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驳网络史学的若干怪论(ZT) -- zzw7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驳网络史学的若干怪论(ZT)

王立

网上有不少探讨历史文化的网站、网页,由于各人都能自由发表见解,在百花齐放的形势下,一些值得反思的课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凭心而论,有些人虽在引用史书,却是断章取义;有些人口口声声反对“浮躁”,其言论却是主观的臆断、空穴来风;有些人标榜没有偏见,却有着鲜明的倾向性。这些现象,小而言之,妨害了历史研究的政党进行;大而言之,则是助长分裂主义,制造偏见和矛盾,不利于安定团结。下边选择几项试作分析。

(一)“中华民族根本上是汉族”?

说这种话的人无视历史和现实,比“大汉族主义”还极端。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只是中国众多民族的一个成员,其他民族同样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否认其他民族的地位和作用,把中国历史看作是汉族的历史,少数民族群主统治,就是汉族的悲剧,此类观点不是狭隘民族主义吗?

从距今一万年左右,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支持中国文明多元起源的观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黑龙江流域等众多文化遗址,表明我国先民很早就享有了较高的文明。过去被忽视的中原以外的地区,不仅有相当于中原文化或更高的文化,而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传统上认为华夏族住在中原,实际上不是这样,炎黄在东周时已被公认为华夏始祖。从湖南炎陵的考古发现可以看出,6000年前炎帝族已分布到湖南一带,这里不是中原。炎帝作为华夏始祖,仰韶文化是其文化,分布区域很广,确实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有天下”,从民俗学上可以识别出炎帝裔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及北亚许多土著的炎帝时代的文化基因。同样,轩辕黄帝“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史记.五帝本纪》),地点在今张家口附近。红山文化显示出黄帝时代的许多现象,如玉器盛行,女神崇拜代表的母权制遗风,庙、坛、冢体现出八卦布局.......美国易洛魁人为轩辕后裔已不用怀疑了。炎黄时代其族众不仅在国内分布,而且远达海外。羌人、戎狄在周秦汉都是“夷”,怎么解释炎黄族众的民族属性?近来有学者提出华夏出于羌,或出于夷,都是有一定依据的。少昊在山东,按说为东夷。“蚩尤宇于少昊“,在文化面貌上有体现,如苗族妇女服饰上的蚩尤像有鸟翅,复合图腾反映了民族的形成有融合的事实。楚有祖先有蚩尤,楚人融入汉族中,今苗族仍以蚩尤为祖,可见汉族与少数民族自有史以来就是不可分离的。

尧、舜、禹时代和夏、商时,史料比此前有了大量增加。民族冲突是非常复杂的总是尧、舜、禹、商、周皆出于黄帝一系,这不是儒家的杜撰,而是可信的史实。”大禹出西羌”到底是不是真的?从三皇五帝与古代蜀地的关系来看,有一定的道理。羌人的大禹崇拜至少可以证明夏人为羌人的部分这个事实。羌、藏语言、古文化的相似揭示了羌、藏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是中华民族的核主成员。一般认为商为东夷,但先商在中原,商代亡,宋继殷祀。箕子、微子等卦地本在华北、辽西。大部分的商后裔成为汉族。周出自天鼋,即轩辕,所以姓姬。先周、秦当机立断于陕、甘一带,地为戎狄间。秦之先为伯益,伯益之先为少昊,按说为东夷人。周代卦国林立,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姬姓国与周王室结亲的异姓国,成为华夏的主体。经过征战,到秦统一六国,很多夷狄融入汉族。汉族的形成与中国文明的发展一样,不是一元的。有人争论唐王室并非纯粹汉族,这种细节对于中国历史并无什么影响。汉代人说刘邦为帝尧之后,自不足信。李唐或出于鲜卑,而鲜卑汉化是人所共知的。汉族产生并非一元,后来别的民族融入,本质上是一样的。

中国的五十多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国的组成部分。各民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平等的。少数民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广泛尊重和各族兄弟姐妹的无私帮助。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事业中,各族人民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准确地反映了历史和现实,是科学的,进步的。有人非要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界限划清,非要说中国只能是汉族的国家,是不客观的,更是危险的!学术道德不容许!人民不答应!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这是国家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方文化人类学上讲,大多数少数民族与汉族本是同根生,即使是欧罗巴人种,也早在4000多年前乃至更早就来到中国,与各族交往、融合,缔造了中华民族。认清历史,把握现实,有助于搞好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小康社会。

(二)“元朝不是中国?”

蒙古帝国取得了军事上的成功,地跨亚欧。元朝以今北京为都城,统治中国。这期间,汉族人被列为第三、第四等人,蒙古族和一些民族地位高于汉族。元朝统治黑暗,人民痛苦不堪。有人主张此时中国灭亡了。这是狭隘民族主义,是正统思想在作怪。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多民族的国家,有统一的时期,有分裂的时期。前边说过,中国不只是汉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也是中国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不是外国人,而是本国的少数民族。东晋时,各地有很多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从来没被看作是外国人。元朝也是一样,只是改朝换代,“亡国”在初期确实令人难以接受,世界上其他国家把元朝作为中国,与中国人仍生活在中国一样未变化。明代修《元史》,清代修《明史》,就是对中国这个实体的认同,前朝并非外国,对朱元璋推翻元朝,孙中山推翻清朝的口号,要认清其政治需要和时代局限性,不能绝对化。《马可.波罗游记》中国正是元朝,这一点古今中外无异议。

蒙古国灭金、西夏、南宋等政权,金和丁夏是少数民族政权,因为他们的后裔已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领土大部分在现在中国境内,没有人说他们是外国。蒙古今天是境外的一个国家,历史上蒙古族曾入主动中原,就说元朝不是中国。这是双重标准,事实上,蒙古独立是近代的事,蒙古族大部分住在中国,如果当初蒋先生不答应苏联的交易条件,外蒙古独立元法维持,“元朝不是中国”的立论基础就不存了吗?这样论证正中要害。

中国古代的“国”指封国、诸侯国和外族国家是,“外国”的观念与今天不同。如有人争论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问题的本质是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我们不能脱离历史条件去看历史。宋代与辽、金、西夏等的对峙是历史的必然,现在说他们全是中国,但在当时,外族入侵,保家卫国,就是正常的,岳飞、文天祥是无愧的英雄。六国与秦生死存亡的较量,更是华夏族内部的矛盾。这样看来,元朝、清朝不是中国的观点就没有意义了。

看一看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的历史,分裂时代、外族入侵并不奇怪。基本些人借此类事件丑化中国的汉族,说“伟大的中华民族”不成立,实在是妄自菲薄。自呜得意,自我陶醉当然不对,但也不该走入另一个极端,否定历史就是实事求是吗?有人挖苦说中国人还在,就可以称为伟大。这个论据算什么?连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都不清楚,侈谈悲壮,不亦悲乎?不细读群书,不调查研究,不去考察活的古史,如少数民族习俗,不是浮躁吗?比诋毁中国文明的人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什么理由替古人发悉苦之叹?

(三)“中国即中原”?

中原指黄河上、中、下游,在史书和辞收中是比较一致的。《史记》中以中原为中国的用法很多,如“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秦本记》),“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天官书》),“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吴太伯世家》)。这里“中国”仅指中原一的部分,比后来的中原小。直到现代仍广泛使用的“在原”指黄河流域,“中国”则是全国了。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也。”这就是说,《禹贡》九州为中国。这个区域比中原大得多。

《山海经》“五藏山经”、“海内经”均为国内地理,共10篇。这个范围现代中国版地图小不了多少。“海内”、“海外”的定义,依《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这些非华夏族之地列于海内,但“海外经”、“大荒经”中有的也包括,有重合关系,有人说古人为中国的天下,如贾谊《过秦论》开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天下、宇内、四海、八荒就是海内,与《山海经》的观点丰比,显然是太小了。天下岂只海内,而全世界。在《天下图》中“中国”只是天下的一小部分。有人说中国古人认为“中国即天下,天下即中国”,并不客观。《梁书》记录慧深游美洲,是十分广阔的地域,是正史对于海外最早详尽最准确的描述。宋代人已知道埃及,赵汝适《诸蕃志》记载了域外诸国,对埃及亚历山大灯塔的细致描述来自海员的见闻。中国与海外交往史很悠久,“中国即天下”确实出现在某些作品中,但不是事实,更不是中国古人认识的民办范围。

《水经注.卷一》:“新头河......自河以西,天竺诸国,自是以南,皆中国,人民殷富。中国者,服食与中国同,故名之为中国也。”这与藏文《于阗国授记》把楼兰公主称为中国公主的情形相似。另的概念早就扩大了,并非仅指中原,与中国原习俗相同、臣服于中原的朝廷的,即为“中国”。印度古代称中国为“震旦”,与欧洲人称中国为China或类似的了音一样,一直用于指中国,不因改朝换代就不认为这是中国了。对朝鲜、越南、日本、琉球等来说,这种认同与印度、欧洲并无二致。由于中国有改国号的传统,对于中国人而言,这种认出是被表面上不同的国号所掩盖,以致有人声称辛亥革命之前“中国根本就不存在”,可谓“盲人摸象”之徒。殊不知辛亥革命前已用“中国”指全国的观念在国内外已很普通。略举几例:

朝鲜古代的《三国遗事》记仙桃山圣母为“中国帝室之女”。其神话固不可当真但可以证明“中国”已指全国,并非中原。帝室拥有全国,不言自明。

明清之际周亮工《闽小记》:“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地砂砾之地,皆可以种......有吕宋国......行银如中国行钱......中国人截其蔓咫许,狭小盖中来,于是入闽下余年矣。”此处讲甘薯传入中国的经过,中国指全国,闽人为中国人,而闽不是中原。

1842年查谟入侵西藏失败,双方签定的协议书中说“我们――拉萨的官员,一名嘎伦索康,一名笔喜戴(王奉),均系中国可汗的军队的军官,为一方,同另一方......”双方都认同“中国”这一名称。

梁启超《戊戌变法记》:“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事在1898年。

可见了,“中国”在周代一般仅指中原,随着秦汉的统一和对外交往的增多,中国逐渐成为整个国家的称号,但出于改变国号的传统,中国人对此并不认真,以中国为中原、为天下之例屡见不鲜,据此否认中国这个实体的存在则不可取。

(四)“中国历史是悲壮的”?

说这种话的人嘲笑汉族的无能,把外族入侵和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作为汉族的悲剧。历史演唱会是帝王的家史,不只是战争史。现在还未正确认识历史的人应当虚心地读革命导师们的著作。成败得失、盛衰荣辱,事实就是事实,不可改变。把眼光投向世界吧!埃及人和古时埃及人无关,昔日埃及文明已更替多次之后才形成今天的文明。埃及人因此就涌自豪了吗?屠刀之下的伊拉克,连保护伟大文明的遗产都做不到,不是世界最大的悲剧吗?目光只盯住一个角落,是犯了片面性错误。

中国文明的历史那么久,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科学技术的杰出成就,是中国历史的主要特点。这是古代中国对于世界的贡献,今天的中国人也在批判地继承祖先的这些财富。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不是少数人创造的。人民创造了广泛而丰富的文化,地下的文物,地上的建筑,印刷的著作,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无视这些最生动最真实的历史,无异于把历史作为空中楼阁。

世界最早的玉器、青铜器、瓷器出现在中国,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出现在中国。世界最早的地图出现在中国。《九章算术》的世界之最就更多了。诸子的哲学思想、科技知识蔚大观。《全唐诗》的阵容强大,成就卓越,举世无双《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北堂书钞》、《文苑英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宏篇巨著在古代世界如明星闪烁。丝绸之路,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之路。

李约瑟以唯物主义史观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写出了前无古人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有多少人理解他的初衷?有多少人公正地认识了中国科技史?有人讥笑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实际上,当代科学在古代各国都未产生。科学思想在中国一直存在。如《庄子.天下》记惠施之类产的辩题,作者称“为怪”,其实当中包含了相对的观念,如“龟长于蛇”;包含了极限的思想;如“大一”、“小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包含了比芝诺“飞矢不动”更奇怪的哲学例题――“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墨子》同样有科学思想,如“圜,一中同长也”是集合思想。割圆术的理论基础是极限的思想。中医经络理论被现代科学证实了,不能不让人对古人肃然起敬。今天中医仍然在应用上古传下来的理论,并未失去其旺盛的生命力。糊涂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就人们广泛认歌舞春秋战国以来的中国文化而言,现在的认识还很不全面,应当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公正在评价历史,并且可以古为今用。

中国文明自诞生以来,未曾中断,如生肖、扶桑、八卦、图腾等现象,从约一万年前延续到公元后甚至现代。中国人仍了解太古之初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这在世界其它地方是不可能的。《易经》对各种现象的综合考察,后赤通过《易经》又衍生出博大精深的易学,众多的奇迹难以破解。《山少经》如上古中国人的《史记》,既有本族本国,又有全世界概况;既有族谱、史事、,又有天文、地理、巫术、医药矿产、生物等到百科知识;动工有生活经验,又有美丽的传说和奇异的景观。诸如此类的古籍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读懂弄透,又有什么理由不承认古人伟大呢?古老的中国无愧于“伟大”二字!

逆境造就人才,但逆境对人才是不幸。中国古代数学在分裂时代反而产生了更辉煌的成就,不是说乱世好,只是说乱世同样有文化成就。比如宋代,外患严重,理学、词、数学、地理学、火药、活字印刷......文化、科技成就却异彩纷呈。中国真正落伍是从明朝开始,明、清时期科技水平逐渐被欧洲远远抛在后面。这期间的一些研究工作,引进西方现代科学文化,则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基础。先人的功劳怎枵概抹杀?苦难不是某个时代人民的过错,苛求他们,责怪他们,又有什么用?在甘难中奋斗,有所作为,则可称为伟大。

(五)“黄色文明落后于蓝色文明”?

说这话的人对历史本身就缺乏起码的知识。中国的居民不全是黄种人,中国文明不限于黄河流域,中国文明不限于陆地上。有人称海洋文明为蓝色文明,称陆地文明为黄色文明,因为现在中国还比较落后,就断言黄色文明落后于蓝色文明,真的这样吗?

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中国土地上的先民就经北亚、白令海峡到达北美,并且南下。新石器时代和以后的信史时代,中国先民往返于美洲的事实已成为近几个世纪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山海经》记载了先民迁移的路线,尤其提到“是始为舟”,“大可为舟”,“坐而削船”(本作舡)”。波利尼西亚人称其海神为Taaoa,即太昊。波利尼西亚人的体质形态与大汶口文化居民接近。波利尼西亚人的传说认为航海本领由这位海神传授。其它太平洋小岛上的不少传说中也有这位太昊。李约瑟指出,美拉尼西亚人的双桅杆斜杠帆,别处没有,它正是甲骨文、金文“帆”字的形象()。从东南亚、太平洋诸岛、南美洲“筏”的读音也表明其内在的联系在于同源出中国。可见,上古中国先民航渡在平洋是可信的。从印第安人《侯喜王歌》可以看出,殷人航渡太平洋是铭刻在有关的印第安人记忆中的史实。《列子.汤问》、《梁书.东夷传》、《山海经.海外东经》注引《汉书.东夷传》都表明至少部分人确切知道汤谷、扶桑、黑齿国等(中美洲)位于大海东,船行一年可至。美洲出土的与与中国有关的文物集中在太平洋沿岸,而不是遍布于东、中、西问好。这说明哥伦布之前几十个世纪里,中国与美洲的交往曾采取航海方式。秘鲁利马东郊出土的7世纪中国人木乃伊,陪葬品有两匹马、一辆马车,中国、秘鲁地图和陶器。这是中国人航海到达南美我铁证。中国古代与西亚、欧洲的交往较少,航海去非洲不迟于宋代。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的光辉篇章。纵观中国文明史,航海贯穿于整个历史。闭关锁国的时代很短,中外交往也从未中断。有什么理由否认中国不是蓝色文明与黄色文明并驾齐驱的文明古国?河姆渡文化出土了7000年前的船桨,证实至少7000年前中国先民已在造船航运。台湾四五千年前的考古文化与大陆东南沿海考古文化相同,高山族同胞就是渡过浅海分布到宝岛上去的。“受”字甲骨文作两手从船上抓物状。甲骨文有许多从舟的字,金文中有一些是族徽,曾长期作为货币的海贝,中国近海并不出产,不论是自己从远洋捕捞,还是与其他地区交换,都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风证。“得”字从贝从右手,可知海贝在造字之初的地位。众多贝字旁的字是海贝给中国人留下的难忘记忆。

中国文明自战国时代到元代领先世界,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实际上,战国时代往前几千年间,中国文明的真正水平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贾湖遗址与河姆渡遗址的骨笛、骨哨,表示出7000――9000年前的音乐成就。玛雅历法证实少昊金天氏的事迹确如史书所载;易洛魁人的族徽证实轩辕已有二直八宿,确如史书所载;月神常羲在美洲土著与古埃及人中都存在,足见“占月”之职史实,且为蟾蜍图腾。这些上古的天文学成就是切实在存在的。这些史实与战国时代以后的成就一样光彩夺目。中国在所谓“石器时代”的航海实践让所有蓝色文明的崇拜者自形惭愧,蓝色文明与黄色文明兼备,则使人相信中国文明从来不曾自多卦闭,只是近代被迫闭关自守,终于又被自认为蓝色文明的帝国主义列强用枪炮打开了门户。中国的落后有许多内因和外因,以强凌弱的列强难辞其咎。

曾几何时,某些人仇视这片黄土地及她孕育的黄色文明,发出“开除球籍”的尺呼。他们不知道太昊与少昊,不认识“凡”、“舟”、“得”这些古文字,却要引进篮色文明,真是很可悲?不要自卑,不要自负,昂首前进!

以上几个问题是当前需要认真反思的。本人难以说服大学文化的标新立异的学者,但我不能不讲出我的浅见,促使真正浮躁而又偏激的学者重返科学的、人民的、大众的、公正的史为之路。

--------------------------------------------------------------------------------

古今文化网 http://kulturo.yeah.net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