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毛泽东诗词鉴赏 -- 支持李梅

共:💬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毛泽东诗词鉴赏

毛泽东诗词二首

--------------------------------------------------------------------------------

毛泽东

    七 律

  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洲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甚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蝶 恋 花

    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 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选自《毛主席诗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及《蝶恋花?答李淑一》作者毛泽东(1893-1976),湖南省湘潭县人。长于旧体诗词创作。已公开发表的五十余首诗词,起于1923年,止于1965年。出版《毛主席诗词》、《毛泽东诗词选》等多种选本。毛泽东诗词记载了诗人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革命战争中在马背上哼成的那些篇章,是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求解放的光辉记录,表现了前驱者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建国后写成的众多诗作,则集中地反映了国家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以及顶住外来压力反抗强权政治的大无畏精神。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理想、情操、胆识、气魄在这些诗词中都得到卓有成效的展示。诗词雄浑豪迈,气势宏伟,堪称当代豪放诗风的代表。诗人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常能化腐朽为神奇;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信手拈来,被用得无不出神入化,精妙绝伦。毛泽东诗词是用旧体形式反映新时代生活的光辉典范。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作为一首唱和诗,系针对柳亚子诗作《感事呈毛主席》而发,《蝶恋花?答李淑一》则是一首赠答词,为答复李淑一的来信而作。一诗一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广阔胸怀、崇高理想和丰富深厚的革命情感。

  柳亚子为爱国民主人士、现代著名诗人。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革命曾有过赞助与同情。毛泽东没有忘记这一点,更没有忘记在长期交往中所凝成的友情,乃至数十年后仍能清晰地历数交往的时间、地点。也许正因为这份情,毛泽东对柳亚子当年因个人愿望未能达到而产生的“太盛”的“牢骚”,没有进行尖锐批评和过分指责,而以博大的胸怀涵纳收受,并从爱护关心的角度给以开导劝诫,指出它的危险所在,反映了极大的容人之量和真挚之情。为打消柳亚子因不满而思归隐的消极想法,诗人引经据典,晓喻自己的朋友“风物常宜放眼量”,要站得高看得远。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柳亚子看到这样的和诗,看到如此诚恳的挽留,有朋若此,能不感激涕零?

  《蝶恋花?答李淑一》抒发的是同志爱,战友情。杨开慧和柳直荀都为革命而牺牲,对此,诗人非常痛惜,“感慨系之”。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承受住了这种打击,把巨大悲痛沉埋于心底,而以更磅礴的气概去缚龙伏虎,用胜利的喜报来告慰英灵。诗篇在追思两位烈士伟大的革命功绩,引起神、人共饮共敬的同时,又通过他们的忠魂时刻关心中国革命、为革命成功而泪雨倾流,赞美了他们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与崇高的革命理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与革命战友的悲痛这情。

  毛泽东这两首诗词,一是劝友,一是悼亡,两篇均以情贯穿。前者主要写怀旧之情、劝勉之情和挽留之情,写得情意殷殷;后者则主要写悼念之情和颂扬之情,写得情思绵绵。

  《和柳亚子先生》分前后两部分。前有记叙,并以景点时,指出交往的久远;后有议论,并以对比抒情,写出规劝的恳切。全诗明暗结合,构思含蓄隽永。《答李波一》则靠丰富相象,借神话故事沟通天上人间,实现神与忠魂的结合,并让神来烘托忠魂;同时又用拟人手法,造成神、忠魂与人统一,在共庆胜利的夸张性抒写中,来突出忠魂的形象。此作可谓诗人自己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个典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