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国庆北京游记系列(二)话剧―――看人艺的《茶馆》 -- 老票
国庆北京游记系列(二)话剧―――看人艺的《茶馆》
“舞台表演要真实自然,这是首要的。但台上的一片生活并不等于艺术品。观众要看的是戏,也就是经过集中、提炼、典型化了的生活….特别是第一幕这样的群众场面,紧紧创造出一些任务形象是不够的,还需要导演把整台戏组织起来,引起观众的兴趣……要通过这些人物,达到以少见多的效果,让观众联想到茶馆以外的生活。”
――――焦菊隐《焦菊隐排演《茶馆》第一幕谈话录》
[SHADOW=255,RED,3]第一幕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初秋
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第二幕 20年以后,军阀混战时期,袁世凯死后
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第三幕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特务和外国兵在北京横行的时候
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SHADOW]
话说老票和票太9月28日到北京一进老票姐家门,就兴奋的问老姐:“老姐!来之前俺申请看一出戏的愿望能实现么?” 老姐微微一笑:“今晚上,人艺的《茶馆》。”
“茶馆”!!!老票眼睛立刻瞪得溜圆,兴奋得手舞足蹈! 要知道,在中国不算很长的话剧史上,要说哪一出话剧排名第二就没谁敢自诩是第一的,那就是人艺的《茶馆》了。想当年老舍先生编剧,焦菊隐先生执导首演于一九五八年的《茶馆》,至今也是中国话剧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当时身为北京人艺院长的戏剧家曹禺在看了戏之后极为兴奋地对老舍先生说:“剧中的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今年,是焦菊隐先生诞辰100周年,北京人艺再次推出《茶馆》以示纪念。为了表示焦菊隐版本的《茶馆》是不可逾越的,此次由林兆华先生出任复排指导,蓝天野、郑榕、朱旭、宋垠等老一代茶馆演员出任艺术顾问,而梁冠华、杨立新、浦存昕、宋丹丹等年轻一代演员担当主要角色。
28日这天其实没有正式对外演出,到场的观众都是各大媒体和演艺圈内的人,应该算是试演。傍晚在老姐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人艺小剧院,兴奋不安的坐到了前三排。剧场不大,过道正中摆张木桌子,上面立着一个青花大号茶杯,原来这是林兆华先生的位置,他要在这里观看全局。 马上要开场了,林先生的大嗓门响起来了:“各路朋友!今天虽说不是正式演出,不过也请各位包涵!有几点要求您得遵守一下。一是咱把手机都关了成么?二是第一排前面过道,记者朋友们别在这里来回走动;三是照相可以,您别用闪光灯,影响演员…”话音未落,一闪光灯就在林先生侧面亮了一下。林先生猛回头,只见老票结结巴巴的说:“抱歉啊林先生!我不是拍演员我是拍您…”大家都乐。林先生没言语,回头喝了一声:“壮壮你那边还有什么要求?”后面一位胡须壮汉应了一声:“没问题!”我一看这不是田壮壮么,正埋头鼓捣摄像机呢。
灯光渐暗,钟典缓鸣。大傻杨疯疯癫癫的上来了,《茶馆》开始了…
等到大幕拉开,老票彻底傻了,满台子都是戏啊!正是茶馆最热闹的时候,台上数十名演员,喝茶的、聊天的、吆喝的、遛鸟的…外加跑堂伙计四下穿梭,这份喧闹! 看的我是目不暇接!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对话互不干扰,您就恨自己耳朵不够眼睛不多吧!
该戏的详细情节网上大把资料,话剧专家也是高手如云,我就不赘述了。下面只谈谈自己的观感。
第一幕是演员最多的,反倒也是个性表现最薄弱的,星星多了月亮就黯淡了。第一幕最出色的该说是松二爷(冯远征饰)和庞太监(严燕生饰),一个孱弱一个阴狠,都比较到位;王掌柜(梁冠华)略欠火候,常四爷(浦存昕)那莽撞豪侠、仗义劲头出来了,刘麻子(何冰)、唐铁嘴(吴刚)也够麻溜的,秦二爷(杨立新)的功力开始显现…要批评一下的话,那得说宋丹丹,康顺的感觉完全不对啊,整个一个《我爱我家》里和平回来了…
幕间休息的时候,和老姐交流,老姐把庞太监批评的不善,说和当年老版本的庞太监相比差多了。庞太监的阴损劲头全在嗓音上,需要颤颤巍巍着高吊一嗓子,透着丝丝寒气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那种才对味。 我试验一下,周围人都龇牙,味道不对啊…有兴趣诸位试试?“小崽子…”
第二幕开始,随着演员人数的减少,各色人物就逐渐出彩了,王掌柜也开始出来那股苍凉的感觉了。我个人见解是,第一幕的王掌柜还很年轻,也是社会阅历丰富而且道德心不很强,所以基本对发生在自己茶馆里的人间悲惨,他采取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直到第二幕才逐渐出来苍凉味道是正确的。两个密探的味道越来越浓了,宋丹丹的康顺也找到了感觉,似乎宋老师演家庭妇女的道行更深一些?(老姐不同意我的观点,说上一版茶馆里宋丹丹扮演的小丁宝是很地道的)。这里的王掌柜和他的茶馆,已经开始表现一种封建社会过渡到半半社会时期的混乱,从第二幕前出来的大傻杨披头散发的发型就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极其混乱的年代,人们的价值观也是五花八门备受冲击。处在社会夹缝里的王掌柜,无奈的意思越来越浓,在和秦二爷、常四爷的对话里体会艰深。
第三幕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也说出了很多老舍先生最想说的话。小丁宝的感觉偏嫩了一点,庞四奶奶倒是惟妙惟肖让人牙根痒痒的感觉。康顺走之前应该说的台词“硬硬朗朗的”应该是三遍,不知道为啥宋丹丹只说了两次就下台了。最后三大主角集体登台,秦二爷、常四爷和王掌柜就着花生米喝茶谈天那段精彩! 三人边说边乐,可说的都是极其悲凉的话,那种无奈和心酸到极点的自我解嘲,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三人起立绕圈,给自己抛洒着纸钱,催人泪下。秦二爷和常四爷先后颤颤巍巍的道别(他们知道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这么大的岁数,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了),王掌柜独自抛了两把纸钱后拿起腰带步入后台,全剧结束。
左边长衫的是秦二爷(杨立新),中间是王掌柜。右边是常四爷
王掌柜独自抛纸钱
(关于结尾:王掌柜拿起腰带步入后台,音乐响起居然是《团结就是力量》?!?! 什么气氛嘛?奇哉怪哉...老舍原版是没有音乐的,关于这个解释,请高人答疑)
大幕合上又拉开,演员谢幕,观众集体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
纵观全剧,最出色的演员当属秦二爷的扮演者杨立新(就是《我爱我家》里演贾治国那位),浑身是戏啊,那感觉真是到位!以前真是小看了,失敬失敬! 在当下中国话剧界,杨立新的造诣可以算是一流的了。回头说说浦存昕和宋丹丹,名声响亮,但是在此剧里确实有点落人后了,需要继续努力。反倒是刘麻子(何冰)等几个让人觉得眼前一亮,配的上这出戏。
看完之后老姐感慨:和当年原版真的没法子比!也就凑合看吧。据说当年满台名角,各路主角就不提了,拉大幕的居然是林连昆! 我心说:对我这样的欣赏水平,这个茶馆就足够拉,呵呵。 其实,演员的功底也不仅仅取决于自己努力,没有经过那个苦难时代的演员,沉淀是不够的,也确实很难出来那种沧桑感觉。 他一下台卸装就是手机、西装、美餐和汽车,咋能深刻理解旧社会茶馆里卖亲生儿女的悲哀呢? 当然也有例外,当年演甘地的英国小伙子,为了变成甘地,整整用了3年时间去过着和甘地一样的生活! 能吃这样苦的艺人,罕见,也难怪人家能成大家。
看罢戏出来,在曹禺先生的铜像前拍照留念,眼瞅着剧场里出来的形形色色的观众,逐个又融入到现代化社会的夜色里去了,不仅感慨:北京,文化古都啊!
又:照片不清晰,没用闪光灯,愣端到手软,大家凑合看,抱歉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国庆北京游记系列(二)话剧―――看人艺的《茶馆》
92年的老艺术家,告别舞台版,百看不厌,新版的4年前看过,差的太远, 1 坐看风起云涌时 字344 2005-10-29 23:07:38
斗胆回答一下票兄的问题 海天 字299 2005-10-29 23:04:53
😥不知道撒纸钱那一段 雪个 字60 2005-10-29 22:36:18
在纽约什么时候演啊,现在还能订上票吗 无间地狱狐 字28 2005-10-23 10:53:51
人艺另一个久违了的经典是《哗变》 棋人鲁大耍 字368 2005-10-23 05:14:44
羡慕啊,票兄 xiejin77 字186 2005-10-20 07:17:51
😜谢晋大导演也排过茶馆?!?!?!? 老票 字140 2005-10-20 20: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