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货币发行 -- 自以为是
上帖写得有些着急,别字甚多,抱歉。
这次谈谈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需求,也就是需要多少货币的问题。早期有两个公式。一个是马克思的: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商品可供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时期内社会平均货币供应*货币流通速度=价格水平*购买新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支出
这里不搞理论,简而言之,笼而统之,大而化之,两者大概都是这样:
一定时期内,货币需求=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简写为M=Q*P/V
商品量*价格水平Q*P就是购买商品(货物+服务)所需要的全部货币。由于全社会的买卖是循环的,卖家会用收到的货币再次购买。如果卖家这段时间内(例如一年内)只卖不买,货币只流通一次,V=1,购买全部商品所需要的货币量就是P*Q。如果卖家当年内又去买了别人的东西,货币流通两次,V=2,需要的货币量M=Q*P/2,并以此类推。
这个公式符合人们的一般常识。商品越多,需要的货币越多;商品越贵,需要的货币越多;货币流通越慢,大家都存钱不花钱,需要的货币也越多。但由这个公式,可以衍生出很多重要的结论。
首先,如果物价水平与货币流通速度不变,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成正比,大致可以理解为经济越发展,需要的货币就越多。在金属货币时代,经济以指数速度增长,而货币存量,即金银存量增长的速度(不是金银生产的速度),不可能维持指数增长,即M的增速跟不上Q的增速。相对应的,要么P下降,即通货紧缩,要么V上升,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但是,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之中,货币流通速度V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必然导致通货紧缩。
恶性通胀当然不好,但缓慢的通胀比缓慢的通缩好。很多人觉得通胀是掠夺百姓的劳动果实,而通缩让老百姓手里的钱更值钱了,是好事。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忽略了缓慢通缩对长期经济增长的遏制作用。所谓通缩,直白地说就是今年100元钱能买到的东西,明年98元钱就能买到。其结果,必然是大家都不愿意花钱。不愿花钱,商品就卖不出去,生产者就只能进一步降价,或者减少生产,或者兼而有之。继续降价,会造成通缩螺旋恶化;减少生产,会损害经济增长,都不是好事。所以现在各国央行都努力保持稳定的通胀。毕竟2%的通胀比2%的通缩好。
央行推动通胀的基本手段就是发行货币。既然实物货币的供给无法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代之以信用货币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其次,这里的货币需求被简化了,只考虑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还有其他职能,例如贮藏手段和投资/投机手段等。这些职能都占用大笔货币,但这些货币一般不参与商品流通,所以货币需求公式变为
M-S=Q*P/V
------------
继续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关于货币发行 3 自以为是 字2638 2024-09-19 00:20:10
🙂【原创】关于货币发行(续1)货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