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计划经济的本质困境 -- 自以为是
老规矩,欢迎基于事实与常识参与讨论,有下列爱好者请勿参与
1. 喜欢给人扣帽子(包括但不限于:卖国、买办、被洗脑、五毛)
2. 不谈事实,只会骂人
3. 人身攻击(包括但不限于:辱骂,牵连他人亲属,问人多大了)
4. 阴谋论爱好者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
中国经济全面走向市场经济已经30多年了,但很多人还是很怀念计划经济,其根据大致有两方面,一个是前30年(49-79)的发展成就,另一个是中35(79-14)年产生的各种弊病和美国08年危机之后表现出来的各种丑陋现象。本文先说计划经济运行机制的本质困境,再说前30年计划经济成功的历史原因。至于市场经济的问题,以后有精力了再说。事先声明,本文不是理论文章,概念使用按照一般理解,大差不差而已。
所谓计划经济,顾名思义,按照计划安排生产与消费。苏联时期和中国前30年都是计划经济,但两者还不相同。苏联的计划经济是比较严格的中央计划经济,全国都由计委调度。中国的计划经济,在中央计划之外,还有各地的计划。出于战备的需要和抗战的经验,当时非常强调各地区建立比较完整的经济体系,但凡是能够小规模搞出来的产品,各地都有。貌似小化肥、小钢铁就遍地都是。这种多重计划的结构,本身也就包含了市场经济的一些因素。例如那个时候很重要的职位之一就是采购员,全国跑着买原材料。现在相对应的是销售满天飞,多数采购只要坐家里招标就是了。这种差异,也构成中苏改革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不过对中苏差异的讨论且到此为止,下面只说一般意义上的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中的计划是很具体的,也是很硬性的。所说具体,就是哪个厂,哪个年度,从哪里获得原材料,生产哪些产品,生产多少,卖给谁,都明确规定了。新产能建设也类似。所说硬性,就是必须完成,完不成要遭受批评的。这种运行方式,必然带来若干无解的难题。
第一,难以提高产品质量。经历过计划经济的河友应该还记得“处理品”或“等外品”之类的东西,差不多的产品,能用,但质量不合格,售价相应降低。某年的春节晚会还有一个谜语:铡美案,打一物品。谜底是处理男背心😜处理品是不合格产品,这个容易理解,但何为“合格”?质量标准如何确定?例如一辆汽车,假设能跑10万公里算合格,15万是不是合格?如果都算合格,对生产厂来说,生产10万的和15万的都是一辆合格汽车,都是完成一个计划指标,但成本上肯定是15万的要高。于是正常的选择就是生产能跑10万公里的汽车,不努力生产15万公里的汽车。这里的公里数还只是一种容易衡量的质量指标,如果是操控性,舒适度等难以量化的质量标准,就更是不会下功夫提高了。同时,只要保持“合格”,增加产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超额完成任务是会获得表扬的。因此,追取数量而不追求质量是计划经济的普遍现象。这不是什么思想觉悟的问题,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选择。而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中,任何质量提升,只要能够为企业或个人消费者所感觉和理解,就有人愿意出高价买单,所以企业就愿意提高质量。(至于运了矿物油的罐车又去运食用油这类破事,以后有精力了再说。)
第二,资源闲置浪费。经济计划都是给定数量的,从上游拿多少原材料、零部件,是定好了的,临时追加需要对计划做调整,是很难的。但现实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临时需求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各个工厂,就会尽可能多要原材料,哪怕放着不用,也比要用了找不着强百倍。80年代风靡一时的《短缺经济学》讲的就是这么个故事。在市场经济中,临时需求可以到市场上寻找供货方,大不了贵一些,大致是能够买到的。企业在控制库存压降成本与出现意外高价进货之间会做平衡,相应就能节约资源。
这里多说一些。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习惯了的人,对于购买某种商品,想的大概是多少、好坏、贵贱之类的问题。但在计划经济中生活的人,主要考虑的是有无。例如这个月想多吃点米饭,不吃面食,在市场经济中完全是个人偏好,但在计划经济中则是有没有足够的米票的问题。
第三,也是最根本的,创新无法被计划。创新,就是做前无古人的事;而计划,只能计划已经知道的事。新产品,在刚创造出来的时候,没人知道好坏,而且大多数不好。市场经济中有很多决策主体,不同的决策主体可以分别独立决策,也就是说有很多人可以对这个新出来的东西做评价,并且用真金白银打分。好的创新就有比较大的可能被发现,并不断成长起来。而在计划经济中,决策主体就是那么几个领导,如果领导喜欢了,就大力支持,只要领导不喜欢,也就此消声灭迹了。改革初期,有过相马与赛马的说法。在创新成果的选择上,计划经济就是领导相马,相中了就全力支持,没相中就仍在一边无人问津;而市场经济就是赛马,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两种机制,哪个生命力更旺盛,哪个更能鼓励创新,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面临没有优秀战斗机的窘境,于是鼓励设计师各自成立设计局,百家争鸣,这才有了后来的米格传奇。可见,即使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即使是战时,也是市场经济这种自由竞争才能有效推动技术进步。至于荣誉,金钱,级别,待遇等等激励机制,倒是其次了。
待续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计划经济的本质困境
🙂【讨论】你说的这些123不是本质问题 3 江阔云低 字969 2024-11-01 23:15:30
🙂这三点确实不好说是本质问题 自以为是 字295 2024-11-03 09:07:42
🙂生产了30年的老解放卡车 14 北纬42度 字519 2024-10-30 14:22:13
🙂【原创】计划经济中的人 9 自以为是 字4187 2024-10-14 23:22:29
🙂【原创】我国古代的经济学理论也很发达 1 alan123 字382 2024-10-09 10:31:30
🙂简单说吧,后发国家赶超必须搞计划经济 15 陈王奋起 字320 2024-10-09 03:08:22
🙂起步阶段当然是计划经济,这个大家都同意 2 yg1993 字240 2024-10-11 08: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