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有感于中国的经济圈,毛泽东和WTO? -- iimao

共:💬65 🌺119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无内、外债的国民经济并不值得推崇。借鸡生蛋才是高明。

科技投入是减少了,但并不意味着只有科技投入减少了。国防、教育、外援、基础建设、医疗卫生等等在那段历史时期都减少了投入。资源有限,要解决的问题又多、又急,那就要分清主次、急缓。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所有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在当时的形势下,最需要帮助的是让广大农民吃饱穿暖,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地继续奉献,喂养城市居民,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你能说搞出运十比这更重要么?如果搞出运十来于事无补,那把那点经费用来买锄头种子就是正确的。

老邓懂不懂科技、教育需要投入?他当然懂。但是他没钱啊。钱从哪儿来?对内流通和对外贸易两条路。对内,种粮食、蔬菜,养牛、羊、鸡,生产豆腐、脸盆、肥皂、的确良。对外,卖石油、钨砂,卖手工艺品,做鞋子裤子。哦,另外还有举债也是好办法。这些经济活动,哪个非运十不可,哪个又必须要火箭、卫星?

科学技术,说白了和搞民主一样,属于老百姓衣食无忧后的消遣之为。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如果只有政府投入是无法维继的。政府可以引导和扶持,但最终一定充分利用并依靠民营资本。就算政府投入,也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

至于你说改革初二十年的科技投入一直是改革前的一半,我不知道你是在比较绝对值还是相对比例。如果是比较百分比,那你还要考虑国民经济总量提高后,即便是相对低的百分比,其绝对值也可能更高。还有,更重要的是要计算投入产出比。改革前的科技投入有很多是为了献礼、是计算政治帐。因为当官的头脑发热而上马的不切实际的科研项目数不胜数。这些投入,即使有产出,也多半是用不上的。不知道运十算不算一个典型。

改革后的科研活动,起码大家有了一些认识,不仅要算政治帐,更要算经济帐。经济上得不偿失的科研活动一定要特别慎重。

最后,是不是邓在这个问题上就没有错呢?当然不是。比如,在尽早恢复并增加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与医疗体系等等问题上,邓和江可以说做得不够。

可以说,邓看到了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关键,并抓住了主要矛盾。虽然,他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操作并非完美,执行中产生了偏差。但是,至少他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并确实向国人证明了那就是出路。邓把中国从全社会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从这点上来说,他对中国功不可没。

毛最早认识到解决农民问题是中国复兴的关键。毛也是因为土地改革而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可惜的是,毛在晚期似乎没有认识到农民问题其实并没有被彻底解决。中国农民的生产力,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依然过于低下,无法承担起为工业化做原始积累的重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