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气人宗和邓小平同志 -- 审度
道理也很简单:
在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只有中国有一个邓小平这样的伟大人物,有机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
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从1922年列宁创立的苏联开始,到现在的仅剩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越南等,就中国有这个机会和运气,在共产党执政的基础上,来实践改革开放这样伟大的事业。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幸运,也是中国人民的幸运。
先解释一下,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幸运。
二次大战以后,东欧建立了一大批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这些国家,基本上没有一个有能力脱离苏联的控制。 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中,也有一些和刘少奇邓小平一样,想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以便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在西欧。比如1956年的匈牙利和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改革趋势,但都被苏联共产党中央无情的打压了下去。
到了1980年代,苏联领导人勃烈日涅夫去世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落后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后,开始想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但因为种种的原因,已经来不及了。历史根本没有给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基本上都称为XX共产党,阿尔纳尼亚原来叫共产党,后来叫劳动党;南斯拉夫共产党,后来叫南共联盟)机会。
有些国家的马列共产党政权--比如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以及柬埔寨的红色高棉,对他们的国民只有罪恶,没有恩惠,更没有改革开放的机会来证明,他们也有能力来建设一个能和西方、至少也要和他们的邻居相媲美的国家,没有机会,来向长期被他们伤害的人民赎罪。
红色高棉还有机会干点什么来向柬埔寨人民赎罪吗? 没有了。
历史没有、也永远不会再有机会给他们证明这一点。
比如,阿尔巴尼亚共产党(1948年改称劳动党)领导人霍查于1946年建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霍查把斯大林的学说奉若神明,自称是“斯大林最好的学生”,一直把斯大林学说贯彻于阿尔巴尼亚的“阶级斗争”实践之中,利用铁腕手段控制着“山鹰之国”的党民们,在其近40年执政期间,进行了多次残酷的大清洗。在他的专制统治下,阿尔巴尼亚一直实行斯大林式的专制制度和经济制度。霍查于1985年4月去世,副手阿利雅接班。1991年随着东欧的所谓“民主化”浪潮,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政权垮台,霍查的陵墓被愤怒的人民挖开,尸骨抛撒一地。
所以,你们看,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根本就没有一个邓小平这样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老右派”存在。有也早被霍查干掉了。没有一个“老右派”来领导“改革开放”,让一个左得要命的领导人来领导,你向谁改革开放啊? 而让老左派搞改革开放,你不是否定了自己吗?
比如,如果是江青来领导改革开放,她会允许中国大陆搞外资企业吗?那不是让外国资本家来剥削中国工人吗?毛泽东是最痛恨“剥削”劳动人民的,不是吗? 江青要是这么干,那不是和毛泽东的遗愿对着干吗? 她怎么说服全国人民,甚至是她自己呢?
她会允许中国搞股票交易所吗?她会允许搞私有企业吗?
邓小平就不一样,他是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老右派。他不怕。
还有一点,幸运的是,邓小平同志寿命够长,1904年出生,1997年去世,活了93岁。如果他和毛泽东一样只活83岁,到1987年就去世,中国也许是另外一只局面了。
其实,社会主义国家中,还有一个“异类”南斯拉夫,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铁托总统的领导下,从1950年代就开始了有限度“改革开放”--包括向西方借钱和有限度的开放外国来南斯拉夫投资。结果,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比较高的--远远比同时期的中国高。而且,在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人民,享受了比较多的“自由与人权”。比如,在60年代,南斯拉夫人民就可以出国旅游了,你能想象吗?
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南斯拉夫执政党,也没有能够走完全程。南斯拉夫解体后,南共联盟也云消雨散了。而中国 呢? “走资派还在走”啊。。
其他东欧国家和他们的共产党执政党一样,可以搞改革开放的时候,他们没有机会搞;想搞改革开放的时候,他们(包括苏联)已经来不及了、没机会了,因为,离解体没几年时间了(以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为起点)。哪里还有时间和机会让你从容“探索改革之路”?
润下台去吧,变成历史的陈迹吧。
东欧的共产党们,你们已经没有任何机会证明,你们长期执政的国家,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赶上甚至超过你们的西欧邻居--那些资本主义国家。
因为,你们没有改革开放。
因为,你们没有邓小平。
而中国,在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的、蒸蒸日上的中国,可以让美国这个世界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感到心惊胆战、又恨又怕的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是个时间问题,我坚信。
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有机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的幸福和荣耀!
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没有改革开放,中国早就垮了,早就 被和平演变了。因为,中国人民不会忍受长期的经济贫困和政治压迫,就是十年浩劫那样。
附: 综合南斯拉夫的一些历史资料。
我第一次去南斯拉夫是1986年7月, 我当时是以英文译员的身份,随时任国务院总理去访问南斯拉夫的。我们的专机是1986年7月6日(也就是36年前)上午10点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起飞,45分钟后就抵达了贝尔格莱德,当飞机进入南斯拉夫领空后,我们从飞机往下俯瞰,说句老实话,我们惊讶了,下面是宽敞的高速公路和无数飞速行驶的轿车,还有点缀在青山绿野中的一栋栋橘红色房顶的小别墅,从经济窘困的罗马尼亚来到繁荣富裕的南斯拉夫,这个反差太大了。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谢黎在使馆里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南斯拉夫,谢黎是一位老革命外交官,我80年代在外交部的时候,我们很多驻外大使都是抗战干部,谢黎1937年就参加了抗战,山西太原人,建国后先后担任过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参赞、驻荷兰代办、外交部西欧司司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秘书长、驻南斯拉夫大使。
当时南斯拉夫的人口是2300万,比今天的上海少一些,上海是2500万。领土面积是25万6千平方公里,大概等于中国的江苏省+山东省的面积。南斯拉夫的生活水平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是比较高的,它的人均住房面积已达18平方米,当时的上海人均住房面积只有四平方米多一点。当时南斯拉夫平均每8人就有一辆私家车,中国还是在自行车时代。我们私家车进入家庭是2007年以后的事情,比人家晚了很多。
五六十年代,南斯拉夫由于经济改革,国民经济蒸蒸日上,成为一个相对富裕的东欧国家,其境内最富裕的共和国斯洛文尼亚甚至已达到奥地利、意大利的发展水平。
与同一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内严格的管制不同,各种来自西方的书籍电影都可以在南斯拉夫境内广泛传播,每年有超过六百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创造巨大的外汇收入。
七十年代中期,南斯拉夫汽车普及率达到惊人的36%,平均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南斯拉夫成功探索出了一套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双轨制”模式,一度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参考对象。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说的不错! 2 那淡淡的晨辉 字144 2024-09-18 08:38:02
🙂一字之差确是天渊之别 6 审度 字1232 2024-09-17 10:57:36
🙂一句之差也是天渊之别 懒厨 字398 2024-09-17 11:24:33
🙂回懒厨:你是对的。所有的中共党员和中国人民,都要感谢邓小平!
🙂最近在看渤海小吏的书 2 懒厨 字1944 2024-09-18 02:44:30
🙂遇见碰瓷的了。 半点儿正经 字0 2024-09-17 07: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