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 “巴顿恩师”吹“俺爹”的“神来之笔”,鬼子笑掉大牙 -- 忘情

共:💬253 🌺1069 🌵5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知乎:豫湘桂大溃败有什么影响?/川汉铁路 -- 有补充

豫湘桂大溃败有什么影响? - 虚空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6920269/answer/3446155979

1、1903年,锡良任四川总督时提出的铁路线路计划,主要经由点为:广水、宜昌、夔州(今奉节)、重庆、泸州、宜宾、乐山、成都。

2、1906年日本人原口建议,湖北境内改为:汉阳、沔阳、沙市、当阳、宜昌。

3、1906年陆耀廷、胡栋朝调研后提出:宜昌、马难坡、两河口、杨家河、马粮坪、大峡口、香溪、秭归、夔州(今奉节)、小江、开县、长寿、重庆。

4、1909年詹天佑提出:宜昌秭归段改为:宜昌、宋家咀、雾渡河、大峡口、香溪、秭归。詹氏为避免宜归间长隧道的修建,不惜大量展长线路,绕走宋家咀、雾渡河、大峡口、香溪而秭归,又采用37‰(37‰是指每1000米上升37米,以下同类数字同理换算)大坡道,183米小半径,在当时由于受施工水平限制,避免长隧道而绕行,有其客观原因存在,惟技术标准失之过低。(詹天佑基本上采用的是陆耀廷、胡栋朝的方法,只是为了避开长隧道和架高桥,局部做了一些线路调整。湖北境内312省道的一段基本上是沿詹天佑方案修建的,这也是我们能看到当年川汉铁路遗迹最多的地方。)

1909年,清廷官方最终确定“川汉铁路”全程共分四段,分别开工建设:“成都府-重庆府,重庆府-夔州府,夔州府-宜昌府,宜昌府-汉口埠”,并优先建设三峡区间“夔州府-宜昌府”一段,由詹天佑任总工程师、颜德庆为副总工程师。同年12月10日,川汉铁路”宜昌府-夔州府“段,即”宜夔铁路“,在湖北宜昌东湖正式开工。不过,由于其后四川保路风波爆发而被迫停工。1912年1月,民国北京政府成立,四川宣布自治,夔州府(今奉节)原隶属民国北京政府的四川第一大厘金税关”夔关“,被四川军政府接管,依然为”川货“进出四川最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

5、 1913年9月,南方革命党发动反对北洋政府的所谓“二次革命”最终失败,孙中山等逃亡海外,中国暂时结束南北政治纷争,开始重启国家经济建设。1914年6月,詹天佑出任北洋政府交通部“汉粤川铁路督办”重任,成为川汉、粤汉铁路的最高行政领导。詹天佑指令负责”湖北宜昌--四川夔州“段铁路的“宜夔(铁路)工程局”局长李稷勋与美籍总工程师伦多富组建起7个测量队,对原川汉铁路四川承建段(宜昌-奉节-重庆-成都)分头同时重新进行复勘。

6、1915年11月,川汉铁路四川承建段复勘完竣。詹天佑经综合考量沿线的人口经济、地质条件、工程造价等因素之后,最终比选定线:“成都-简州(简阳)-资阳-资州(资中)-内江-隆昌-荣昌-永川-江津-重庆-长寿-垫江-梁山(梁平)-开县-小江(云阳)-夔州(今奉节)-巫山-巴东-归州(秭归)-宜昌-河溶-建阳-杨家洚-皂市-应城-汉口”,这就是民国著名的詹天佑实勘“国有川汉铁路”。

詹天佑民国铁路绕过万县,避开分水段大落差的恶劣地质,选择经开县、梁平、垫江达重庆。

7、1917年,美国裕中公司勘测的川豫线方案。

自河南信阳,经桐柏至襄樊城以后,循汉水经光化、均县、郧阳、白河、淘阳、紫阳,越大巴山、改沿巴水经通江、渠县、南充、蓬溪、射洪、潼川、中江、走广汉与金堂间,经新都而抵成都之铁路线,全长1460公里。(解放后修建的襄渝铁路基本上与此线路重合。)

8、1919年,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去世。

1920年,重新回国革命的孙中山在既无第一手地勘资料,又不考虑商用成本的前提下,直接以当时南方分裂政权的广州军政府为放射中心,在地图上轻率勾划出了他个人认为的“西南七路”铁路图(即后来的《建国方略》西南铁路部分),将铁路工程的专业勘定工作完全政治化。不过,这个“个人规划”从来没有实践过。

9、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正式成立,正式开始系统规划全国铁路。

10、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官方正式出台铁路“五年建设近期计划”,计划五年内在全国建成四大铁路网及其联络干线,里程总计达8000km。其中包括川汉铁路:成都-资阳-隆昌-永川-重庆-万县-夔州(今奉节)-宜昌-沙市(今荆州)-汉口,依然采用最便利、最经济的詹天佑长江北岸方案。

11、1938年1月,因为抗战,为加强战时运输的统一管制,国民政府颁布《调整中央行政机构令》,将原铁道部、全国经济委员会管辖之公路处、军委会所辖之水陆运输联合办事处撤并为交通部。至此,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正式结束。

1931年版中国铁路规划,也成为民国官方川汉铁路最后版本。

12、周恩来同志、李富春同志在人民大会堂审查铁四院设计的川汉铁路方案。

13、董必武同志审查川汉铁路方案。

董必武同志审查川汉铁路方案

从晚清到建国前,川汉铁路曾花费了巨资,但由于遭遇两次世界大战,国际贷款不济,只动工修建了两段:1909年11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长江三峡北岸【宜夔铁路】宜昌至秭归段开工;辛亥革命后1912年鄂境修筑汉口~长江埠~杨家浲段动工,后于1917年停工,到1926年【宜夔工程局】撤消,从1903~1926历时24年用款三千余万银元,西段完成宜昌~秭归段157公里的,40%路基工程,另曾铺轨7.5公里(后改线作废)。东段完成汉口166公里路基(后改用作汉宜公路)。

@风中乱发

1936年6月,成渝铁路工程局成立,拟定了《成渝铁路修筑规程》、《成渝铁路施工纲要》等。1937年6月,成渝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成渝铁路工程局负责整个工程,采取招商发包办法,主要施工地段为重庆至内江间。但由于开支庞杂、管理不善、机构冗杂等原因,此时期施工困难重重,全面抗战爆发后更加困难,整个工程于1941年全线停工。此时期修筑了重庆至内江之间的路基工程、桥梁及隧道工程等,约占全线工程量的35%。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决定恢复建设成渝铁路。1946年10月,成渝铁路复工。复工后的成渝铁路多方筹措资金,采取全线施工的办法。但由于恶性通货膨胀、资金短缺而于1949年5月再一次停工。

民国时期的成渝铁路建设虽然困难重重,但也为共和国初期最终建成成渝铁路奠定了基础。

1949年底,四川全省相继解放。为改善运输条件,恢复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国民经济,以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完成成渝铁路建设工作,这一决定得到了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支持。

1950年4月,重庆工程局对成渝铁路沿线进行了实地勘测,在充分利用民国时期勘测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工程局主要对三个路段作了较大变动。

从1950年6月至1952年6月共两年时间内,整个成渝铁路建设在“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的方针指导下,先后有数以万计从部队抽调的军工和地方政府组织的民工参与了成渝铁路的修建工作,并得到了苏联专家特洛扬诺夫、西林等人的帮助。

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技术人员及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在数万军工、民工的辛勤工作下,成渝铁路建设进展迅速,各主要工程如柏树坳隧道、王二溪大桥、沱江大桥等陆续建成。铁路由重庆开始铺轨,1950年12月底铺至江津,1951年6月底铺至永川,12月6日铺至内江,1952年1月26日铺至资中,4月19日铺至资阳,6月13日铺达成都车站。

经过两年的修建,1952年7月1日,成都、重庆两市分别举行了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庆祝大会,两列彩车分别由成都车站、重庆车站开出,并在内江车站交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1953年7月30日,成渝铁路正式交付使用。

“襄渝铁路”全长635km,原本设计限制坡度为4‰,最小曲线半径800m,大巴山取直隧道长20.4 km,为当时世界第一长隧。1966年文革爆发后,“襄渝铁路”被揭批选线“篡改最高指示”、设计“贪大求洋”。襄渝铁路标准、技术条件遂大幅降低,大巴山隧道取直方案被取消,改走沿河线路,以5.3 km双机坡越岭代替。

整个工程于1968年4月开工,1979年12月才全线建成通车,在襄阳衔接1966年建成通车的湖北汉丹铁路(武汉-襄阳-丹江口),通达武汉。自此,川鄂两地之间的铁路终于全线贯通,但这个“川汉铁路”走向,除四川境内的成渝段外,其他各段已面目全非。

哈哈哈。

襄渝铁路是中原入川重要通道,达成铁路是西南地区交通物流骨干通道 [8]。线路东起湖北襄阳(原襄樊),西至重庆,正线里程895.3公里(不包含与汉丹铁路共线区间里程)。自1968年4月开始修建,1971年8月铺通到达县,1973年10月19日在棕溪车站接轨通车。1975年11月至1979年12月分别交付运营,同时(1979年12月)襄樊(后更名襄阳)~安康段完成电气化改造。线路全线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承建,各地民兵、三线学兵、职工、铁道部所属各个工程局职工均有参与。

襄渝铁路是从西段四川重庆(今直辖重庆市)开始修起。本来中央计划是调集修建成昆线的铁道兵修建襄渝线,但当时成昆线还没有完工,参战部队撤不下来。为了尽快展开襄渝铁路施工,中央决定缓建达成铁路(达县至成都的铁路,襄成铁路的一部分),先修渝达铁路(重庆到达县的铁路,后来成为襄渝铁路的一部分)。1968年2月,中央军委电令驻扎在东北的铁道兵第6师迅速入川,修建渝达铁路。4月,铁道兵第6师进入重庆渝达铁路工地。6月,从成昆线撤下来铁道兵第7师少量分队进入渝达铁路工地。

1969年,中央为支援“二汽”建设,决定襄成铁路东段尽快开工。3月,铁道兵第1师从成昆线撤下,进入湖北境内展开施工。下半年,中央军委调从越南战场回国的铁道兵第13师,进入湖北境内施工。年底,铁道兵第8师从成昆线调入四川万源。该年年底,中央决定铁路从襄樊(后更名襄阳)修到重庆,命名为襄渝铁路,对外代号2107工程。襄渝铁路是由襄成铁路襄樊(后更名襄阳)至达县段和渝达铁路组成。

1968年4月至1973年10月, 铁道兵施工部队参加了襄渝铁路的修建

1970年,襄渝铁路中段开工。一季度,中央军委调动成昆线撤下来的铁道兵第10师进入陕南旬阳,又将驻扎在福建的铁道兵第11师调到陕南安康;二季度,从越南战场回国的铁道兵第2师被调入陕南紫阳。至此,襄渝铁路建设工地8个铁道兵师全部调动部署完毕。

1969年底,成立了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对襄渝铁路西段的铁道兵第6、第7、第8师进行面对面的领导。

通宝推:桥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请四川的诸位河友估算估算,假如民国统治四川,需要多久建成呢? -- 补充帖

没有毛主席共产党新中国,四川到了今天还不会比印度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