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德国记者眼中的日本军国主义回归 -- 小兵

共:💬167 🌺8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那一整天的纪录片基本上不错

首先向不在德国的同志们介绍一下3SAT这个电视台.这是所谓的德国国家电视三台,它不象一台.二台那样必须安排比较多的新闻时事节目以及主旋律的德国民歌,也不像私立台那样多电视剧加广告,它会放比较多的文化,讨论节目和纪录片.这次它专门安排了一整天的时间(11月1日是德国半数以上州的假日)来播放有关中国的节目.节目以记录片为主,好些是这一两年里各国立台放过的,晚上还放了一部电影.

下面我简介一下我那天看到的纪录片.首先是分别介绍三大河的系列,依次为长江-黄金潮,长江-与龙共舞,黄河-干涸的河流以及漓江+珠江-绿色丝带.每一部片子里都包括对自然风景和各地人文经济的介绍.看后确实让我感到了地区差距之大,不毛之地如黄河源头,腾戈尔沙漠让人绝望,污染严重之地如兰州(解决方案是打通大青山?),受缺水之苦困扰的黄土高原农民和黄河港口让人觉得谋生不易,大都市的兴旺发达让人欣慰.

然后我看了鲁格走遍神洲系列.这一系列我原来看过,这位鲁格(Gerd Ruge)是德国著名记者,当年马丁路德金遇刺时他跑过现场,现在已经退休,只在一些纪录片里出现,我就勉强把他比作陈铎吧.既然名为走遍神洲,他老兄真是把中国跑了个遍,南到海南,桂林,北到黑龙江,不过西部好象没怎么去.在他的系列里出现的人物都还挺健康的.如华西村的一家人二十年以来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南街村那个固守集体经济,崇拜老毛,甚至连外貌都有几分像老毛的村支书;在黑龙江的冰天雪地里冬泳的好汉;海南帮人提东西赚点小钱,但也不失乐观的农村妇女;我老家温州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南存辉;还有重庆的棒棒军等.这些人的生活有如意的也有不如意的,但是精神面貌都还不错,都对未来充满希望,尽管好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国家能妥善处理民工和低收入家庭子女的上学问题,总不能让人连寄希望与下一代这一模糊的愿望都没影吧.)

还有一个片子是通过一位专门拍摄上海女性的摄影师的镜头来讲述各种各样的上海女人.如下岗离婚,再通过开出租车而过上劳累但拥有自我生活的单亲母亲;对未来有不少打算的杉达学院的女生;背井离乡的农村妇女,先在某国营工厂干粗活,后来由于不识字不得不离开,摆早点摊,但是这又不符合上海这大都市的形象而被有关人员驱赶,但是她发誓一定尽她所能供她的孩子读书;自作清高但不失可爱的知识女性;也有甘做一新加坡人的情人,而且认为女人用男人的钱天经地义的肤浅女孩(22岁,目前这个男人不是她的第一个情人).我认同或者佩服前面所有女人的活法,但是鄙视最后那个,你卖可以,但是没有自己的灵魂的人太可怜了(我不认为那些通过卖身来养家或者实现原始积累的女人是肮脏或无耻的).

这一天里还放了不少有关中国的投资环境和高科技产业的纪录片.德国人对中国的高速发展很震惊,对他们来说以下三方面最重要.其一是这一发展是否对他们的国内市场和就业市场有不良影响;其二是德国企业是否要过来投资,各配套条件是否齐备,短期的经济风险和长期的政治风险等;其三就是盗版问题,当然焦点是名牌服装,软件和影音产品等,但是工业产品的模仿才是德国更关心的(因为假名牌衣服他们也喜欢啊),因为这会对他们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产生很大影响.

我个人觉得这些纪录片拍的都还比较全面公正.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首先有关上海的篇幅太多;其次有些例子选得不够典型,如杉达学院的那个女生并不能作为中国女大学生的典型,毕竟这是一新建的民营大学(我对这学校不了解,也不对水平做评论,只想就事论事),其校园和管理方式都和很多国立大学不同,譬如学生只能在周末才能离校(片子里这么说的,怀疑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