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闲聊世界经济 -- MRandson

共:💬309 🌺5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闲聊之十二

光脚的挣钱穿鞋的吃;穿鞋的挣钱穿靴的吃。——中国谚语

上次说到中小企业融资难。

其实,融资难对应的就是投资难。一方面是需要借钱的借不来,另一方面肯定有想借钱借不出去的。中国的利率只有百分之二左右,仍然有12万亿的存款(人均接近一万),8000亿的外汇储备,大量的资金压在银行,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货币是经济的血液,一旦血流不畅,肯定就要有的地方血栓,有的地方供血不足。

中国的血栓在房地产市场。

当资本不投入到再生产环节的时候,资本就要流入紧俏商品的供销环节去搞囤积居奇,使这些商品价格上升,然后倒卖,形成类似“收税”的效果。简单地说,是无产阶级劳动,产业资本赢利,金融投机资本收税世界范围内,金融投机资本集中在石油市场。中国范围内,金融投机资本集中在房地产市场。

石油和房地产,都是相对紧俏的东西。越紧俏的东西,金融资本越趁火打劫。(春运的火车票其实也类似)让本来就紧张的供需矛盾进一步紧张。

今天投入中国房地产的金融资本,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是少数先富起来,又没有投资渠道的人。这些人一般考虑,存银行利息太低,股票只赔不赚,买古玩不懂(不是人人都能鉴定金错刀的)容易上当,还是买房子吧,实实在在的。反正房子迟早也要买,晚买不如早买,将来自己住也好,转手出售也好,都是只赚不赔。这些人相当于自愿从票贩子手里买高价票的人,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是境外投资者,赌人民币要升值,把钱投入中国。因为中国的股票市场,证券市场问题重重,所以就直接投入房地产市场。这类资金中财大气粗的直接投入开发环节,要么与开发商合股,要么直接充当开发商,喝第一口汤。手头拮据一些的呢,就买成品住房,准备伺机倒卖,充当票贩子之后的贩子。

第三类,是银行资金。银行吸收存款,还要贷出去。否则那么多的存款,压在银行里,每天的利息就是犯愁的事情。最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因为信誉等问题贷款难。国企经营困难,银行不敢贷款——贷了就是肉包子打狗。房地产市场异常火暴,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也就很正常了。银行的作用相当于借给票贩子本钱的人,也相当于向买高价票人们借钱的人。从票贩子手里赚一次,从买票的人手里再赚一次,两次都是买票的人买单。

这三类资金都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不是为了解决自身眼下的住房困难。真正需要解决住房困难的人,无形之中就要受这三种资金的盘剥。

于是就出现一面是房屋闲置,另一面是多数人买不起房的局面。

这种局面,造成的危害,远远不止多数人买不起房。

首先,大量的资金不从事再生产,而从事金融投机,造成真正需要资金的其他产业缺少资金。其他产业(比如农业)发展经营必然受到不良影响,发展缓慢甚至萎缩。

其次,房地产价格的高涨,直接影响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房价上涨,直接带来房屋租金的上升,三产成本上升。靠三产发展吸纳城市剩余劳动力的过程更困难。

再次,为了买房,多数人节衣缩食。高房价直接影响消费。中国本来就消费不足,靠出口维持开工。高房价,无疑让这种情况雪上加霜。

此外,东部沿海地区房价高涨,造成大量资金流向东部沿海。中西部地区资金更加缺乏,发展更加缓慢。城乡之间也存在这个问题。

最后,银行资金大量积聚在房地产市场,一旦房地产市场发生风吹草动。银行就要面临大面积的坏帐危机,存在极大的潜在风险。这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泰国、韩国在金融危机前,日本经济衰退前,都有类似的情况,教训惨重。而且一旦陷入这样的危机,相当于全身血脉崩溃,经济复苏将极其困难。

实际上,事情远远不止投资不畅这么简单,剩下的部分下回接着聊。

元宝推荐:铁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