽然经历了种种的起伏,但我感受更多的是它给我带来了太多的乐趣,让我交到了更多的朋友,也让我理解了更多的人生道理。
现在我的文化课成绩也更好了,篮球队规范的第一条就是“要永远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我的成绩现在是中上吧,还完成了一些大学先修课程(AP)。我好像突然就明白了,学业成绩是能决定我未来的很重要的一环,我需要知道孰轻孰重。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坚持下去,这也是篮球教给我的。
热爱和坚持,这是篮球教会我的事。
《80 for Brady》(大陆用的中文译名:追星奶奶团)
这源自真事改编,四个平均年龄80+的老奶奶是橄榄球明星Brady的死忠。2017年那场清场式神反转决赛后,Brady本人投资,拉了本队一批明星客串出演了此剧。这个剧的艺术水平一般,但明星加入,挺真实地反映了美国商业化、大众化体育的面貌。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讨论】一个明州华人居民的评价 6 本嘉明 字267 2024-08-10 08:03:32
🙂本大,库尔斯克 2 cxr1976 字232 2024-08-10 07:35:22
🙂【讨论】乌军打法是对的 7 本嘉明 字1063 2024-08-10 08:30:12
🙂【原创】美国大选后续-15
🙂这几年加拿大体育爆棚啊 1 Swell 字160 2024-09-03 21:21:30
🙂【讨论】推荐一部2023年电影 2 本嘉明 字454 2024-09-03 15:00:12
🙂老本这顺带聊的美国校园体育文化写的很好啊 3 毛斯拉 字362 2024-08-09 03:35:52
🙂就是个洗脑工具 20 北纬42度 字1119 2024-08-09 15: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