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夺命黄花 一 (对灵异敏感及心智不全者慎入) -- 萨苏

共:💬54 🌺22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夺命黄花 二 (对灵异敏感及心智不全者慎入)

日本的棺材雕刻精美,如同工艺品,据说这是要随着死者的遗蜕一起烧掉的,颇有些令人可惜。不过从近处观察,也不过是压模成型的东西,成本不会太高,只是棺盖上的几道金属箍,看来是耐高温的产品。

萨这方面与其说是胆大不如说是有一点祖宗留下的豁达。写到这儿苦笑一声,中国人什么没见过呢?

但是司仪一把把萨拉住,差点儿拉一个趔趄。叽哩咕噜说了一番,才听明白自己差点儿犯了错误。

我是上去就要揭棺材盖,看来这很犯忌讳,开棺材盖好象要他们这种职业人员来进行,我开了也许会影响孝治先生升天,也许会弄得孝治先生的魂儿满街乱窜,总之会弄出很多麻烦来。

那我怎么开棺呢?

人家把我带到棺材前面,才算明白,原来日本棺材的上部是两扇活门,正对着孝治先生的脸,打开门就可以了。这种设计让我想起了过去的自鸣钟,一到钟点某个小门就会自动打开,从里面探出一个百灵鸟或者圣徒来叫两声或者高唱《欢乐颂》,那个情景颇为浪漫,不过孝治先生最好不要这样表演,否则至少他大哥这次要跟他一块儿去了 – 也许还要搭上一个萨。琢磨着捏住门把手,看看再无人出来干涉,萨把活门打开,还好,孝治先生没有更多的表示,只是把沉默安详的面孔露了出来。

日本医生的整容技术很好,脸色上得不错,居然能让死者显出一丝微笑。恍惚间仿佛面对的是一尊蜡像。

不由得一点感慨,第一次见到孝治先生,此人性格活跃,大概在讲台上活动惯了,总是不停的走动,最后一次见到孝治先生,已经被病痛折磨得脱形,表情痛苦不堪。现在,他变得安详而又平静。

海纳百川,百川归海。

孝治先生,该享的福都享了,该受的罪也受了,新太太本来无义,旧儿女情债早偿,没有人敢笑,未见谁来哭,到的人不少,知道你是谁的不多,你可以轻轻松松的走了。

这样,亲属一一上来合掌瞻仰遗容,望空洒一点盐,我想这在古代可能是洒于棺内外,有防腐杀菌的作用,日本是海洋国家,用盐比较方便,中国古代用石灰,效果应该更好一些。后来友人告诉我,说游牧民族古代也用盐的,盐在内陆游牧民族是奢侈品。契丹南征,辽太宗耶律德光猝然病死于杀胡林,尸体就是用盐腌起来带回去,没见过世面的中原人称为“帝粑”,意思是皇帝牌咸肉,那是不懂游牧民族的传统造成的了。日本古人据说是来自北海道冰桥的游牧民族,这或许是他们的残存古风。

人人瞻仰,大概花了两三个小时,这时,司仪又宣布再次开棺。

这才明白萨不过是跑龙套,现在殡仪馆的人把整个棺盖都抬去了,然后给大家发鲜花,投入棺内,直到把死者的身体淹没,就合上棺盖,抬出去进行火葬。

这个仪式有些叠床架屋,然而想一想又颇为合理。瞻仰遗容人多时间长,自鸣钟式的开门里面衬有玻璃,遗体于外界还是隔离的,而抛掷鲜花是一拥而上,时间短,万一有点儿不太重的传染病也问题不大,当然如果是SAS,恐怕这种措施就只能算是精神安慰而已。

两个殡仪馆工作人员抬起棺材,走了出去,说起来当年日本是四个人抬棺材的,据说最近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改了两个人抬。如《四世同堂》所言,日本人重视专家的意见,据说经过科学的分析,认为两个人抬和死个人抬,只要讲究步伐角度,对死者来说效果是一样的。

萨在国内也参加过一些葬礼,至此应该打道回府,眼看不重要的亲友纷纷道别散去,自己也松一口气转身要走,但一看岳父老泰山的脸色 – 我还是留下吧。

刚才撒鲜花的时候司仪说你们要是有感情未尽,可以摸摸死者的脸,说完又看我那位岳父。这次他找不着我来帮忙了,萨正在门口给来参礼的两个老外解释日本和尚为什么不剃头呢。

好像最后这个抚摸式还是别人代劳了,可是老头子汗毛一直竖着,跟狼似的。最后人家说你还得去火葬场,比较亲密的亲戚朋友都去,那儿有个特殊的仪式,你是领导啊怎么能不去?老爷子问我,你去一趟行不行。好人做到底,火葬场也就是暖和点儿,又不是龙潭虎穴,萨说成。

于是萨就自告奋勇,说我跟着去吧,

人家说那当然好,不过领导也得去。

得,白饶一个。

上了车,出乎意料的是很快就到了,原来,日本的火葬场居然可以建在市区里面。

[待续]

补:说真的,萨对于遗体没有多少畏惧。这与其说来自哲学的豁达,不如说主要还是实践。盖因为第一次见到遗体,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个人,只希望她能够重新起来,可让人跨过生死这条河。由于身份的关系只能偷偷地表达自己的哀伤。这一切使我无暇恐惧。

有了这次的经验,以后自然也就不是问题。

其实纪晓岚的书多读一点,会觉得死人比活人要安详得多,让人放心得多。

关键词(Tags): #葬礼(嘉英)#日本葬礼(嘉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