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小时候的居住条件 -- Swell

共:💬27 🌺287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我小时候的居住条件

算是受几个帖子的启发吧。

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大概是50年代到70年代:

我爷爷这边,50年代就搬到吉林市了。虽然他也才三十多岁,但是已经是个不小的领导了,副局长吧,而且局长其实是市委挂名的。他就是实际的局长。单位负责给划了块地,盖了个平方。地很大,后来我家的北边和西边分别修了条路,于是院子其实已经被咔掉了两大块,但即使如此,数百平米还是有的。但是房子不大,是一个L形状。一间大的正房,有大炕。中间是一个厨房,另一边是一个小一点的厢房。 有个小火炉。整个房子是砖木结构。大概就是砖的剪力墙,木头做梁负责支撑房顶。房顶是木板搭的上面有瓦。 所以人在屋里是可以看到房子的梁的。有句话叫东北三大怪,生个孩子吊起来。说的就是把孩子的摇篮吊到房梁上。所以,你要是没有房梁你怎么吊。 我就是大概我们家最后一个享受吊床的孩子。院子也是有用的。当时的单位,即使是市委当领导,也得半脱产。家里的大的前院种玉米,大概提供一部分家人的粮食。后院堆积杂物。

但是我家后来人口急剧增加,由两个大人,1个孩子,两个老人,5口之家,过度到两个大人,7个孩子的9口之家(老人去世了)。这时候爷爷又被斗倒了,家里很穷。于是几个儿子,我爸爸和叔叔,自己动手,把L形的房子,变成了+型。就是在后院,把柴棚变成屋子。方法也很原生态。如果看过牧马人的朋友,对秀芝有印象的话,秀芝就是用泥做成泥砖,然后盖房。我们那里也是如此,弄些黄泥,然后兑水,放到磨具里,晒干。还是很硬的,用手捏不碎。 这样就可以用砖盖房子了。这个泥砖外面要刷一些灰,用来防水。就这房子的一面墙可以减少工作量。从墙上拆下一些砖也不要浪费,可以做比如窗户,门这些部位。砖的上面依然是用木头做梁。但这个木头都是自己砍树做的,稍微形状就差一些了。最难的是房顶。买一些板材,但是瓦就有点贵。好在当时东北已经是工业化社会了。托人啥的能弄点旧铁皮出来。把铁皮钉在上面,就是金属防水。再用一些草之类的保温一下,一个屋子就造出来了。造价极低,经济适用,通风性良好。 我爸爸结婚之后,我的第一个家就在那里。

这个房子的问题就是毕竟是业余的人干的,在边角的地方缺乏好的密封技术。我妈形容她晚上睡觉,透过房子的角落可以看见天上的星星,绝对的够浪漫。下雨稍微漏点水属于基操勿怪。这些其实都是非常小的问题。大的问题是冬天的取暖。东北那时候冬天晚上可以最冷到零下40度。当时里面就一个小火炉,烟筒顺着窗子出去。这种炉子的问题是你睡觉了是不能接着点的。因为会把室内的氧气快速消耗掉,类似于自杀了。所以只能在睡前稍微热一热,睡前要灭掉。这就是正房,有大炕的好处。大炕的火炉在屋子外边,厨房里烧,原则上只要有人睡的晚点就可以一直烧而不用担心煤气中毒。我刚出生,奶奶怕我冻着,就把我放在大炕的炕头。结果太热了,得了肺炎。

这个屋子我最大的记忆就是冷。你在茶缸里放一杯水,第二天早上就是一个冰坨。 每个人早上眉毛鼻子嘴上都是白的,眼睛被冻上也不奇怪。所以我们那个时候是要睡觉了,就是把外衣脱下去。有时候内衣得稍微再多穿一点,比如套一个马甲,多穿个袜子啥的。你看看“人世间”里面的人睡大炕时的穿着就很写实。

整个房子没加建的时候大概40平米吧。加建了之后大概70平米吧。后来房改的时候原面积算1.0,加的算0.5.

接下来说说我姥爷家。刚开始比我爷爷惨。他也比我爷爷年轻嘛。刚来到吉林市的时候,铁路有钱,但是实在是需要安置的人太多太多。于是他只能出去租房子。租到了一个当地满族人家里。她家是典型的四合院结构。租了一间给姥姥姥爷。 房东奶奶人特别好,看我姥姥生了孩子,不会带孩子还帮着带。满族人其实有自己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当时也不觉得那是宗教,就是很多的说法,比如家里的床要冲哪边啊,衣服要怎么叠啊,吃饭如果这样就会激怒某些神啊,之类的。这些习惯也潜移默化的传染给了我们家。我当年一直以为是汉族的习惯呢。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皆有神灵。 千万不能虐杀动物,否则它们的神就会来报复你。小时候我妈妈发现🐍来偷吃我家鸡蛋,吓得让我爸爸赶快把蛇抓到麻袋里,远远的扔到山上,也没敢说把蛇杀了吃肉。

在那里住了几年之后,铁路终于分房子了。铁路最早是直接把满铁的职工宿舍拿来给自己人住。后来人太多了,于是就在周围,本来是一个荒滩,直接照着原来的职工宿舍原样去盖。 可能当时还没拿到苏联的图纸吧。一比一还原。那个房子是一个二层楼。砖结构。每家是一个糖葫芦,进去一个卧室,里面还一个卧室,厨房厕所大概是几家一个公用。大概30多平米吧。这个房子由于是复刻日本,所以有一些后来看起来莫名其妙的特征。比如全是实木地板。 真,实木。非常的厚。 踩上去还响。所以后来人们住了水泥房,最大一个好处就是走路不响了。都非常高兴。结果历史一个轮回,几十年之后铺木地板又流行了。还有一个就是屋子里非要造拉门。两个拉门,里面大概有一米二左右的空间。大伙也不知道这玩意有什么用。于是就当储物间。 后来看日剧才知道,人家里面可以放一张床睡个人啊。 这个结构直到80年代铁路盖的房子还有。

房子也是要烧炉子。而且这个烧炉子其实比平房更危险。因为铁路房子的质量好,所以密闭性能更好,铁路人也有钱还能烧得起煤,于是更快的消耗掉屋子里的氧气。当时的铁路住宅区动不动就煤气中毒事件。我妈妈也中毒了好几次。煤气中毒的特征就是人感觉头晕,困,想睡觉。要是直接睡了就有这辈子过去了的危险。大人赶紧把孩子抱到外边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就好了。我妈和舅舅就被抱出去好几次。我出生后不久,铁路改建,屋子通水暖了。一下子环境改善了好多。水的好处是比热特别大。即使不再烧了,也可以坚持数个小时提供热量。终于不用一个晚上温差接近50度了。

这两个大概就是我出生时的房子状态。而我家绝对算是前1%的条件。当时的大多数家庭的问题是下乡青年一夜回城,都要结婚生孩子。家里就算人摞人也挤不下了。各种乱搭乱建,柴棚住人是普遍现象。很多单位不得不把自己的一些办公室改建成单身宿舍,用以满足员工有个容身之地的小小愿望。而当时姑娘结婚,你家有个屋子将来可以结婚给你们小家用,绝对是顶级的彩礼配置。

通宝推:偶卖糕的,wild007,假日归客,方恨少,西安笨老虎,rentg,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