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水浒奇门兵器杂谈 二 三尖两刃刀 -- 萨苏

共:💬18 🌺1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水浒奇门兵器杂谈 二 三尖两刃刀

利用奇门兵器渲染人物性格,水浒中史进可算第一人。

说他是第一人,因为史进是一百零八将中最早出场的人物,也因此施耐庵对他的刻画比较用心。小说中的史进武功大约也就是弱一流,但性格很有特色,任侠英武,仗义疏财,多情粗疏集于一身,加上九条锦龙花绣,八十万禁军教头王义的点拨下完成了从“绣花枕头”到“绣花少侠”的转变,风流少爷形象可谓玉树临风,呼之欲出。从武侠小说角度史进是个相当理想的偶像派人物,传统评书中的罗成,赵云之属也。金圣叹就说过“令人有生子当如九纹龙之叹”。

偶像派的史大少爷上阵,用朴刀之类未免粗糙,玩弄花枪又有些平常,所以老施给他配了一件独特的兵器 – 三尖两刃刀。

这种传说中二郎神用的武器,造型优美,刚中有柔,从审美角度来说还真找不出第二件更理想的兵器。您能想象风流潇洒的史大郎抡金箍棒的形象么?或者舞抡一根狼牙棒?那也太杀风景了。

这件兵器梁山上只有两个人用,另一个是天目将彭祀,汴梁城的纨绔少爷,可见施耐庵对这种武器的定位。

其实,历史上三尖两刃刀确实曾经是相当出色的兵器,但却不是史进这样的马上将军所用,而是大唐西域军团步兵的爱物,当时称为“陌刀”,用法是大家排成密集横列方阵,人手一口两刃刀,依照鼓点冲向敌军,不分青红皂白一通狂劈,此起彼落,第一排劈完第二排马上从第一排的人缝里再砍进去,前仆后继,一面砍锛了口手一转换一面接着来。三尖刀三面开刃,用于这种战法有马其顿方阵四面如铁刺猬的优点,又超越马其顿方阵只能捅刺的缺点,增加了劈砍的凶猛。无论多勇猛的敌将,面对这样一个立体剁肉机器恐怕也无从招架 – 硬上,就难免剁成排骨了,难怪大唐一直打到咸海饮马,所向无敌。

但换成史进这样单挑为主的将领,用三尖两刃刀就有些问题。这种兵器在马上用时审美过于实用,有些失于花巧,与武学的基本原则不太相符。

刀在兵器中以刚猛简洁为要,因此三个尖的刀头就有些多余,两面开刃减弱了大刀的威猛。

看似一口刀集中了枪,刀的共同优点,其实,枪刀的用法根本背道而驰,想合而为一是天方夜谭,简单地说,枪的握法是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刀的握法是左手在后,右手在前,史进或者彭祀若想让三尖两刃刀同时发挥刀枪的优点,只怕就要车轮般不断在马上倒手了,这样固然可能让敌人眼花缭乱,但碰上不爱琢磨的比如秦明之辈照你就一家伙那就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实际上史进上阵斩将也只见其用三尖刀“砍”的功能,未见其用“刺”,杀吴秉彝,“被史进手起刀落,只见一条血颡光连肉,顿落金鍪在马边”,杀辽将楚明玉,“史进逞起英雄,手起刀落,先将楚明玉砍于马下。”,对辽将琼妖那延,“二将斗到三二十合,史进一刀却砍个空,吃了一惊,拨回马望本阵便走。”(大概因为王师傅点拨,史大郎擅会赚人,陈达,吴秉彝都吃过他的苦头,忽然被人家赚一下,“作窃之家焉有备窃之理”,吓一跳是自然的)。最明显是杀辽将曹明济,明明曹是逃,史在追,一家伙刺过去多顺手,大郎呢?“曹明济急待要走,史进赶上一刀,也砍于马下。” – 还是砍,和着他那三尖两刃刀的三个尖和一个刃都是摆设,史进的三尖刀有些画蛇添足。

大概,这至少是一个原因,造成史进彭祀的武艺被限制在了自己的定格,最终无法超越,而三尖两刃刀虽然好看,在真正古代战场上也没有骑兵用它。

话说回来,史进虽然属于偶像派,但以他的作派性情,生活中是否真的那么偶像呢?恐怕也未必。记得一本笔记小说里记载了一个我们河北乡下故事(地点和卢员外的事儿有点儿接近呢),讲某少爷风流多财(类似史大郎也),见一女貌美,遂多方设法,倾其家而夺其女(这又有点儿董一撞的风格了),女之父母皆悲愤而死,而此女浑如不觉,侍奉少爷嬉笑取乐,人皆不齿。女通文字,恒对少爷讲水泊梁山,豪杰快意故事,生动入骨。渐久,少爷悠然神往,整日练拳习武,结交大盗,收纳流亡,效水泊故事。未几,为朝廷所闻,捉拿归案,灭三族,家产尽入公库。官兵至日,女忽不见。数月后,有见其祭祀父母之墓,曰:儿日与此獠嬉戏时,父母恒托梦怒谴,今日知我报仇之法否?

作者云:此女之智,人不能料,鬼亦不能料也。并有一些准黄色文字点评,“二八佳人体似酥,腰横利剑斩顽夫”什么的,颇为无聊却也印象深刻。。。

可见要是史大郎生在人间而不是小说里,只怕就未必这么偶像。

从史大郎的三尖刀,还可以想到梁山上另一件古怪兵器 -- 郭盛的方天戟,我总觉得说这玩意儿,不免要捎到稍晚的一位武林怪杰,那就是藏边的高僧灵智上人。

不过,写了这许多,不免觉得马力乏了,天色已晚,且待来周吧。

[待续]

关键词(Tags): #史进#三尖两刃刀元宝推荐:无斋主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