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什么有的国家穷,有的国家富?(一) -- 斩鞍

共:💬27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花一朵,赞同的多多就不说了,主要讲讲对部分内容的建议

首先我提一个概念“发动机”。所谓的发动机,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能够自我反馈自我哺育的经济运行环境。这种环境要求一个齐全的工业门类;要求如果没有除能源以外的进口,经济能照常运行。从这个角度看,这个世界上拥有发动机的国家屈指可数:欧洲的几个大国,美国、日本、中国、可能还有俄罗斯,印度不知道算不算。有发动机的国家有的还不富裕,没有发动机的国家许多很富裕。但是我确定的是没有发动机的大国,一定不富裕。

第一部分,这里有个重要的问题,您没有提及,就是你考虑的经济体有没有受到外部冲击。

是的,不需要自然资源,不需要人口庞大,一个国家就能够富裕。但是这是在和平时期,万一要有某个野心勃勃的国家想通过冲突或者非冲突的手段要打压你呢?这个时候,有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没有庞大的人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吧?

第二部分,您提到财富的积累,这个问题和第一部分有部分类似。对于小龙小虎,或者欧洲某些国家,他们本身并不庞大,而美国如果政治上有,完全可以“漏”一些财富给他们花花,这些国家用好了就能起来,一些用不好的拉美非洲国家就原地踏步。当年美国给苏联解体的援助承诺可没有落实哦,话说回来即使落实了,我看也是远远不够的。

您所提到的顺风车不是美元体制的,而是美国经济发动机的顺风车。

外来资本注入导致成功的例子其实蛮多,韩国、台湾,包括朝鲜战争中的日本都是受益菲浅的,这个资本不能简单看作直接投资,生产订单也是一种形式,美国对日本的军事保护也是。

第三部分,索洛模型其实到现在还只是说明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而没有办法否定劳动力和资本的作用。另外,我觉得现在世界的架势,资本的膨胀从未停止,而科技能不能无限增长,我真不是很明白。所谓“教育投资”实际上分两部分吧?一部分是政府的,一部分是个人的。中国现在的教育投资低,主要指政府投入部分,如果加上个人的,绝对比非洲国家多得多。从这个角度论述教育投资用处不大,好像还差一点。

第四部分,我就不敢评论了,一看到哈耶克这三个字我就犯晕,虽然我现在还在看他老人家的大作......8过,您对“知识”的理解一定是过于简单了,或者话说得重点:您根本没摸着哈耶克的边,虽然您这一部分仍旧有不少精妙的见解。

从知识直接推出“而决定一国经济体制的只能是本国政府”这一步我是不大理解,至于“坏的经济政策是国家贫穷的原因”就更不敢苟同了。

关键词(Tags): #发动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