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照片集 巴黎 地上地下 -- 陈不到底

共:💬87 🌺1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自译文章】WillyRonis 在巴黎 展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WillyRonis1910年生于巴黎,父母分别是乌克兰和立陶宛犹太人,在世纪初来到法国,Willy的父亲很快找到工作,不久拥有了自己的摄影店。1929年,Willy已经是法律系一年级学生,并幻想成为一名作曲家。但那时的糟糕经济,和父亲的体弱多病,使Willy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自家的Studio,但Willy却对摄影有种惧怕。

经过一段各种摄影展览的参观,1932年,Willy终于开始拍照,第一张(?)的主题,是巴黎的标志——艾菲尔铁塔。1936年,卧床多年的父亲去世,而Willy家的摄影店也终于关闭。一个月后,在巴士底广场,思想靠近左派的Willy决定拿起相机记录当时的工人运动。这次运动的照片,在Willy哥哥的努力下,一个月后以很小篇幅出现在《人道报》上。自此,Willy开始了独立摄影的职业。

这个时期的Willy并没能出头,在给《今晚》、《观看》等作了内容不同的图片报道后,Willy还是在默默无闻的从事自己的职业。如今我们则从各种照片,从Panthéon到蒙玛特,从中央市场到卢森堡公园,到处都可以找到大师当年记录巴黎的身影。直到二战爆发前,WIlly的摄影营生还是只能维持和母亲哥哥的基本生活。尽管他为《观看》杂志做的雪铁龙工厂工人运动的图片报道,在80年代再版后成为大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战爆发后,Willy从事过很多职业,包括为春天商场的杂志做随文图片。1941年Willy离开巴黎来到南方,这时他更是接手各种工作,包括做一位专事首饰绘画女画家的助手。而这位女画家就是Willy日后的妻子。

战争结束了,1946年,Willy一家回到巴黎,重新找到工作后,也重新点燃了Willy心中的梦想。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末这个时期,Willy拍摄了大量反映巴黎生活的照片,薯条商店、Zavatta的马戏团、街边顽童、巴黎恋人、节日集市。我们从中看到了大众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巴黎,虽然充满繁重劳动,却洋溢着美好未来的巴黎。

而他关于美丽城Ménilmontant社区的系列图片,由Pierre Mac Orlan撰写前言,在1954年出版后,成为了文化书籍的典范。

明确站在共产主义一边的Willy,这个时期拍摄了许多关于社会运动的图片报道。一次,Willy发现一份美国报纸采用了他的图片,却重新剪裁并配上了对法国工会贬义的注释。Willy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之后,在英文的出版物中,他拒绝再提供他的图片服务。

50年代末,人文摄影丧失了它的影响力。60年代的社会动荡,引起了每个人的思考,Willy也进入了一段沉思阶段,1972年,Willy又离开巴黎前往普罗旺斯定居,虽然他定期回到巴黎,但这位摄影师的名字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很意外的一次机会,两位摄影师说服Willy出版他的摄影回顾集。于是在1980年,70岁的Willy再次出山,并回到巴黎定居20区(至今),重新开始从事他热爱的摄影。

他在80、90年代拍摄的巴黎和巴黎人,其鲜明的风格再次掀起了巨大的轰动。

直到2001年,年界91岁高龄的Willy才放下了他心爱的相机,但并没有停止他钟爱的摄影活动。

这次2005年10月开始的展览,巴黎市长德拉诺埃在展览前论里热情洋溢的说,

借着Willy Ronis95岁诞辰之际,巴黎市举办这位我们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的回顾展。他,为我们展示了,自二十年代到今天的巴黎。

……

我邀请各个年龄的巴黎人通过Willy Ronis收藏的鲜明画面,来重新发现他们的城市。

(自己摘译自展览的介绍中,大致没有错误。就是德拉诺埃最后这句话,翻译得很别扭....)

看了这次展览,再次把我往黑白阵营推进,看来我应该找个彩色影展参观一下。还有大师的照片很多都经过裁减,我稍稍释怀了一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是,大师60年代之前用的都是120相机,方的底片在被媒体采用时,裁减是必需的,大师60年代到90年以前用的是类似莱卡的相机,没记住牌子,也不是Rolex,90年以后,大师用的是一台很普通的康泰克斯。

关键词(Tags): #WillyRonis#巴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