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衲子说因果 -- 衲子

共:💬65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偶把它的头尾部份翻成了中文, 见内:

背景资料

在他的刊登于2003年3月<<科学美国人>>"怀疑者"专栏里, Michael Shermer引用了由Pim van Lommel和同事们登载于一个一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研究报告. Shermer断言这项研究给予认为大脑和意识能分离的观点致命一击. 然而那些研究人员的评论恰恰相反, 他们表示那些在体外有清醒意识的经历是在脑死以后发生的. 正如加拿大"发现"频道的Jay Ingram评论道:"Shermer用那些研究来支持他自己的观点简直是无稽. 他本应该说:'那些作者们认为有神秘难解的实验现象, 然而我有不同的诠释.' 但他没这么说. 我对此深感失望."(Toronto Star, March 16, 2003) 这儿, Pim van Lommel详细阐述了被Shermer所误传的那些实验证据.

---------------------

答复Shermer

濒死经历的医学证据

Dr. Pim van Lommel

只在最近才有人给我看了Shermer写的那篇"怀疑者"文章[1]. 我认为象<<科学美国人>>这样有良好声誉的期刊总该刊登著述严谨的学术论文, 我不知道Shermer的那篇文章在刊载前经过了多么仔细的同行审议. 我写对他那篇文章的回答是因为我是登于2001年11月<<柳叶刀>>的"心搏停止的幸存者们的濒死经历:在荷兰的调查研究"一文的主要作者. 他所写的有关我们的研究结论, 以及对大脑的磁、电刺激的效果,迫使我写这篇答复,因为我不同意他的理论及其结论。

[1] Michael Shermer, 'Demon-Haunted Brain' Scientific American, page 25, March 2003.

我们对344个心搏停止的幸存者作了调查, 用以研究濒死经历的频率,原因,以及内容. 濒死经历(NDE)是指对于某种意识的特殊状态的各种印象的记忆. 这些印象包括: 离体经历, 愉悦感, 看到隧道, 光, 已故的亲人, 或对这一生的播映. 在我们的研究中, 282个病人(82%)没有对失去知觉的那段时间有任何回忆, 然而62人(18%)报告了包含所有经典特征的NDE. 这两组病人的心搏停止或失去知觉,插管,以及用药的时间, 性别,宗教,教育程度,对死亡的恐惧,对NDE先前的了解,等等因素都没有什么区别. 以下的几种情况有更大概率报告NDE: 60岁以下的病人, 住院期间多于一次的CPR, 先前有过NDE. 病人在费时长且复杂的CPR后若有记忆损伤,则报导NDE的可能性会减小.

现在有几种理论可以解释NDE的原因及内容. 生理学的解释是: NDE是由于大脑缺氧,或许还伴随有内吗啡以及NMDA受体阻隔剂的分泌.

我们的研究中,所有病人都已临床死亡或失去知觉,这是由于大脑的供血不足所导致的. 如果在这种状况下,没有在5-10分钟内施以CPR急救, 那么大脑将会受到不可修复的损伤,病人就会死亡.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研究中的所有病人都应有NDE, 因为他们都已由于大脑缺氧而临床死亡, 但只有18%的人报告了NDE.

心理学解释: NDE是由对死亡的恐惧所导致的. 但我们的研究中, 只有极少数的病人说他们在心搏停止前的几秒内 有过恐惧, 因为这发生得太快了, 以至于根本没时间去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然而有18%的人报告了NDE, 急救中用没用药 没有区别.

... (文章太长了, 先略去翻译. 跳到结尾) ...

Michael Shermer声称, 事实上,所有思维的经历都由大脑调控,由大脑产生, 象离体体验那样的所谓超常现象不过是神经元的活动. 然而, 对有NDE的病人的研究清楚地表明: 在毫无大脑机能的那段时间中, 拥有{记忆,认知,情绪,自我身份,脱离并悬浮于没有生命的身体之上的感觉}的意识依然可被体察到. 对某些大脑区域的磁,电刺激会抑制这些脑区,从而导致聚焦功能的丧失. 有些时候,这也会产生离体体验.

引用Shermer所言:"科学的任务是用自然,而不是超自然的解释来解答这些难题." 但是, 人们必须随时了解科学的进展, 学习最新的文献, 才能知道当今的科学都有些什么动态. 对我而言, 科学是以开放的心智来问问题, 不害怕重新考虑那些被广泛地接受但尚未被科学地验证的概念, 譬如: 意识和记忆仅仅是大脑的产品.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 我们需要一个有功效的大脑,才能把我们的意识吸纳进我们日常的清醒意识. 有好多神秘的问题悬而未决, 但人们不是非得谈论超正常,超自然,或伪科学,来寻找关于大脑和意识及记忆的迷人的联系的科学解答.

关键词(Tags): #意识#大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